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6章 对酒当歌(1/2)

看着茫茫草原,种浩不禁泪光点点,原来心中早已寻思道:“我大宋没有草原,没有牧场,当西夏党项人从贺兰山下的草原骑着战马奔袭到我大宋西北边界时,我种家军唯有誓死抵抗。

当辽国契丹人从阴山下的草原跨马,挥师南下抵达我大宋澶州时,我大宋唯有议和,花钱买太平。”

想到这里,惆怅无比。

费无极转过脸,见种浩如此光景,不觉一怔,问道:“浩兄,这是何故?”

疾风吹过,种浩揉了揉眼睛,笑道:“没什么,草原上果然秋高气爽只是秋风瑟瑟,也多亏我家娘子让我临走时多穿了一件衣衫,如若不然,怕要着凉了。”

张明远道:“不错,草原毕竟一望无垠,没什么高山大川阻挡风寒,不似中原,名山大川比比皆是。”

嵬名白云一脸不悦,反驳道:“我大夏国的贺兰山便是塞北名山大川,贺兰山下不只有水草丰美,还有沃野千里,瓜果飘香。

你们去了兴庆府,又不是没见过,何必置若罔闻,装傻充愣?”

种溪点了点头,笑道:“贺兰山的确蔚为壮观,实乃塞上名山大川。”

萧燕自然不服气,掷地有声道:“谁说草原上没有名山大川,是谁胡说八道,给我站出来。”

伸手一指,吹胡子瞪眼,不过嘴角在笑。

费无极故意靠近萧燕,萧燕伸手要拧费无极的耳朵,费无极眼疾手快,赶忙躲闪开来。

萧燕只好去拧不及防备的种溪,可种溪人高马大,萧燕根本够不着,便示意种溪低下头,对他有悄悄话要说,种溪不知是计策,便低下头,结果被萧燕的左手拧住了耳朵。

萧燕不等种溪挣扎,便叫道:“臭小子,快说。

我大辽有没有名山大川?”

嵬名白云见状,紧锁眉头,搓了搓手指,心中忐忑不安,就怕种溪的耳朵被拧疼了,马上请求萧燕高抬贵手,道:“姐姐,种溪不知,妹妹我知道。

你先放开手,我替他回答,意下如何?”

萧燕头也不抬,摆摆右手,叫道:“不行,偏要他自己说。”

嵬名白云只好请费无极帮忙,费无极拉着萧燕的胳膊劝道:“燕妹不可如此,还不快松手。”

这一拉扯,种溪痛得叫出声来:“无极哥哥,这是救我还是害我。”

萧勇使个眼色,萧燕马上松开了手。

费无极道:“草原上有一座名山大川,叫做阴山。”

张明远道:“这阴山可是久负盛名,岂不闻北朝民歌所唱‘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种浩饶有兴趣之际,也随声附和道:“我还想起一首唐诗,正道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王昌龄也算厉害,如此边塞风光,被他写的如此豪迈。

要说边塞诗,这‘二王’也算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种溪问道:“我只听说过书法上有‘二王’之说,正所谓王羲之和王献之。

边塞诗人如何也有‘二王’之说?”

张明远道:“我看边塞诗人,有‘四王’之说。”

众人追问开来。

费无极抢先道:“那便是王昌龄、王摩诘、王之涣、王涵。”

种浩道:“不错,有四句,便是他们各自的代表作了。”

种溪反驳道:“应该是四首。”

随即吟诵开来: 其一,王摩诘《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二,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三,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四,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世人皆知,如今阴山在辽国境内,玉门关、萧关和凉州,皆在西夏境内。

张明远、费无极与种浩、种溪也是感慨万千,心中惆怅无比。

嵬名白云和萧燕也是一脸不悦,以为这些唐诗皆是嘲讽他们。

萧勇顿时面如土色,一脸不悦,傲气十足之际,冷冷的道:“什么‘不教胡马度阴山’,如今你宋朝连阴山也不复所有,还想马踏阴山,岂不可笑?

再说,阴山是你宋朝中原人的叫法,我大辽契丹列祖列宗皆称之为木叶山,实乃我契丹神山。”

不觉拱手见礼,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不错,大辽有木叶山,我西夏有贺兰山,皆是神山。”

嵬名白云点了点头,也冷嘲热讽开来:“我西夏如今有沙州、瓜州、肃州、甘州,至于凉州更是被称之为西凉府。

大唐时的唐太宗在灵州饮马黄河,如今灵州叫做西平府。

我可听说过一首宋诗,是王安石所作,叫做《泊船瓜洲》,正所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也奇怪,我大夏国瓜州离江南很是遥远,王安石何时到过我大夏国瓜州?”

此言一出,张明远、费无极、种浩捧腹大笑。

种溪对王安石的诗最是熟悉和喜爱,便耐心解释道:“你可知你西夏的‘瓜州’与我大宋江南‘瓜洲’可是一字之差,便一念之间被你望文生义了。

我大宋的瓜洲那‘洲’字是三点水的洲,你西夏瓜州那‘州’字不带三点水。”

费无极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道:“你可以这样想,你西夏在西北,皆是大漠和荒滩,自然缺水,便是少水的瓜州。

我大宋江南靠着长江,总是细雨蒙蒙,自然水满为患,便是多水的瓜洲了。”

种溪见嵬名白云依然不解,便拿起她的手,在她手心,写出两个字的不同。

嵬名白云这才恍然大悟,羞愧难耐,低下头默然不语。

萧燕见嵬名白云被汉人的唐诗难为了,心中自然打抱不平,便冷冷的道:“只怪你们中原文字太也稀奇古怪,同样的发音,却是不同的写法。

写法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往往令人绞尽脑汁,焦头烂额。

比方说唱歌这件事,我与哥哥在东京听那茶肆和酒楼里的女子和男子唱歌,他们唱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却听成了‘明夜几时有,芭蕉问青天。

’”

种溪一脸不悦,笑道:“可见你听到的是个吐字不清的歌者,或许是醉酒后故意而为之。”

众人忍俊不禁,乐个不住。

中午时分,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嵬名白云跟随萧勇、萧燕到契丹人的帐篷里做客。

契丹人听说中原人和党项人来看草原,居然热情接待,绝无凶神恶煞,家国仇恨。

之前许多中原人都以为契丹人皆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殊不知,那是大大的误解。

契丹士卒为了辽国曾南下侵宋,确有一些烧杀抢掠,搞的汉人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不过大宋士卒抓住契丹牧民何尝不是大开杀戒,滥杀无辜。

契丹人说话,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嵬名白云当然听不懂,还好有萧勇、萧燕在身旁,故而可以简单交流。

一时间,宾主尽欢,奶酒畅饮,好不快活。

契丹人的午饭并不丰盛,主人说,夜宴才可以让客人喜乐无比。

吃完午饭,萧勇、萧燕带着张明远等人去随主人放马牧羊,体会草原风情。

草原辽阔,如绿毯一张。

远处河流,如白练一条。

白云朵朵,鸟语花香。

骏马奔驰,羊群游荡。

如此逍遥自在,实在比终南山那深山老林畅快许多,也比那西夏大漠清凉许多。

张明远等人不觉喜欢的不得了。

身心愉悦,无拘无束,超然洒脱,不在话下。

种溪与嵬名白云,费无极与萧燕,这四人更是有说有笑,眉来眼去。

张明远、种浩、萧勇三人只好组成男人帮,自娱自乐。

“这马如此雄姿,真是世所罕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