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1章 旧事随流水(1/2)

又是那个梦,一样的天空,一样的大地,它无时不刻展露自己的压迫和荒凉,却又看不出任何意义。

李无痕这次试着杀出重围,可那些妖怪还是如潮水般淹没了他,永无止境。

李无痕醒来发现天已经亮了,他往床那边瞧了一眼,看见唐灵仍在熟睡。

他们昨天直至后半夜才睡,李无痕只算小眯一会,唐灵估计是要睡好久了。

他走到床前,伸出两根手指放在唐灵脖颈处感受。

呼吸平稳气脉正常,血液流动畅通无阻,身体微凉,发色似乎比前几天更红了一点。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真是一个自立的倔丫头。

李无痕还是想把她带到天界去把身上的毛病给治好,可这对唐灵来说就是不尊重她的选择。

他从没想过唐灵会拒绝他,也不敢相信唐灵会把龙丹双手奉上。

说到底,李无痕认为这都还是因为他那几天的一意孤行。

“我欠你欠的太多了。”

李无痕心里暗自想着。

“你在做什么?”

唐灵毫无征兆的醒来让李无痕吓了一跳,他傻愣愣地看着唐灵那如丝媚眼,感觉自己的脸上好像烧了起来。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嘴里愣是吐不出半个清晰字眼。

“会辫发吗?”

李无痕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又是弄得一愣,他之前见过几个侍女围着李无霜辫扎头发,简直就像变戏法一样,而且要是讲究起来,真能花上一两个时辰。

他摇摇头,“见过,没辫过。”

唐灵下床道:“听我的,你试试。”

只见她把头发完全散开,那嫣红的发丝如血瀑般飞流而下。

李无痕上次见到她散发的模样还是在望阳,那时的她就像一朵盛放的月季,美艳中带着一丝危险。

真是命中注定,要不是唐灵那时的舍身相救,他们也就不会相逢,也就不会一起走到今天。

李无痕伸了个懒腰,慵懒地笑道:“好,都听你的,不满意可别怪我啊。”

唐灵转头坏笑道:“我可不会怪你,我只会让你扎到我满意为止。”

在唐灵指挥下,李无痕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她弄疼了。

在唐灵没开口指点时,李无痕就像个木偶一点点把头发扎好。

唐灵是看得高兴了,李无痕则是愁眉苦脸。

“你是什么时候醒的?”

李无痕耐不住性子问道。

“你把手放上来的时候我就醒了。”

“平时睡得倒是挺死的。”

李无痕一句小声话被唐灵听见了,于是踩了他一脚,“这么说,你不止一次了?”

“天地良心,我就今天这一次,而且我是看看你有没有隐疾。”

唐灵暗自窃喜,嘴上又说:“慌什么,又不是要宰了你。

我的身子我自己知道,犯不着你来担心。”

过了一个时辰,唐灵的发型换了又换,最终还是换成丱发样式。

唐灵夸赞道:“你的天赋不错呀,光是看别人摆弄就能学个一二。”

李无痕双手发颤苦笑道:“不敢不敢,是您指点的好,下次还是叫别人来吧。”

“我们之间哪有别人的事?”

唐灵起身走到衣橱前,“师姐,我们要出去咯,想说什么想要什么都写在纸上吧。”

说着她就开了条小缝把纸笔递了进去,可易锦书还是什么都不想写。

唐灵只好对衣橱施了个封门术,叹气道:“我也不是有意逼你,我们天黑回来。”

出了房门后,李无痕对这偏房设下了无形结界。

这样一来,易锦书即使破开衣橱也逃不出这间房屋。

他们先是去拜见晋王看看有没有恶鬼潜伏在他身边伺机而动,好在这只是过了几个时辰,它们目前还没找上门来。

“唐姑娘可有解咒之法?”

文渊思索了一夜,他想自己虽然能耐得住五天不眠不休,但这件事还是尽早解决为好。

唐灵清了清嗓子道:“殿下,此咒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解咒之法也是类别繁多。

因此民女需精挑细选出最优解后方可为殿下解咒,还请您稍安勿躁。”

…… 李无痕唐灵隐身潜入鸿鹄园,此地虽是权贵才能游乐的地方,但对于他们来说那些阻碍简直是形同虚设。

只要不被人撞见,这里就是能待上一整天的好去处。

他们走到西园内一处假山上的亭子,这西园是给显贵富商留宿的地方,故而游人较少。

假山地势较高,所以又可看下方是否有人来此,这里很适合用来密谈。

李无痕一边给她揉肩捶背,一边赔笑道:“在下有眼无珠,不知姑娘学识如此渊博。

若您肯赐教,在下一定将这份恩情谨记于心。”

唐灵捏起嗓子,装出一个私塾老先生的神态说道:“念在你一片赤诚求教之心,本姑娘就不计前嫌悉心教导。

小李子,你有何要问?”

“在下想知龙族是如何兴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唐灵听到这个问题仿佛心被射了一箭,她心想问也不是这么个问法,难道李无痕把她当成百科全书了吗?

不过样子都装出来了,她只好努力回想自己在那些古籍上看到的一切。

相传妖祖既殁,其麾下九大将,三者遭诛,另六者不知所踪。

彼时,妖界群雄四起诸侯纷争,乱世绵延二千载之久。

万和二十七年五月初五,地界大震,飞鸟齐鸣,百兽咆哮,天观一物从妖界飞腾而起。

此物形似长蛇身披鳞甲,有金黄五爪蔽日双翼,能言语,善兴云作雨,通世间万法,颇具妖祖遗风。

此物自称为龙族之皇,天武帝与之交谈,称其曰应龙。

应龙之下又有五大龙王,分别为赤璗銮龙、迦楠柯龙、清淼洛龙、炽炎烛龙、艮岩磐龙。

龙之强盛,横扫群妖无一敌手。

天武帝见妖族大统上下一心,甚忧之,遂率兵征战妖界,欲将应龙枭首示众。

怎奈龙皇神通广大,诡计多端,武帝穷其一生之力,竟未能斩之,遂成其遗志。

待明帝登基,以招安之策欲弱妖族之国力。

彼时,艮岩磐龙谏言曰:“两族交兵三百余年,百姓久受其害,生活困顿,非福祉也。

若陛下纳臣进言,臣愿为陛下前去和谈。”

龙皇年迈,无心再战,欲派磐龙前往天门山与使者谈判。

此令一出,群臣哗然,众臣皆认为天界假借招安之名实行养精蓄锐之举。

烛龙谏言曰:“此乃天赐良机也,陛下应举全国之力率兵伐天诛仙,天地三界归于一统之功业近在眼前,陛下怎可偏听磐龙之言?”

龙皇曰:“我族连年征战已久,朕虽无意俯首称臣,但有意大行文治。

行文治,必以外无战事为先。

朕意已决,众卿勿再进言。”

兴天元年二月初二,磐龙、天明帝、楚穆宗会于天门山,三方交谈甚欢,休战之事,似有端倪。

然及磐龙归国,朝野间流言四起,谓其欲率其族裔以降,献国内山川形胜、军防布置于天帝。

二月十五日深夜,龙皇召龙太子、五龙王进宫密谈,次日,龙皇于朝会上废磐龙之王位,并将其押解至天峻终身监禁。

同时,龙皇纳其余四王之议,决计假借和谈以养精蓄锐。

待时机成熟,则与天帝决战。

然太子以死谏相逼,言四王合谋陷害磐龙,欲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

又言:“今当务之为急,乃整饬吏治,充盈国库。

届时,天帝若率兵卷土重来,吾辈亦能应之。

此法既可强吾国力,又能获美誉于天下。”

銮龙出声断其言曰:“殿下是何居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