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3章 对弈(1)(1/2)

大魏军事布防图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御案上,任由国师这个外人细看端详。

但国师也只是装装样子,因为大魏地表上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天眼观察。

除了屋檐下的密语和人心里的算计,没有什么是天帝有所不知的。

因此,历史上那些着名谏臣或多或少劝谏过他们的帝王: 与天为敌,自取灭亡。

“当务之急是要把邢州这个缺口给补上。

要不然让妖军源源不断流入中原,东线迟早会崩溃。

届时国门大开重蹈前朝圣京陷落之覆辙,大魏江山危矣。”

杜亮的危言落在每一个人心头上,让身处圣京深宫中的他们,隐约听到了来自北境的铁蹄声响。

工部尚书李孝玄提议:“林将军在涿州压力较小,是不是可以抽调一些兵力出来增援邢州?”

杜亮摇头道:“难,涿州军队从开战以来已经接连打了数场大仗,疲敝之兵难于奔命。

如果妖族在涿州分兵之时大举进攻,则邢涿二州皆有可能沦陷。”

宋元贞望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刑部尚书夏琏,在三十六宗门归附朝廷后,是刑部掌管着修士们的调遣。

但也有传言夏琏并未把全部修士送往前线,而是将一些修为高深的宗门大佬留在了京城。

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夏大人,我们派出去的宗门修士有何战果?”

夏琏道:“是有一些战果。

他们能入阵斩首妖族将领,但若是让他们抵挡妖军洪流,就如同徐大人所说的那样,螳臂当车。”

小太监递上一份名单,上面都是妖族将领的名字,或是凶名赫赫或者名不经传。

夏琏扫了一眼,那是他这一个月以来向太子陆续上报的妖族将领遇刺名单。

皇上说不理政务,结果还是到了他的手上,夏琏深感心安。

而同样关心名单的也有国师,他细看了一眼后,就在地图上标出了这些将领以及下辖军队的所在之处。

“军无将如同无心,临阵换将更是兵家大忌。

臣建议,可以先从洛水、长临一带展开反攻。

但臣要提醒陛下一句,兵贵神速,反攻最好在这十天内展开。”

国师发话,意味着天意也是如此。

要是同光帝下了决心,那么圣旨就可以通过天界飞速传去前线。

可问题是,兵力几许?

“洛水长临一带五万妖军,我们只有一万不到,而且还是退守的残兵败将。

十天之内发起进攻,无异于送死。

要是洛水长临一带失守,那整个邢州也将陷落。”

杜亮的忠言再次点了众人一番,天界虽然给了建议,但是真的会利好大魏吗?

“明日淮南王、海康王也将进京,朕会和他们谈谈,若是能让他们挥师北上支援邢州,七日后,让洛水长临守军发动反攻。

夏琏,灼阳明月二位宗主还有那些长老,大可以派去前线助力了。”

突然被皇上点到,夏琏受宠若惊。

在他眼里,那些宗门宗主长老都是不到关键时刻用不着打出去的底牌,而且让他们留在京城未必无用。

倘若未来朝廷又打算向天界示好,那么这些受了夏琏恩惠的人就可以主动为双方牵线搭桥,到时他借势而起,石清源这个还未到京的内阁次辅迟早得让位于他。

怎奈同光帝看破了他的小算盘,不上朝不理政,结果事事门清。

这位元年以来就入朝为官的花甲老人,不得不感叹主子爷对外廷的掌控力。

同光笑问:“国师,这样安排,朕有几成胜算?”

国师周翊坤回答:“七成,还有三成要看妖族如何应对。”

同光哼笑几声,“最好是七成。”

国师再答:“臣岂敢欺君,况且天意作不了假。”

两问两答,关乎国运,两侧臣子纵使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憋在心中。

帝王问天,群臣噤声。

为臣之悲,莫过于此。

“李孝玄,改造后的天雷炮目前生产几门了?”

天雷炮体型威力乃历朝历代之最,其缺点就是太过庞大难以用于陆战。

但从凉州雁河水战之后,这一打出威名的天雷炮马上就被工部拿去重新改造,精简重量,力求日后能够用于陆战。

“回皇上,现在改造后的天雷炮共有二百一十二门,若是将原有的天雷炮加以改造,这七天还可以再多出八十多门来。”

同光微微点头,“先把它们都运到洛水长临,还有那些粮草,一样都不能落下。”

眼看皇上以防唇亡齿寒,把战略重心放在了邢州,这在当下的确是明智之举,可远在千里之外的凉州呢?

凉州难以管教,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台州守军自顾不暇,更别说是对凉州这么个蛮横邻居伸以援手。

宋元贞心里犯了嘀咕。

如果凉州比天峻先一步陷落,那么妖军就会威胁到乾州这个税粮重地。

即使有天兵下凡御敌,但是照天界随时阴人一手的性子,主战场还是会在乾州。

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动摇国本,打不得呀。

“陛下,西北的扼要之地,是不是也要做出一些安排?”

同光视线微抬,看向了这位被前首辅黄涛器重的得意门生。

被君王无意仰视的宋元贞马上反应了过来,把头低得更低。

同光见了此景,反而轻笑道:“宋侍郎多虑了。

泱泱凉州,将才济济。

下有本朝抚远大将军,上有北曜天君世子。

妖族没那么容易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的轻笑略显无力,倘若真到了天峻凉州双双失陷,天兵下凡的地步,那么连罪己诏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自己将会是板上钉钉的无道昏君,注定要被后人唾骂。

细看目前形势,同光忽然问了杜亮一句:“现在妖族主攻凉州西部,台州的守军能不能反攻剑门郡?”

杜亮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兵部堂官们,回话道:“这个问题兵部有想过,但是有两种说法,难下定论。”

“嗯?

说来听听。”

“一是以分散凉州西部妖军为目的,在剑门郡不断展开游击,缓解凉州压力。

另一想法就是凉州台州守军两路出击,凉州为佯攻,实则一鼓作气收复剑门。”

第一种设想,是余兴楷出征前与兵部大臣们讨论的结果,其意在将来天峻、凉州、台州兵分三路反攻妖界。

但是在那个灭妖总方略中,这一行动要等到东线大捷之后才可展开。

至于第二种设想,应是余兴楷离京之后,由那些兵部的年轻人提出的。

“杜亮,你怎么看?”

“臣觉得,收复剑门就可打破当前僵局,还请陛下速速决断!”

此言一出,兵部当中有不少人冷眼吭气,就连当年主动让位推荐杜亮升为左侍郎的右侍郎陈裕也在默默摇头。

此僵局,不光在人妖两族之间,也存于朝堂庙宇之中。

对于军国大事,各部各衙门的高官都有可能各执己见,最终为了逢迎君意,心照不宣而已。

但是方略一旦下落,就会演变成各部各衙门之间互相拉扯。

各部如此,人亦如此。

稳坐兵部尚书座椅十三年的余兴楷一走,被其他官宦称作铁板一块的兵部也会生出嫌隙,更别提其他部了。

同光明白,此时若是不作出决断,以后兵部的内部分歧只会日渐增长。

“杜亮,你有何理由?”

“妖族不善防守,且其主力全在凉州西,后方空虚。

若此时不进攻,放到日后只能和妖族打游击,而游击正是他们的强项。

就算将来能打开一个兵分三路的局面,台州守军的死伤定会比收复剑门要来的惨重。”

军国大事岂能一言堂。

同光视线转到兵部其他官员上,问了句:“诸公觉得,杜亮之言有何利弊?”

陈裕第一个站了出来:“回皇上。

兵家讲究虚实,现在妖族倾巢而出进犯凉州西部,谁能断定他们会不会突然折返回守剑门?

况且剑门地势易守难攻,当初妖族为攻下此地就损失了四万精锐。

现在攻守易形,杜侍郎冒进之举,难道不也是让台州守军送死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