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舆论反击引波动(1/2)
凌晨三点二十七分,丁义珍刚挂断宣传部老陈的电话,电脑右下角的舆情系统又跳出一条预警:**“宏远物业”
一词在本地社交平台的讨论量十五分钟内翻了六倍,预计七点前冲上热搜榜首。
** 他没起身,也没喝水,只是把监控墙的主屏切换成实时热帖滚动模式。
第一条热帖已经被顶到最上面——《八十万买了个空壳公司?
打卡记录都能改,账还能信吗?
》。
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贴出自己单位申请项目被拒的理由:“材料不全”
,转头就看到宏远这种连办公地址都查不到的公司拿走八十万,语气直接变了味。
“这不是钱的事,是规则被踩在脚底了。”
丁义珍嘴角动了动,没笑,但眼神松了一丝。
手机震了一下,是老陈发来的消息:**“市委值班室刚来电,说是省里某领导秘书‘顺口问了一句’,说通报是不是发得太急,措辞会不会引发误解。”
** 他看完,把手机反扣在桌上,转头调出内网会议记录,逐条核对通报里的每一句话。
“宏远物业注册未收取代办费”
——王某的笔录和银行流水能对上。
“孙培林打卡时间与门禁日志不符”
——安保系统导出的日志原始文件在案。
“夜间有人员从茶室后巷携带文件袋离开”
——三段监控拼接时间线完整,连夹克男走路时左肩微塌的习惯都录得清清楚楚。
他重新拿起手机,回消息:**“每一条都有出处,让他们查。
查不出来,是他们失职;查得出来还压,就是共犯。”
** 不到两分钟,老陈回了个“”
。
丁义珍没再看手机,而是打开加密通道,给安欣发指令:**“把资金流向图解、时间轴、监控拼接包,分发给《京海晨报》《法治周刊》《都市观察》等五家媒体的记者,标注‘可引用数据来源’。”
** 两分钟后,安欣回信:**“已发,三家记者已电话确认,要求补充u盾绑定信息。”
** 他点头,顺手把周叔凌晨发来的那条“宏远注册u盾绑定赵立冬办公室值班电话”
的记录整理成简要说明,附加原始截图,转发过去。
刚发完,宣传部座机响了。
“老陈,说。”
“市纪委刚通知,两小时内收到七封实名举报信,全指向研究室近半年的外包项目审批。
有一封还附了内部签批单复印件。”
“谁寄的?”
“匿名,但从邮戳看是市政府大楼里的信箱。”
丁义珍轻哼一声:“自己人开始出牌了。
挺好。”
他挂了电话,正要调取市政内网的发帖追踪权限,李响的消息跳进来:**“论坛出现新帖,标题是‘宏远物业去年给阳光小区做过民意调查’,附三张签到表截图,ip定位在市政信息中心内网。”
** 丁义珍眯了下眼。
他没立刻下令反击,而是让李响把那几张所谓“服务证据”
原样保存,随后给老陈拨了视频。
“在官网开个‘公众反馈’专栏,标题就用群众问的那句——‘你见过宏远物业吗?
’,邀请市民留言。”
“要是没人理呢?”
“不会。
只要他们敢发假图,就有人打脸。
真话不怕对质,假话最怕开口。”
老陈顿了顿:“你要等他们自己露馅?”
“不是等,是请。”
丁义珍靠回椅背,“他们急了,才会多做。
做多,才会错多。”
不到一小时,官网专栏上线。
起初冷冷清清,可当那张“阳光小区服务签到表”
被截图转发过去,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阳光小区业主表示:从未听说过这公司。”
“物业群里翻了半年记录,没人见过外来人员登记。”
“表格里写的‘七月十五日走访’,那天是台风天,小区停电,谁出去搞调研?”
更有较真的网友把表格字体、边距拉出来比对,发现和市政府标准模板差了三个像素,直接断定“ps痕迹明显”
。
丁义珍看着舆情系统里“质疑声量”
曲线一路飙升,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节奏。
上午九点,赵立冬出现在开发区奠基仪式现场。
镜头扫过他时,他正笑着和企业家握手,面对记者提问“如何看待宏远事件”
,只说了句:“组织会调查,我相信程序。”
语气平稳,姿态从容。
可丁义珍调出仪式后台的安保录像,快进到休息室那段。
九点四十二分,赵立冬接了个电话,脸上的笑瞬间没了。
他听完,把茶杯往桌上一蹾,瓷盖磕在桌角,裂了道缝。
两分钟后,他起身就走,比原计划提前八分钟离场。
丁义珍把这段视频截了三帧,发给李响:**“查这个电话号码,优先级最高。”
** 李响回得快:**“号码未登记实名,但基站定位显示,昨晚至今,信号源集中在赵家别墅周边。”
** 丁义珍没说话,转头调出周叔刚传来的金融动态简报。
赵立冬名下一家名为“远辰咨询”
的关联企业,昨夜通过第三方账户向某公关公司划拨三百万元,备注为“品牌舆情服务”
。
更巧的是,这家公关公司三个月前刚中标市政府“城市形象推广”
项目,负责人是赵立冬大学同窗。
他把这几条信息并排摆在屏幕上,一条线连下来: 舆情发酵→内部发帖洗白→官方引导反制→对手情绪波动→启动资金应对。
不是慌,是反击的前兆。
他正要给安欣发新指令,手机又震了。
这次是周叔:**“远辰咨询这笔款子,走的是跨境通道,第一笔五十万已转至离岸账户。
用途栏写的是‘海外调研支持’。”
** 丁义珍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忽然笑了。
他打开新文档,敲下一行字:**“用公共资源造假,再用假账掩盖造假,最后拿公帑去平舆论——这账,倒得挺顺。”
** 然后他把这条资金路径截图,加上u盾绑定记录、内网发帖ip、休息室摔杯视频,打包标为“材料包二”
,设定在中午十二点自动推送给三家已建立联系的媒体记者。
做完这些,他靠回椅子,看了眼监控墙。
“宏远物业”
已登顶本地热搜,微博话题阅读量破千万,市纪委官网的举报入口访问量激增四百倍。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茶早就凉透了。
喝了一口,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