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寻求支持破困局(1/2)
丁义珍盯着电脑屏幕,安欣那条“孙培林办公室灯亮了,但打卡系统没记录他进入。
他是翻墙进来的”
还在对话框里发着光。
他没动,也没出声,只是把这句话从头到尾看了三遍,然后关掉通讯窗口,打开加密文件夹,把“证据链受阻”
四个字删了,重新敲上“支持已获,推进中”
。
他坐直身子,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像是在数节拍,又像是在等什么人先开口。
可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灯也没换,还是那盏冷白光的吸顶灯,照得人脸上没一点温度。
他起身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一个灰色文件袋。
袋口用胶带封着,上面贴了张便签,写着“宏远物业注册异常流水”
。
他翻出来,一页页看,看到第三页时,停了一下——代办公司五年两百多单,唯独这一单零佣金,合同还是手写扫描件,连电子备份都没有。
他冷笑一声,把文件拍在桌上。
“这不是注册公司,是搭戏台子唱空城。”
他坐回椅子,打开加密通讯设备,先拨通周叔的号码。
“周爷爷,孙培林名下所有账户,现在就冻结。
理由用反洗钱合规审查,流程走暗线,别留痕迹。”
“明白。”
周叔声音低,但干脆。
“还有,查他手机昨晚七点到十点的基站轨迹,尤其是城南茶室周边。
我要知道他见了谁,待了多久。”
电话挂了,丁义珍没停,直接拨通钟正国的专线。
响了三声,接通。
“爸。”
“说。”
那边声音沉,没多余话。
“京海这边,调查已经走不动了。
证人连夜跑路,调查组被盯上,连市政车队的人都掺和进来威胁人。
现在连经办人孙培林,半夜翻墙进办公室,灯一亮就是两个小时。
这不是偶然,是系统性阻断。”
电话那头静了五秒。
“你手里有实证吗?”
钟正国问。
“三条线:第一,宏远物业注册零佣金,手写合同,无电子留痕,明显规避监管;第二,跟踪李响的男子,是赵立冬司机的表兄,市政车队临时工,身份可查;第三,孙培林作为关键经办人,正常打卡时间却翻墙进办公室,行为反常,极可能在转移或销毁文件。”
丁义珍顿了顿,“这不是个别问题,是有人在有组织地灭口、清场、反扑。
再不动手,所有线索全断。”
又是一阵沉默。
这次更久。
“你保护好自己。”
电话挂了。
丁义珍没松劲,立刻拨通高育良的号码。
“老师,情况紧急,我必须汇报。”
他声音没压,也没急,“赵立冬的人已经开始反制,证人跑了,调查员被跟踪,现在连市府内部都有人深夜潜入办公室。
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向上借力的时候。”
高育良没立刻回应,过了几秒才说:“你确定,每一步都合规?”
“每一步都留了记录,所有行动都在调查权限内。
我们没申请搜查令,没强闯,没录音录像外泄。
但现在,对方已经不讲规矩了。”
“好。”
高育良语气一沉,“我信你。
我会向省委打招呼,对赵立冬进行组织谈话。
但你要记住,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稳住程序正义。
别让人抓住把柄。”
“明白。”
电话挂断,丁义珍靠在椅背上,闭眼三秒,再睁眼时,给安欣和李响发去新指令: “即刻转移至市局地下安全室,启用b级防护预案。
所有信息上传至政法委指定加密服务器,由省级督查组代为接收。
暂停对孙培林的直接监控,改为远程信号追踪。”
发完,他又拨通祁同伟的电话。
“学长,安排两个人,可靠点的,来京海帮帮李响他们。
别穿制服,别亮身份。”
“行。”
祁同伟没多问,“要枪吗?”
“不用。
只盯外围,不接触,不露面。
他们现在敢动手,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有人在。”
挂了电话,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窗边。
京海的夜还是老样子,路灯一排排亮着,车流不急不缓。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桌前,打开电脑,把“支持已获,推进中”
这个文件夹共享到政法委加密通道,附言:“三日内请启动对宏远物业资金流向的深度审计,重点查其注册费支付路径及关联空壳公司转账记录。”
他刚点下发送,手机震了一下。
是安欣的回信:**“已抵达安全室,李响正在调试信号追踪设备。
我们等下一步指令。”
** 他回了个“好”
,把手机扣在桌上,顺手拿起桌角那份孙培林的考勤表。
复印件,纸边有点卷,是他昨天让技术组从人事系统导出来的。
他盯着上面“昨日打卡时间:08:03”
那一栏,忽然发现,旁边的备注栏里有一行极小的打印字: “门禁系统显示实际进入时间:10:07”
。
他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
是周叔。
“刚查到,孙培林昨晚去的那家茶室,包间消费记录被人删了。
但前台系统备份还在,消费时间是19:15,付款方式是现金,服务员记得,他见的是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
丁义珍眼神一动,“夹克男?”
“对。
服务员说,那人走的时候,手里拿了份文件,装在宏远物业的文件袋里。”
丁义珍没说话,脑子里已经把几条线串了起来:孙培林翻墙进办公室——可能是补打卡记录;昨晚见夹克男——交接文件;市政车队的人威胁调查组——掩护行动;赵立冬嘴上说着“重视群众问题”
,背地里却在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