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线上营销初尝试(1/2)
抽屉锁上第三天,丁义珍把那三份试销意向书又翻出来看了一遍。
纸还是平的,字迹没糊,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王大陆端着茶杯进来,顺口问:“还看?
签都签了,板上钉钉的事。”
“板上钉钉,也得防着钉子生锈。”
丁义珍把文件推回去,“超市试销是开了口子,可咱们的产品,还是靠人情塞进去的。
真要站稳脚跟,得自己长腿。”
王大陆一愣:“你是说,不能光靠跑采购办公室?”
“现在谁买东西不先上网搜一搜?”
丁义珍拍了下桌,“年轻人买瓶酱油都要看评价,咱们这‘金山优品’连个网页都没有,人家上哪儿查你是不是真有县政府监制?”
王大陆挠头:“可咱们县里没人懂这个啊。
信息办那几个小伙子,最多就会做ppt,连后台代码都看不懂。”
“不懂就学。”
丁义珍站起来,“又不是造火箭。
注册个网站、开个店铺,能有多难?
大不了咱们自己上。”
当天下午,县信息办临时被征用成“电商突击队”
。
三个人围一台旧电脑,折腾到晚上十一点,终于把“金山优品”
官网和电商平台旗舰店都挂了上去。
页面简陋得像八十年代的宣传栏,蓝底白字,产品图是拿手机拍的,背景还露了半截水泥墙。
但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检测报告、政府背书函、统一包装照,全都传上去了。
王大陆盯着屏幕,满意地点头:“齐活了。
明天起,全国人民都能看见咱们金山县的螺丝钉。”
“全国人民看得见,不等于有人看。”
丁义珍指着后台,“今天访问量,九十七。”
“快一百了!”
“机器人刷的。
真实用户两个,其中一个搜‘县长担保’点进来的,看了三分钟,走了。”
王大陆笑不出来了。
第二天他们调了五千块广告预算,投了“五金配件”
“红薯粉条”
“土产干货”
几个关键词。
结果七天过去,成交两单。
一单是丁义珍二姨从老家下单买了两包粉条,另一单是王大陆小舅子买了盒螺丝,备注写的是“支持姐夫工作”
。
“这叫推广?”
王大陆盯着后台数据直摇头,“钱没少花,全喂了水漂。
点击量看着热闹,八成是外省的,还有不少ip地址在东南亚。”
丁义珍眯眼看了会儿地图分布:“咱们卖的是本地供应链产品,价格优势在短途配送。
人在北京点进来,一看运费比货贵,扭头就走。”
“那咋办?
总不能挨个打电话让人家来买吧?”
“换个法子。”
丁义珍忽然笑了一下,“咱们以前搞宣传,全是‘金山县召开某某会议’‘某某领导莅临指导’,谁爱看这个?
得让人看到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你是说……拍视频?”
“对。
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就拍工厂里干活的实况。
让老百姓知道,这‘金山优品’不是贴牌货,是咱们一锤子一钉子敲出来的。”
两人一拍即合,当晚就定了方案:拍三条短视频,主题就叫“金山县长带你逛工厂”
。
第一条去柳树镇五金厂。
王大陆亲自上阵,穿着白衬衫站在冲床前,一本正经介绍:“各位网友好,我是金山县副县长王大陆,今天带大家看看咱们‘金山优品’五金系列的生产流程……”
镜头晃得像拖拉机过坎,画面一会儿亮一会儿暗,背景音还有电焊的滋啦声。
拍到一半,王大陆忘了词,卡在“本厂采用国际先进……”
那句上,憋了半分钟才接上“……设备”
。
“不行。”
丁义珍看完成片直摇头,“这不像带人逛厂,像在念政府工作报告。”
“那你说咋拍?”
“别整那些官话。
镜头对准工人,拍他怎么调机器、怎么验货、怎么盖‘合格’章。
配上字幕,写清楚‘这批货,县长亲自盯的’‘假一赔十,县政府兜底’。”
“你不怕惹麻烦?
拿你个人名义担保?”
“怕什么?”
丁义珍冷笑,“咱们敢让超市试销,就敢让人查。
真出问题,我第一个辞职。”
第二天重新拍。
这次不搞主持,也不让领导出镜。
就拍一个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检验螺纹,手稳得像尺子画的。
镜头拉近,能看到质检章“啪”
地盖下去,清清楚楚。
另一段拍包装车间,女工把一箱箱螺丝打上“金山优品”
标签,装车发货。
字幕打上去:“今天发出的货,明天就能到省城超市货架。”
丁义珍自己写了文案:“县长不直播,但厂子真干活。
金山优品,不吹牛,只做事。”
视频剪完,他先发到自己朋友圈,配文:“咱们县的新尝试,欢迎大家提意见。”
没过两小时,朋友圈炸了。
省商务厅的老熟人转发:“这风格,接地气。”
龙川市场的夹克男留言:“比我们当年强,至少敢露脸。”
更意外的是,有几个本地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转发,配上标题:“原来咱们县的螺丝是这么生产的?”
播放量开始往上爬。
第一条视频上传四十八小时后,突破八千次播放,点赞三百多,还有人留言问:“这粉条在哪买?
看着挺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