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暗流再涌危机近(1/2)
丁义珍的车刚拐出港口主干道,手机就响了。
他瞥了眼屏幕,是李家沟收购站的值班员。
接通后对方声音发紧:“丁县长,环保局的人来了,说我们没环评手续,加工全停了。”
他一脚踩下刹车,轮胎在柏油路上划出半道黑痕。
后视镜里,远处码头的吊车还亮着灯,那艘运载山货的货轮早已离港,而岸上却开始起风。
“谁带队?”
他问。
“姓刘,说是市里下来的。”
“让他们拍现场,所有操作流程、设备清单、晾晒记录,一五一十摆出来。
你告诉他们,咱们晒的是刺嫩芽,不是化工废料。”
挂了电话,他调转车头直奔李家沟。
路过县委大院时,顺手给商务局长发了条语音:“把论坛那几个帖子全部备份,尤其是那个说‘境外利益输送’的,我要原始ip。”
夜风从车窗灌进来,吹得他额头发凉。
他没开空调,就让这风刮着,脑子才清醒。
半小时后,他站在收购站门口。
三名穿制服的人正围着一台真空封口机拍照,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背着手在登记表前摇头:“这属于食品初加工,按规得先过环评,你们怎么事先不报备?”
丁义珍走过去,掏出工作证:“我是丁义珍。
你说的‘规’,哪条写着晾干山菜要环评?
我查过,农业副产品初加工,不列入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
你们是来指导的,还是来卡脖子的?”
那人愣了下,没接话。
“如果真为环保,我欢迎。
但别拿程序当棍子打人。”
丁义珍扫了眼堆在屋里的货袋,“今天收上来三千多斤,再停两天,全得返潮发霉。
到时候谁负责?”
他转头对站长说:“继续干,出了事我担着。”
那人还想说什么,丁义珍已经拨通市环保局局长的号码:“陈局长,你好,金山县丁义珍,我问一下,今天有没有下发过突击检查通知?
有没有针对金山李家沟的专项任务?”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没有。
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事。”
丁义珍把手机递过去:“你自己听。”
戴眼镜的男人脸色变了,匆匆收起本子,带队离开。
丁义珍没追责,只让技术员当场把整个过程录下来,连同论坛截图一起传回县委办。
他盯着屏幕上的匿名帖——“丁义珍借土产出口洗钱,首批五十吨货物实为转移资产”
——发帖时间正好是环保局抵达前四十分钟。
“配合得挺紧啊。”
他冷笑。
第二天一早,县国土局又报来新情况:红薯粉厂原定选址审批被“技术性搁置”
,理由是“地块权属需进一步核实”
。
丁义珍直接杀到国土局档案室,调出那块地的登记资料。
红章蓝印,产权清晰,备案时间比他出生还早十年。
“谁让你们卡的?”
他把材料拍在经办人桌上。
那人支吾半天,终于吐出一句:“昨晚……有人打电话来,说先缓一缓。”
“省里的?”
“没留名,但口音听着像。”
丁义珍转身就走,直奔会议室召集紧急协调会。
会上他没发火,只把档案复印件一人发了一份:“现在我问一句,咱们金山县干事,是靠文件办事,还是靠电话办事?”
没人吭声。
“从今天起,所有项目审批,书面意见为准。
谁再接个电话就停活,我先停他的岗。”
散会后,他单独留下王大陆。
青山集团那边刚传来消息,有“省领导”
私下打招呼,劝他们“慎重考虑与丁县长的合作”
,理由是“风声不太好”
。
丁义珍听完,反而笑了:“赵瑞龙坐不住了。”
王大陆皱眉:“你确定是他?”
“别人没这动机,也没这胆子。”
丁义珍靠在椅背上,“我动了他的蛋糕。
金山县真搞成了,他那些‘政绩工程’就成了笑话。
更何况——”
他顿了顿,“他爸赵立春怕了,他这条线还没断干净。”
他掏出手机,拨通光大船队神户代理的号码。
“老李,客户那边到底什么情况?
说收到匿名信,怀疑货里有违禁物?”
“是。
信是从香江转来的,没署名,但提到了你们内部的加工批次编号,外人不可能知道。”
丁义珍眼神一沉:“说明咱们这儿有人通着外面。”
他挂了电话,立刻联系周叔。
一个小时后,周叔回信:贺琼旗下一家物流子公司近期有异常数据调取记录,操作ip归属赵瑞龙名下某咨询公司。
“好啊,连我家的产业都敢伸手。
真是没死过呀”
他低声说。
当晚,他在办公室整理了一整套材料:环保突击检查的录音、论坛发帖ip追踪报告、国土局“电话指示”
记录、青山集团遭遇的私下施压、神户客户收到的匿名信副本。
每一份都标注时间线和关联节点,最后汇总成一份《异常事件备忘录》。
他把原件锁进保险柜,备份文件通过加密通道上传至父亲名下的私人服务器。
然后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一行字: “赵瑞龙,你既然要玩,我就陪你玩到底。”
笔尖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既然你先开枪,就别怪我不讲规矩。”
刚合上本子,钟小艾的电话来了。
“我刚听说,赵瑞龙上周去了香江,见了贺琼阿姨公司一个副总监,名义是谈航运合作。
但那人根本不分管这块。”
“哪个副总监?”
“姓冯的,以前在赵家有些关系。”
丁义珍眯起眼:“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他挂了电话,站在窗前看了会儿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