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6章 京海风云起(2/2)

“京海市财政局,最近有没有大额资金划转?

尤其是‘应急项目’‘临时拨款’这类名目。”

王大陆一愣:“你要查账?”

“不查账。”

丁义珍笑了笑,“我只想知道,钱是从哪儿来的,又去了哪儿。

钱流到哪儿,势力就长到哪儿。”

下午四点,他正翻着一份澳洲市场的冷链需求报告,手机震了一下。

是钟小艾发来的微信:“听我爸回来说京海那边有人举报赵立冬违规干预项目招标,纪委已经介入初步了解。”

丁义珍回:“了解?

不是调查?”

“目前只是‘了解情况’。”

钟小艾回,“材料是匿名寄到省纪委的,没盖章,没实名,连笔迹都像是打印后手描的。”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忽然笑了。

这种举报,就像往河里扔了块石头,听个响,然后就没了。

可他知道,有人已经开始动手了——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搅局。

他忽然想起棒梗泡的那壶老六堡,茶汤红得像陈年血。

现在,那血,似乎要滴到京海了。

他坐回桌前,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汉东省重点项目分布图》,在京海的位置画了个圈。

又翻开笔记本,写下几行字: “赵立冬——城建、交通、招商 老港区异常靠泊——谁批准?

三家建筑公司——资金来源?

财政临时拨款——名目?

用途?

公安系统接触——目的?”

写完,他合上本子,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黑色签字笔,拧开笔帽,笔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两下。

这支笔是他上次去北极圈时用的,防冻,耐压,写出来的字在零下四十度都不会断墨。

他低头看了看,笔尖在桌面上留下两个极小的墨点,像两颗钉子,钉进了木头。

半小时后,手机又震了一下。

王大陆发来一条语音:“书记,查到了。

那三家建筑公司,上个月有笔共五千八百万的贷款,担保方是京海市财政局下属的‘城市发展基金’。

基金账户……是赵立冬分管的。”

丁义珍没回,只把那支笔轻轻搁在笔记本上,笔尖朝前,像一把出鞘的刀。

他忽然想起棒梗昨晚说的话——“你得让人知道,你不只是为了赚钱。”

可现在,有些人,连赚都懒得掩饰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