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杨家的动作升级(1/2)
青山镇的清晨来得格外冷清。
街边的早餐铺子冒着热气,但往常挤满工人的长条桌,今天只零星坐了几个人。
丁义珍站在镇政府门口,手里捏着一张纸条,眉头微皱。
纸条是李响昨晚送来的,上面写着几个字:“青山物流,断货三天。”
“断货?”
丁义珍喃喃自语,“不是说只是延迟?”
他抬头望向镇东头,那里有一座刚开工的轻工产业园,原定今天要进行二期工程的钢筋浇筑,结果早上一通电话,供应商说材料被别的项目提前预定了,连个解释都没给。
“这节奏,比田国福还急。”
他冷笑一声,转身走进办公室。
--- 镇东头的产业园里,工头老刘正对着电话咆哮:“你当我们是来玩的?
这工程可是市里重点扶持的!”
可电话那头的声音不温不火:“刘老板,我们也没办法,那边是新记的人,直接跟我们老板谈的,我们只能配合。”
“新记?”
老刘一愣,“他们掺和个屁啊!”
挂了电话,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起来,滚烫的水洒了他一手。
“哎哟我操!”
他跳起来甩手,回头一看,几个工人正围在门口,眼神里全是问号。
“咋了?”
一个年轻工人问。
“没啥。”
老刘摆摆手,“就是材料晚点到。”
“晚点到?
这都第三回了。”
另一个工人皱眉,“咱们这工程还能不能干了?”
“能!”
老刘咬牙,“当然能!
你们别听风就是雨,青山镇的事,没那么容易垮。”
可这话他自己都不太信。
--- 青山镇的另一头,镇西的针织厂也没好到哪去。
厂长张梅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捏着一封退单函,脸色发白。
“张姐,这不是咱们的老客户吗?”
助理小王指着函件,“他们怎么说退就退?”
“人家说订单临时调整,优先给别的厂。”
张梅声音干涩,“可咱们这边,可是签了合同的。”
“合同?
现在谁还管合同?”
小王低声说,“听说是有人在背后打招呼,直接让他们转单的。”
“谁?”
张梅问。
“不清楚,但听说跟是外企。”
小王压低声音,“还有人说,是杨家的人在后面推。”
张梅没说话,只是把那份退单函折成两半,轻轻放在桌上。
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有人要她闭嘴。
--- “丁书记,针织厂那边也出问题了。”
李响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张纸,“他们三个大客户突然退单,加起来损失差不多有八百万。”
“八百万?”
丁义珍挑眉,“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不止他们。”
李响继续说,“镇上其他几个厂子也收到了类似的退单通知,时间集中在最近三天。”
“三天?”
丁义珍若有所思,“动作倒是挺快。”
“要不要查?”
李响问。
“当然要查。”
丁义珍点头,“但不是现在。”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他们在试探,看看我丁义珍会不会慌。”
“那你慌吗?”
李响笑着问。
“我慌什么?”
丁义珍回头,“他们以为用钱就能压垮青山镇?”
香江,李宅。
李超人正在书房里看一份报告,眉头紧锁。
“青山镇那边的情况?”
他问。
“丁义珍还没动。”
秘书回答,“但他已经开始调查我们的资金流向。”
“哦?”
李超人抬眼,“怎么查的?”
“他联系了林生的人。”
秘书说, “林生?
华商协会会长林耀东?”
李超人轻声念了这个名字,眼神微微一变。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维多利亚港,“三十年前,我还在卖花的时候,他已经在香江搅风搅雨了。”
“那我们……”
秘书试探着问。
李超人摆摆手,“这个丁义珍,跟林生是什么关系?”
“没查到,反而是听一个在贾生庄园里做过事的人说起过。”
秘书小心翼翼的轻声说道:“去年,贾生在北边的大儿子来庄园住过一段时间。
从年纪上来说跟这个丁义珍很相似。”
李超人听完,没有再说话,只是眉宇间开始紧缩,戴着的眼镜往下掉都没注意。
--- 青山镇,镇中心广场。
丁义珍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台下挤满了人。
“各位乡亲,我知道最近镇上的厂子出了点问题。”
他开口,“订单被取消、材料断供,这些情况我都知道。”
台下一片议论声。
“我知道,有些人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丁义珍得罪了什么人,才连累了大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但我告诉你们,我丁义珍不怕得罪人。”
“我也不怕有人想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