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68章 我放刀入土,你把名刻进风里(1/2)

青玉残片入手温润,其上那个古朴的“羽”

字,仿佛汲取了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辉,正有微光无声流转。

关兴的目光从深邃的夜幕收回,落在这枚似乎承载了万千秘密的玉片上。

他没有丝毫犹豫,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直觉在催促着他。

他缓缓将残片贴于心口,那个被他命名为“道源印记”

的神秘烙痕,早已滚烫如火。

当冰凉的玉片与滚烫的皮肤相触的刹那,一股无法抗拒的磅礴吸力自心口爆发。

周遭的世界瞬间失去了声音与色彩,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从现实中硬生生剥离。

关兴的神识被卷入一条湍急的时间长河,最终抛入一片无边无际的虚无之境。

这里没有天地,没有日月,只有一条璀璨的星河横贯于无尽的黑暗之中,静静流淌。

每一颗星辰都像是一段被封存的记忆,闪烁着或明或暗的光。

而就在那星河之上,一道身影背对着他,淡如烟霞,仿佛随时都会被虚无同化。

“你来了。”

声音轻柔,却清晰地响彻在关兴的整个神识空间。

那声音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等待了千百年的释然。

“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归位。”

关兴凝神望去,那身影缓缓转身。

他的面容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无论关兴如何催动心神,都无法看清分毫,但那双眼睛,却比脚下的星河更加深邃,仿佛倒映着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

这道身影,正是他无数次在“道源印记”

的指引中所窥见、所模仿的,那个被后世尊为刀道之圣的传奇——林羽。

“我曾以为,这所谓的修仙系统,是上苍垂怜,是天赐的金手指。”

林羽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与怅然,“直到我死后,神魂被这股不灭的执念束缚于此,看尽了千百年的人间沧桑,我才终于懂得,它不是任何神明的恩赐。

它……是你们,是这片大地上千千万万不肯认命的凡人,用血泪与不甘的哭声,一声声攒出来的。”

他抬起手,随意地向着虚空一指。

刹那间,星河沸腾,万千光影从星辰中挣脱出来,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环绕在两人周围。

关兴看到了,一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在昏暗的灯火下,对着一柄断裂的农用柴刀,千锤百炼,试图重锻出锋芒,他的眼中没有绝望,只有“再快一分,再利一寸”

的执拗。

他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固执地守在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桥前,手中紧握着一柄比他手臂还长的生锈铁刀,面对着凶神恶煞的匪徒,他明明怕得浑身发抖,却嘶吼着挥出了人生中第一刀,只为守护身后那个递给他半个窝头的女孩。

他看到了,一个年幼的牧童,在孤狼环伺的山坡上,捡起一块锋利的石片当作短刀,模仿着村里老猎户的姿态,用稚嫩的臂膀和必死的决心,硬生生将头狼逼退。

他还看到了瘸腿的老兵、失明的刀客、被夺走土地的农夫……无数张平凡而坚毅的面孔,无数双紧握着各式“刀”

的手。

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他们的抗争悄无声息,但他们“想要再出一刀”

的念头,却如燎原的野火,汇聚成一股撼天动地的磅礴执念。

这股执念,最终凝聚成了最初的“道源印记”

,选中了当时最有天赋、也最不甘的林羽。

“它选择了我,给了我力量,让我站到了世间的顶点。

可我……却辜负了它。”

林羽的声音里透出无尽的悔意,“我守护了百姓,斩尽了强敌,却也爱上了‘武圣’这个名号。

我享受万民的敬仰,沉溺于不败的传说,我以为自己是这火焰的化身,却忘了,火焰本身,并不需要一个具象的名字。

我没敢放下的‘名’,你却亲手将它埋葬了。”

林羽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关兴在无数个日夜里,摒弃虚名,将刀法融入劈柴、挑水、耕作之中,看到了他将“武圣”

的荣光还给了那些无名的凡人。

“你做的,比我好。”

关兴沉默着,消化着这颠覆性的真相。

所谓系统,所谓圣人,不过是一场宏大的集体无意识的自我救赎。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那个被选中的幸运儿,却原来,他只是这股洪流最新的代言人。

“那你为何还留在此地?”

关兴沉声问道,声音因震撼而略显沙哑。

林羽模糊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等一个人。”

他轻声道,“等一个真正懂得这股力量源头的人,然后……把刀交出去。”

他深深地看了关兴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接。

“记住,火种不需要守护者,守护者本身就是一种束缚。

火种需要的,只是……风。”

话音落下的瞬间,林羽的身影开始变得更加透明,如同晨雾遇上了初阳。

他脚下的星河也随之剧烈地动荡、崩散,化作亿万点光尘,朝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去吧,让风吹起来。”

这是关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下一刻,整个虚无之境轰然破碎,他的神识被一股柔和的力量猛地推回了身体。

他依旧站在原地,夜风清冷,吹拂着他的衣袍。

心口那枚青玉残片,不知何时已化作一捧细腻的粉末,正顺着他的指缝,被风带走,散入夜色之中,再无踪迹。

关兴低头,看着空无一物的手心,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那口气,仿佛吐尽了半生的枷锁与荣耀。

他终于彻悟。

所谓系统,所谓道源,不过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凡人“想再出一刀”

的执念聚合体。

它曾需要一个名为“林羽”

或“关兴”

的“圣”

来代言,来将这股力量显化于世。

而今,当这股执念的种子已经深植于人心,当无数人自发地拾起刀,为守护、为生存而挥舞时,它便不再需要任何高高在上的代言人了。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凡人力量的一种否定。

七日之后。

关兴重返那棵巨大的青鳞树下。

他一路行来,所见所闻,皆印证了林羽的话。

百里内外,已有三十六处自发形成的“刀痕墙”



那不是什么名家手笔,有的刻在山壁上,有的画在泥地里,有的甚至只是用石子在废弃的院墙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痕迹。

贫民在墙前习刀,妇孺在树下执刃。

他们不拜庙宇,不焚高香,没有繁琐的仪式,也没有玄奥的口诀。

他们口中念叨的,只有一句最朴素的真理:“刀不欺人,只要你肯练。”

这股风,真的吹起来了。

关兴来到树下,缓缓抽出腰间的青龙刀。

此刀随他征战半生,饮血无数,刀身上细密的裂痕宛如一道微缩的星河,刀魂早已与他心意相通。

此刻,刀身正发出阵阵轻鸣,似有不舍,又似有期待。

他用指腹轻轻抚过冰冷的刀身,从刀柄到刀尖,仿佛在与一位最亲密的老友告别。

良久,他忽而一笑,那笑容里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释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