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三章 堕仙真名(1/2)

这片湖底有一处巨大的深渊黑洞,湖水幽蓝,然后慢慢变得漆黑。

好似吞没一切的黑洞,让人望而生畏。

姜闻已在湖底游了数个时辰。

尽管他的速度很快,能够瞬息百余丈之远。

但还是费了些功夫才来到湖底深渊前。

站在深渊的上方俯瞰深渊,漆黑一片不见任何生灵。

“就在这湖底深渊中。”

姜闻道。

“你能感知到这深渊底下有什么东西存在吗?”

“我做不到。”

姜素惋惜地说道。

“我随神像变化而来,但与你相比终归是有些差距。

你都无法见到湖底中的情况,我自然也不行。”

“不过我能帮你看穿虚妄,让你不会迷失于幻象中。”

“我总觉得湖底有什么东西在呼唤我前去。”

姜闻眉头微皱道。

“我若是不去,可能会有天大的遗憾。”

“你如今的境界距离圣人不过一步之遥,已经有了些窥天命之法。

既然是你的直觉告于你,何不去看看?”

听着姜素的话,姜闻也觉如此。

自是他更进一步后,圣人之境的神通玄法就已然显现。

夫圣人者:能游戏五岳,逍遥太空。

可改易五内,变化形容。

亦是崇积精朴,执役鬼神。

更能通彻十方,隐见无常。

俯仰乾坤,通晓因果。

窥未来,顾过去。

千秋不变,万寿长存。

此为圣人,此为仙台。

姜闻虽未能真正推开那扇门,但那扇门已经悄然打开了一道缝隙。

只是其中光景,足以让他造化非凡。

那回荡的直觉,亦是他窥得未来因果的回应。

也不再犹豫,姜闻遁身朝着深渊潜去。

周围环境虽越发的黑暗,但于他而言并非什么大事。

哪怕是无光之夜,姜闻依旧能够看的清楚。

这湖底的深渊是无比巨大的坑洞,从上至深渊前就能有数十里之深。

更别提其面积之广大。

像这等水域,放在他那个世界能被称之为海了,这还仅仅只是堕仙心脏上的一汪湖水。

很难想象这尊堕仙曾活着的时候,究竟是何等通天贯地。

姜闻虽然能借助功德施展法相天地,让自己长至万丈长。

但和一颗心脏就能装下整座神都的堕仙相比,还是太过于渺小。

越是往深渊内游去,姜闻对于这尊堕仙越发敬重。

无他,实乃这尊堕仙过于伟岸。

周围没有任何东西,连无处不在的青苔藻类都不存在。

那光秃秃的墙壁没有任何凹凸之处,就平滑得让人难以想象。

姜闻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心脏里的血管中漫游。

“或许猜测的没错。”

姜素轻笑道。

潜游的过程十分枯燥,也多有她相伴方才没那么无聊。

姜素虽是与姜闻一体,但各种见识认知多有改变。

依据姜闻所说的种种,姜素觉得若整个神佑之地是存在那位堕仙的尸体上,那么百溪神都肯定在堕仙的脑子里。

他们进来的地方应该是这尊堕仙的嘴,即便是死去了也依旧有着无上神通。

口衔天宪,言出法随。

堕仙本是仙人,口舌自然非同寻常。

所以堕仙之地的死物难进来,若无特殊法门也难以寻到入口。

这样一想,姜闻总觉得有些古怪。

若是进入百溪的入口是堕仙的嘴,那么设立三重关卡之地岂不是堕仙的嘴和咽喉?

若是这样,倒也说得通为何神佑之地的入口会先窄后大。

“这尊堕仙就跟我们神话中的盘古一样,肉身都能创造一个世界。”

姜闻不禁调侃道。

很难想象一具堕仙的尸体,能够容纳下一颗恒星。

其活着的时候,又是何等的伟岸。

“不知道这尊堕仙名为何,又会是哪位堕仙。”

“若是想寻这尊堕仙的真名,那石碑上的文字到可以明白一二。”

姜素说道。

“恒守禅心学风律,道弘威广镇乾坤。”

“这两句中能有禅心,道弘。

说明其身份定是与佛道相关。

风律二字,则是能知其神通所在。

这堕仙乃具佛道二门之身,降妖伏魔,镇道乾坤。

威广可见知其威德无边,神通广大。

若是我没猜测,这尊堕仙该是传闻中的四大 天王之一的南方增长天王。”

姜素清冷声音传来,却是抽丝剥缕。

将这尊堕仙的身份慢慢揭露,让姜闻恍然大悟。

“你这般一说,我倒是明白了。

传闻增长天王执掌风调雨顺’四律中的‘风”

,在佛门中亦是护法天神。

而在道门之中,增长本就有让众生善根增长之意,算得上德威广大。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姜闻大喜,拿出那块石碑看了看。

上面虽已经数个金文熄灭,但余留的时间依旧足够。

细细品鉴这句诗词,越看越明白。

“增长天王,竟然是四大天王!”

他感慨一声,对于这尊堕仙的身份大感意外。

不过细想一番,也觉得合理。

四大部族各有栖息之地,与那四大天王刚好对应。

百溪生于增长天王中,得慧根戒法,所以神都井然有序,法条威严。

那彷徨河与迷惘桥,皆是考验众生心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