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三章 百溪圣地(1/2)

两日转瞬,等到门声响起,姜闻朝丹炉挥手。

数枚乳白色的丹药收入袖中,将丹炉收好后便起身开门。

雪姬俏立在门口,她今日穿着青色的纱衣。

身旁是两名长老侍卫,恭敬地朝着姜闻行礼:“贵客,长老们邀请您前去议政大殿。”

“走吧,想必是准备去试炼了。”

姜闻应道,让侍卫带路。

与雪姬一同前去大殿,就见那原本空荡的长老位上,此刻已然坐上了八名老者。

这些老者皆有不同,有人头长龙角,有人三目皆睁,有人青面獠牙,有人双耳如扇。

观其神色外貌,姜闻就知道他们来自哪个部族。

在岩人族里翻开过百溪各族的记录,他多少也能辨识一二。

朝着众多长老拱手行礼,静候在第一旁。

龙人老者自然也在诸多长老之中,他看向姜闻点点头,然后与其他长老交谈。

没等多久,诸长老停下议论。

“开始吧。”

龙人老者道。

“那就开始吧。"

长老们一一应下,他们稳坐于高台上。

蕴藏于身体中的血气进发,好似狂风席卷整个大殿。

八位长老的身影皆融入血气之中,逐渐化为各种凶兽异种。

这等境界就是血气化形,能化为各族远古血脉之源,以其身形搏击天地。

那龙人老者化为一条苍龙,盘旋与高台之上。

虽与姜闻所见的真龙有所差距,却能感受其体内蕴藏着摧山倒海的力量。

“开!”

八位长老齐声,高台闪烁各异光芒。

远古的篆文浮现于高台上,在半空中化为虚像。

血气化形,有点意思。

姜闻看着八位长老,对于这血脉之法倒有几分兴趣。

虽算不得什么高深法门,但也有些用处,光是这化形的能力就不一般。

篆文虚像悬浮于高台上,没让姜闻等太久。

只见八道虚像轰然朝着大殿之上穹顶飞去,汇聚于殿顶之中。

随后光芒朝着四面八方蔓延,下一刻整个大殿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天空是浑浊的昏黄,似蒙着一层永不消散的尘霭,无日无月,透下死寂的光。

寒气渗骨,并非风雪之冷,而是那种能冻结神魂的阴森。

这里不是神佑,也与那堕仙之地截然不同。

姜闻站在大殿中,朝着远处看去。

大地荒芜,龟裂的黑色土壤间,零星探出几丛诡异的花。

那花细长如爪,瓣叶妖红,似浸透了凝固的鲜血,在一片灰败中灼灼刺目??

正是只生于极阴之地的彼岸花。

它们无声摇曳,无风自动,散逸着淡淡的、令人心神恍惚的异香。

一条宽阔的河水横亘于不远处,水色沉黯如墨,却奇异的不染丝毫浊气,反而透出一种极致的纯净的阴寒。

姜闻眯起眼打量着那条诡异的长河,河面平滑如镜,不见波涛,亦无流水之声,死寂得可怕。

唯有森然寒气从河面不断升腾而起,仿佛能吞噬一切生机。

他在眺目望去,远处隐约可见残破的古桥轮廓,桥身布满蚀痕,半掩在浓得化不开的灰雾里。

更远处,似有废弃的殿宇楼台,样式古拙,却已倾颓不堪,沉默地匍匐在昏黄的天幕下,如同巨兽的尸骸。

四下旷野,除了那孤寂的血色花朵与死寂的墨河,再无他物。

没有声音,没有活物,甚至连风都仿佛死去。

时间在此地失去了意义,唯有永恒的阴寒与沉寂在缓缓流淌,万物都似沉溺在一场无始无终,冰冷彻骨的长梦之中。

这是个孤寂的世界,姜闻心想。

“这就是百溪圣地,也是试炼之地。”

龙人长老褪去化形,面色有些苍白的坐在高台上。

他看向姜闻静静说道,仿佛在描述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圣地?”

姜闻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很难将这个孤寂诡异的世界和圣地联系起来。

“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圣地。”

另一位长老搭话。

“你们只能在圣地呆上数日,当这块石碑上的文字彻底褪去的时候,你们就要回来。”

三目长老挥手,一块手掌大小的石碑飞入姜闻手中。

这块石碑虽不大,上面刻着金色的文字??

恒守禅心学风律,道弘威广镇乾坤。

这字?!

姜闻看着上面的金字心中大动。

上面字他认识,与他所学的相似。

捏着石碑,他看向龙人长老问:“这石碑上写的是什么?”

“我等也不知晓。”

龙人长老摇摇头。

“不过这石碑能够庇佑你们在圣地行走,等到字消退的时候,你们需回到这里。

我们会在这里留下一道门,到时你们可以通过这道门回来。”

姜闻没再多问,他知道这些苍天塔的长老也弄不清楚石碑上文字的意思。

将那石碑收起,他朝着诸位长老挥挥手。

“去吧,我们无法久留。”

长老们出声,随后身影逐渐消失在了原地。

等到他们散去后,原本的大殿只剩下一道石门,那是通往神佑之地的石门。

雪姬跟在美闻身侧,她有些畏惧地看着寂静的四周。

比起堕仙之地,这里仿佛就是森罗地狱。

阴寒,孤寂,无日无月。

姜闻拿出石碑,无处不在的阴寒逐渐散去。

那种连他都无法避免的阴冷,着实叫人感到心惊。

“走吧,我们得去完成各自的试炼。”

说罢,姜闻朝着远处的长河走去。

雪姬望着四周,伸手紧紧抓住姜闻的衣角。

她有预感,倘若是在这里迷失,那她将永无宁日。

“等,等等我。”

雪姬小声唤道。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那条河走去。

起初姜闻以为那条河很近,但慢慢的他发现那条河并不近。

每当他以为就在眼前的时候,那条河便距离他更远。

他好像永远无法抵达那条河,就如水中捞月一般。

“这条河叫彷徨河,据说心生彷徨之人永远无法渡过这条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