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10章 诡异的旱情(1/2)

第510章 诡异的旱情距离那次庆宴也过去了几天,姜闻的生活算是回归正常。

静虚观再次开门迎接香客,来的人也比往常多了许多。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静虚观的大名算是在全国传开。

大家都知道在江城那边有座道观叫静虚观,里面的女道士都长得貌美如。

而且静虚观地好,去那里烧香拜神总能有神奇的作用。

也是因为如此,静虚观的香客络绎不绝,比起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更盛。

弄得姜闻不得不布下阵法安抚人心,让香客们遵守秩序方才缓解了这件事。

毕竟对于他而言,这也是痛苦并且快乐。

自己的香火值蹭蹭往上涨,连带着功德都涨了一些。

又过了些日子一个老农找上道观,说是想请姜闻去求雨。

这事叫他感到意外,就顺便问了问情况。

原来是南边已经好几个月没下雨,水库里地里的水都干枯了。

这再不下雨种田农作就麻烦,养鱼的都亏了不少钱。

官方虽说开凿引水,但这旱灾波及的范围大,那些水也就够南边城市里用。

而这天上也没云彩,想要人工下雨都难。

老农没啥办法,只能看着自己的田地一天天裂缝大。

后来刷短视频看到静虚观的消息,就觉这地方灵验。

所以特意买了火车票赶来,就是想请静虚观的道士做一场求雨的法事。

别说什么灵不灵验,迷不迷信。

在老农看来,这都是一份心意。

说不定道士做完法事,这天上就下雨了呢?

不管怎么说,人们的心意还是一如既往的真切。

姜闻听到这话犹豫了会儿,还是答应了老农的请求。

也没别的事,主要是觉得南边的人生活的确不易。

自己如今想唤一场雨来也容易,费不了多少法力。

于是招待老农在观里住了一天,第二天就跟着老农去了南边。

走的时候带上了白镜,她一直嚷嚷自己没有出去玩过。

姜闻听不得她闹腾,就决定带上了她。

而顺便跟着的还有沈月淑,她是在听到姜闻要去做法事的时候就下了决定。

这种好玩的事情她是不会错过,就是想去看看这法事是怎么做的。

老农原本想坐火车回去,还是沈月淑财大气粗将几人的飞机票都包了。

都升的商务舱,坐起来也是舒服。

姜闻倒是无所谓,对于他而言坐飞机远没有自己飞的快。

倒是老农头一次坐飞机,看啥都新鲜。

几人坐上飞机一路朝着南边去,不过半天时间就到了南省。

刚下飞机一股燥热就传来,整个天地间就好似烤炉一般。

寻常人呆着没一会儿,就已经浑身大汗。

“热死了,热死了。”

沈月淑挥着手,将额头上的汗水擦去。

她是想过这南省会很热,但没想到会这么热。

难怪这地里缺水,照这样几个月不下雨,再多的水也会被蒸发干净。

站在一旁的姜闻倒是不惧,他如今天地自成,宇宙归身。

四季变化与他没什么影响,哪怕是直接坐在火炉里都没什么事。

或许也就靠近太阳表面会受伤。

不过他有火珠在,这太阳上也未必不能去。

沈月淑在一旁看着姜闻浑身无汗,好奇的凑了过去。

就觉一阵凉意传来,让她有种冰水入口的舒适感。

厚着脸皮凑到姜闻身边,这南省的酷热似乎也没那么厉害。

“你能注意点距离吗?”

姜闻被沈月淑这狗皮膏药似的动作黏的头疼,想把她赶到一边去。

谁知道沈月淑就是不松手,还笑嘻嘻的看着他:“我就不!

我怕热!

还是呆在你身边舒服。”

“谁让你吃饱了撑得慌,在江城不好好呆着,非要跟着我跑到这里来。”

姜闻说道。

“谁知道这么热!”

沈月淑有些委屈,眼巴巴的看向姜闻。

“我就是好奇,再加上也没什么事要忙。

所以跟过来看看热闹。

不过你身上为什么这么舒服,就跟自带空调一样。”

“……修道深入自然是寒暑不侵。”

姜闻叹了口气,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枚圆润的珠子递给沈月淑。

“这个拿着吧,然后别贴着我。”

沈月淑见那枚珠子甚是好看,一把就将其抓到手心。

只觉从那珠子里传来一股凉意,整个人也不再燥热。

“这是什么?”

“珠子而已。”

姜闻也没做过多解释,五行珠这事说起来也是麻烦。

给沈月淑拿着他倒是不怕弄丢,毕竟这玩意想要弄丢的难度不比他一步登入圣人之境简单。

跟着老农出了机场,几人一路朝着城外而去。

路上景色连绵,都是大旱过后的样子。

土地裂开,河流干枯。

就连原本滔滔不绝的大江大河都只剩下一丝细流。

老农说今天的大旱不同寻常,专家都说是百年难得一遇。

面对这种旱灾,官方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姜闻坐在一旁听着,跟他的白镜正挽着他的手入睡。

听到老农的话,姜闻觉得这大旱可能和两界互联有关系。

毕竟从前再干旱,几个月也会下那么一两次雨,不可能连大江里都没有水。

等到了老农的居处,这里是一座小镇。

镇子上的人不多,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南省都是大山,开发起来也不容易。

这里也没啥资源,所以经济比不上沿海和平原地带。

只能发展一些旅游业,挣一些小钱。

小镇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来的大多数是公职人员。

镇外是大片的田地和果林,可惜因为干旱都已经枯黄。

跟着老农到他家里去,这里还是一座镇中的村子。

房子虽然翻新过,但池塘和泥路依旧存在。

老农的家人很热情的招待了三人,还拿出了当地的特产茶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