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万世门门主(1/2)
第364章 万世门门主红鸾怀着忧郁的心而去,对于姜闻所说的事情只能觉得有些过于离奇。
毕竟仙家修士们修行的命火之道,乃是流传无数载,直达古皇时期就存在的法门。
延绵无数岁月,岂是能那么就轻易被取代的?
她不太愿意相信此事,姜闻也不强求。
说到底就是姜闻也不愿意相信正神道最终谋划的事情是颠覆如今的修行体系。
这不亚于推翻一个人们认知中常见的惯性。
若是叫仙门百家知道,那定然是会掀起无尽战火。
毕竟推翻命火之道,就等于推翻如今现存的众仙门。
对于这些事情,姜闻只是浅薄的推测。
他并未有关于此事的真正线索,只是在与妖的斗法中隐隐察觉到了这般情况。
而方才那造化神君的化形身躯离去也让他的猜疑加深几分。
“不管如何,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姜闻心头想着。
如今肉土事已经了结,不周山应当是会太平下来。
只是不知道薛长明还在不周山何处,他来此也是有这个原因。
恢复完法力,姜闻休息了片刻后就与万世门的修士汇合。
三位道宫真人待他倒是谦诚,唤他前辈。
将肉土下发生的事一一告知,合计着肉土上的资源,倒是多的令人发指。
除了这片肉土可以当做上等的饲料外,那遍布肉土上的玄黄石更是不得了的宝贝。
这次万世门虽说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总体而言却是值得的。
“前辈勿要担心,门中但凡是点灯境弟子。
皆会在出来前预留下一缕命火。
一旦命丧之时就会借助这缕命火回到门中,借用天材地宝重铸身躯而得活。”
白衣青年自称浩明真人,乃是红鸾的师尊。
他是万世门中的有数的剑道真人,是以万世门三大剑术横绝天下。
红鸾偷偷告诉姜闻,别看她师尊现在这么年轻,其实年纪依旧有八千岁了。
只不过这人不愿意自态老化,所以就服用了养颜丹一直维持着年轻时候的模样。
门中的真人老丈常笑话他老顽童,大抵也是因为这原因。
姜闻听了哑然一笑,与浩明真人交谈一番后倒也感受到了红鸾所说的事实。
这人的确是个老顽童,虽看着有年轻人的外表,但就喜欢问东问西。
虽碍于实力和境界,浩明真人不敢问太多。
但这嘴里还是说了不少话。
“前辈,不知道如今年岁几何?”
“……大抵有二十余九了。”
姜闻老实的说道。
浩明真人听了瞪大眼睛,一副看神仙姿态的盯着姜闻。
毕竟二十有九的道宫甚至仙台修士,他是古今都闻所未闻。
“前辈当真不是在拿我取乐?”
浩明真人小声的问到。
“自然不是,我今岁的确二十余九。
有方才那般境界修为也全是仗着门中给的救命宝贝。”
姜闻故作心疼的模样,将发生的所有事都推到莫须有的救命法宝上。
毕竟在旁人看来,他的修为提升的确过于离奇。
见姜闻姜闻如此说,浩明真人也算是将信将疑。
将这些事情暂且放下后,又与姜闻商议着分割肉土的资源。
“这肉土能够孕育造化神君化身那等神物,当真是个宝贝。
我将此物呈现给门主看过。
它老人家说这等肉土的血肉乃是先天妖圣灵体,凡人食之延年益寿,修士用之能够重铸肉体。
此前多有不慎丧命的弟子,也能够依仗这般肉土重活过来。”
浩明真人笑眯眯的看着整片肉土,对于这块宝贝着实眼热。
只是看着那一道道巨大的裂痕,他还是颇为心疼。
这可都是宝贝啊,竟然如此轻易的就损坏掉,当真是暴殄天物。
“至于那玄黄石,便是听前辈的意见。”
浩明真人说完,静候姜闻的佳音。
而姜闻则是看了眼那散布在肉土各处的玄黄石。
知道自己是没啥功夫收拾这些残汁废渣。
何况这肉土中最大的一块玄黄石早就被他收入囊中。
这肉土上面的玄黄石数量加起来虽多,但只能摇人慢慢开采和运输。
与其这样,不如送给万世门当做人情。
毕竟万世门的行为举止也颇符合姜闻的脾性。
“我要着这些东西无用,不如真人就与万世门将这里都拿去吧。”
姜闻坦然道。
浩明真人闻言大喜,当即就借用传讯之术给万世门的门主传去好消息。
等到幻象出现,姜闻算是第一次见到一派仙门的掌门之人。
那是一只巨大的鸟雀,它浑身金红色的羽毛在夕阳的光辉下灿烂。
宛如丹顶鹤的头顶上长着长长的羽翎。
身姿优雅却又显得无比高贵。
哪怕是姜闻也不由得对它的美丽感到惊叹。
未曾想过世上还有如此漂亮的鸟儿,那是穷尽名匠一生都难以雕琢半分的天姿。
它横卧于巨木之上打着盹。
在接到浩明真人传讯后便是缓缓的睁开了双眼。
“浩明,你又有何事?
不是与你说过且不可在吾休息时打搅吾吗?”
鸟儿双眼通透明亮,好似宝石般碧蓝圣洁。
它扬起鸟头朝镜像的另一面看来,张开鸟嘴吐出人言,清脆悦耳。
好似山石流水之音。
婉转与耳中久久不绝,让人耳目一新。
浩明真人连忙拱手拜道,将事情的原原本本的都告诉鸟儿。
原本还有些生气的鸟儿平息了火气,整个身躯都站立起来。
“当真是如此?”
鸟儿语气中带着几分欣喜,对于这天降横财是倍感意外。
它将头塞进羽毛中,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等了片刻后才抬起来,看向浩明真人说道:“这次你做的很好,浩明。
这谓之肉土上的玄黄石对于本门来说是属意外之喜。
伱做的好啊,浩明。”
鸟儿对浩明真人连连夸赞,随后又看向一旁的姜闻。
“这位想必就是姜闻姜道友吧。”
“见过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