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龙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新品发布会!(2/2)
随着自发共鸣区越来越多,社会运行节奏开始微妙偏移。
公司会议不再依赖PPT汇报,而是先进行三分钟闭眼呼吸;法庭审判引入“共情陈述环节”
,被告可在无律师干预下直述内心悔意;甚至连军方演习也发生变化??
某次边境联合演练中,双方部队对峙时突然同时放下武器,指挥官隔着望远镜相视一笑,继而下令全体合唱《友谊地久天长》。
批评者称这是“集体癔症”
,宗教团体则宣称“末日净化即将来临”
。
但更多普通人发现,他们的梦变得更清晰了。
有人梦见自己站在花海中唱歌,身边站着从未谋面的亲人;有人梦见一条发光的河流贯穿大地,河底沉睡着无数紧握的手;还有人梦见一口老井,井水中漂浮着燃烧的纸页,火光映出一张熟悉的脸。
林小满知道,那是赵小宇留下的印记。
夏天来临时,她决定启程。
她带上矿石、歌本和阿木,沿着当年驼峰航线的旧道北上。
他们走过荒漠、草原、雪山,每到一处,便教当地人唱《月光谣》。
奇怪的是,越是偏远闭塞之地,人们越容易“听见”
。
西藏牧民说他们在风中看到了祖先的身影;内蒙古老人声称夜晚能听见草原的心跳;新疆村落里,一位盲人琴师在弹奏冬不拉时突然流泪:“这首曲子……不是我写的,但它一直在我心里。”
七月十五,他们抵达罗布泊。
晶体已长至百米高,宛如一座天然灯塔,根系深入地壳三千米,与地球磁场形成稳定交互。
科学家测算,其释放的能量虽微弱,却足以影响大气电离层,甚至改变局部气候模式。
最令人震惊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并真诚表达情感,晶体表面便会浮现短暂影像??
或是童年片段,或是深藏愧疚,或是久违思念。
林小满跪在沙地上,将最后一张歌页点燃,灰烬随风飘向晶体。
刹那间,整座巨物泛起柔和蓝光,铃花绽放,香气弥漫数十里。
阿木仰头望着,忽然开口唱了起来。
他的声音稚嫩却不怯懦,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歌声响起那一刻,全球十三个听涛站点同时记录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共振峰值。
数据分析显示,参与此次共鸣的人数超过两亿,覆盖一百七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情绪波动趋向高度一致:平静、释然、希望。
当晚,极光再现北欧夜空。
冰川深处,那座已被掩埋的研究站遗址上方,积雪缓缓融化,露出一块刻有文字的金属碑: > **“致未来的孩子们: > 当你们读到这段话时,愿你们不再需要秘密守护真心。
> 真理不在算法中,而在每一次敢于颤抖的坦白里。
> ??
林晚秋,2084年春分”
** 十年后。
春分清晨,北京一所普通中学教室里,学生们围坐一圈。
黑板上写着今天的主题:“如何向重要的人说对不起”
。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犹豫许久,终于举手:“我想对我妈说。
去年她生病住院,我说工作忙没去看她。
其实……我只是怕看到她虚弱的样子。
现在她好了,可我还是不敢提那段时间。”
没人嘲笑他。
班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全班安静下来,有人开始轻轻哼唱。
歌声渐起,窗外风铃无故轻响。
同一时刻,纽约地铁站、开罗集市、悉尼海滩、莫斯科公园……无数人停下脚步,闭眼聆听。
有些人流泪,有些人微笑,有些人默默掏出手机,给多年未联系的亲人发去一条短信: > “最近还好吗?
我有点想你了。”
而在遥远的太空,中国空间站“天河号”
的宇航员正执行例行任务。
忽然,生命维持系统警报响起??
空气成分出现异常波动。
可检查后却发现,一切设备正常,氧气充足,二氧化碳浓度稳定。
唯一的异样是,舱内录音设备捕捉到一段微弱声波,频率恰好与《月光谣》吻合。
地面指挥中心反复回放,最终确认:那段声音,并非来自地球传输,也不是设备故障。
它是从宇航员的心跳中提取出来的谐波。
有人提议将其命名为“宇宙共鸣律”
。
但更多的孩子在作文里写下:“我知道星星也会唱歌,因为我听过。”
又一个春天,洱海边的驿站依旧伫立。
屋檐下铃铛轻响,墙边新栽的铃花迎风摇曳。
一本空白歌本放在桌上,旁边压着一封信,署名是“陈野”
。
信中写道: > “我成了第一个用诗歌治疗创伤的心理咨询师。
昨天,一个曾参与镇压行动的老兵来找我。
他不说一句话,只是哭了两个小时。
临走前,他问我:‘这样就能被原谅吗?
’ > 我说:‘不是为了被原谅,是为了让自己能继续活着。
’ > 今天,他寄来一把生锈的枪管,说要熔成十二枚铃铛,挂在孩子们上学的路上。
> 林老师,你说得对??
我们不是在修复世界,是在学会如何好好活着。”
林小满读完信,走到井边,取出一张新抄的歌页。
火苗升腾,灰烬落入水中,顺流而去。
她抬头望天,第十三颗星依然明亮。
风起了,铃声四起,仿佛千万人在同时低语: “我听见你了。”
“我也听见了。”
“我们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