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6章 老爹:流言与我何惧哉?(3/4)

也没有发生踩踏。

阵形依旧!

五千人还是如同刚开始起跑时的那样,没有一个人掉队!!

全场沉默。

建宏帝的目光之闪烁着精芒。

“这是……”

“四步立定。”

田继目光灼灼道:“军士在听到立定停止的军令之后,缓冲四步然后停止身形!

此一法门,将古之名将都未攻克的难题直接销迹无形!”

“跑步之后阵形依旧!

绝不会发生任何踩踏之事!”

“此法,出自曾安民的练军之法。”

“四步立定……”

建宏帝猛的抬头朝着场中的曾安民看去。

刚好看到曾安民无聊的打了个哈欠。

…… 此时的曾安民神情之间没有丝毫紧张。

前世的时间这种场面他见得太多了。

不过他却是不知道,自己这个练军之法给这个时代之人带来的冲击。

终于,在无聊之中等到了演军结束。

建宏帝立于高台之上。

对着五千士卒只说了一个字。

“好!!”

这一个好字。

足以说明一切。

“好一个练军之法!

曾安民,有古之名将之风!!”

建宏帝的夸赞没有丝毫吝啬。

老爹的头直接仰到了天上。

他似笑非笑的朝着柳成乾看去。

此时的柳成乾只是盯着那五千士卒看去。

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宣曾安民上来见朕。”

“是。”

………… “见过陛下。”

曾安民对着建宏帝行了一礼。

“嗯。”

建宏帝满面笑意的看向曾安民: “不错,本次演军,效果奇佳,朕甚是满意。”

“陛下谬赞,我也只是出了一个练军之法,真正执行的人是卫国公与伍将军。”

曾安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嗯,如此军阵初成,鸳鸯军成军在即……”

建宏帝笑呵呵的拍了拍曾安民的肩膀之后,目光便朝着场中之人看去,面容之中透着一抹沉稳道: “朕有意让长公主率军,尔等有何看法?”

长公主?

曾安民下意识的朝着长公主看了过去。

此时的长公主眸中带着淡淡的笑意。

下巴轻轻扬起。

很明显,她上次在柳府与曾安民说的极对。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

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所有人都朝着那道声音看去。

曾安民也皱眉。

是一个他没有见过的人。

“怎么?”

长公主看向那人,眉宇之间皆是淡然: “柳侍郎,工部之人,也能管到兵部的事?”

工部?

柳侍郎?

曾安民的心中下意识的冒出一个名字。

工部侍郎柳成乾!

他是从白子青的口中听到的这个名字!

上次下江南查黄元皋一案。

正是此人在大殿之上推荐的白子青前去!

当时曾安民便推理出来,这柳成乾表面上是李党之人。

但暗地里八成是宁国公府,或者熹妃的人!

“长公主毕竟是一介女流……军伍之事恐怕不好插手吧?”

柳成乾淡淡的看向长公主: “臣以为,鸳鸯军的统军之人,最好还是从朝堂挑选最好。”

“呵呵。”

长公主轻轻一笑。

她并没有将这个柳成乾放在眼里。

而是轻轻眨了眨眸子,朝着建宏帝看了去道: “陛下,臣妹不久之前得了一首诗,今日送于诸位大人品鉴一二如何?”

听到此言,所有人的都是一愣。

“什么诗?”

建宏帝皱眉。

他不知道长公主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首寻常之诗罢了,此时诵出,与演军之势倒也算相得益彰。”

长公主淡淡一笑,那双眸子缓缓的朝着柳成乾看去。

“殿下还请明言。”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祯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轻轻笑着,轻启嘴唇: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前两句一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下意识的朝着柳成乾看去。

长公主继续: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好诗!!”

曾仕林猛的击掌: “此诗立意深刻,对倚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和严正的指斥”

“全诗比喻形象,状物与哲理交融,讽剌明显而不浅薄直露,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此诗甚得老夫之意,长公主才学斐然!”

建宏帝也缓缓颔首:“诗确实不错。”

长公主则是愕然的看了一眼曾仕林。

同样的话,也从曾安民的口中说出来过。

一家人说不出两家话,此时在长公主的心里有了清晰的见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