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70章 天狗盗玉(1/3)

开场是几个佐伯家的女孩的舞蹈,看着一个个水灵灵的妹子们,陈熙暗自竖起了大拇指。

只不过他的小动作却被台上的纱织给捕捉到了,看着投来的那杀人般的目光,他只能回应一个尴尬的微笑。

“咻!”

老笛师的笛声突然一转,宛若山间布谷鸟的啼鸣,滑音婉转悠扬,让整个舞台都染上了春天的气息。

伴随着这声清亮的鸣唱,少女们纷纷转身,手中握着的金漆桧扇轻轻一展,露出了藏在其间的麦种。

扇面纤细的纹理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新生的力量。

她们的水袖如云絮般翻飞,二十四个扇面随着舞动缓缓拼合,最终在舞台中央展示出一幅完整的《稻穗生长图》。

从种子破土、幼苗抽条,到饱实垂,每一个细节都被巧妙地描绘在扇面上。

舞姿配合画中意境变换:青苗破土时,少女们折腰如麦浪轻拂,柔软却不失韧力;

待到实饱满低垂,她们又跪坐而下,双手捧起想象中的稻穗,虔诚如农夫在田间收获。

她们的足尖轻点,溅起台面上残存的雪水。

微小的水珠在摇曳的灯笼光影中飞溅,化作点点晶莹,竟在空气中折射出细小的彩虹。

突然,一阵低沉的太鼓声响起,宛如春雷在远处炸开。

舞阵骤变,少女们迅速旋身,手中七重袭色带如彩虹般展开。

藏青、柿色、萌黄、苏芳交织的?

帛次第铺开,层层叠叠,如同不同季节的稻田在暮色中交错变幻。

每一重色彩都带着浓郁的农耕韵味。

舞至高潮,女孩们以足趾为笔,轻盈踏过撒满稗壳的舞台。

朱纽草鞋在地面上勾画出连绵起伏的阡陌,整个舞台仿佛成了田间的一隅,充满生命力与诗意。

“哎呦,这跟我们的春节晚会有的一拼,都是搞什么舞蹈组合,岛国人肯定是抄我们的......”

陈熙看着舞蹈,忍不住吐槽。

说实话,他很不喜欢看这种东西。

让他感觉有一种浓重的乡土气息,虽然这的确是在乡下……………… 不过妹子们倒是不错,佐伯家的女孩长得都还可以。

“你在那叽叽咕咕说什么呢!”

旁边的清水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我刚刚说岛国的女人真是不错,你看那腰,你看那腿......”

“别瞎说,小心族姐收拾你!”

“我这是在学舞蹈,你懂什么。

两人现在也熟了,什么玩笑都可以随便开。

一连看了几个表演,陈熙都觉得很无趣。

不是什么要武士刀,就是唱歌。

就差没表演胸口碎大石了。

他现在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哪国的新年晚会都不好看!

很快,节目就又换了。

这次陈熙倒是很诧异,因为节目居然是在念诗词。

而且还念的是华国古代的诗词。

“咦?

你们岛国不是有自己的诗么,怎么还会华国诗?

而且那人还用华国语发言,是故意让我听懂的吗?”

陈熙看向清水。

他知道岛国和华国的诗词有些不同,在形式结构、美学追求、哲学根基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华国诗讲究的是严守平仄格律,方块字的对称美。

而岛国诗讲究的是松散的定型诗,假名的流动性。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岛国诗则是古池蛙??

水の音,意思是古池塘,蛙跃入水发出声音。

对于华国人来说,岛国诗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就像是乾隆做的那首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让人听了很土.....

…… 就算是岛国人学习华国诗,但念出来的发言还是樱花语。

这就跟粤语念诗是一样的。

“岛国的中小学教育中通常不会系统性教授华国诗歌,但部分学校会。

汉文课属于「古文」范畴,所以不少人还是会学习华国古典诗文的。

有的私人学校还会强制学生上汉文课。

不过发音却大不一样,就像床前明月光,我们 会读成??

3ㄝ人仁 の zén nǐ mi-lù cī-kī nó hī-k?

-li。”

」,用拼音来读就是xiū “啥?

你还会拼音?

修怎你米路次ki喏hi卡里?

这是什么鬼?

床前明月光就五个字,你给我一下整出那么长!”

陈熙诧异的看向对方。

“偷偷告诉你,佐伯家的一些老人可都会听一点华国语。

他们很喜欢书法,经常会创作一些作品......”

清水又告诉了他一些消息。

“哦,这是知道我们华国博大精深,但是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只能私底下偷偷学习吧。

表面上,还要装作听不懂我说话的意思,是吧?”

"...

..."

就在两人窃窃私语时,台上的人又开始念诗了,还是先说一遍樱花语,又说一遍华国语。

说的时候还故意偷偷看向陈熙这边。

“松明摇碎十二更,撞破瓮天琼浆涌。

欲数稻魂八百粒,已醉新藁九层缝。

这是我自创的诗......”

一个青年念完后,然后哔哔了一大堆。

搞的跟自己创作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样。

紧接着第二位青年也念了一首:“百舌鸟栖注连绳,燎夜火星坠袖笼。

蹈碎月面三万顷,拾得先祖一粒瞳。”

陈熙把米酒喷在清水肩头:“你们管这叫华国诗?”

“他们管这叫新体诗......

这两人就是二傻子,你看族里那些长辈的脸色......”

清水用抹过芥末的年糕堵住他的嘴,然后眼睛瞄向别处。

听到两人念的东西,佐伯家的老人们都是一副被打败了的表情。

第三个青年见状开口道:“ 绿野黄粱熟满仓,村头笑语庆年芳。

农家炊火烟霞起,共饮丰穰酒一缸。”

“这个还行。”

“嗯,比前两个好多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