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改革(2/3)
“嗯?
说的现在的演员素质好一样。
他们就是想提高演员的片酬。
笑死人了,还找这种借口。
别惯着他们,喷回去就好了。”
“喷回去也要有正当理由吧,说什么好呢?”
“你就说,现在国内的头部演员片酬太高了,中下层的演员根本就没有饭吃。
你要说这些人演技好也就算了,问题是大部分全靠炒作走红的。
我这么做是让中下层的演员人人都有出头之日,如果不这么搞的话,以后内地影视 圈就烂完了。
什么牛马TM都能拍大片!”
“好,我这就去办。”
蒋云得到了指示,兴奋连连。
但是转念一想又提醒道:“陈总,我突然想起来了。
那好几家协会都是民间组织,但最大的那家是有官方背景的......”
“哦,那你的话就要改一改了,说的要感人一些,让那些中下层演员自愿一起加入反击的行列中。
另外,还要让那些非演员的人也站在我们这边......”
陈熙想了想,又开始指挥。
与蒋云通完电话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开始看新闻。
果然,网上包括天呀论坛在内,全是有关最近上映的几部剧的问题。
底下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如果以后都依赖特效来拍摄电影,国内几十年的影视模式就完蛋了。
演员的素质将会降低,不再去学习武术,演技等东西......”
“楼上这不是扯蛋么,国外几十年前就开始用特效了,我看他们的演员素质都比国内的强。”
“这么搞的话,明星效应就会减少。
演员门槛降低了,就会导致人数增多,收入降低。
以后还会有谁愿意去当演员?”
“笑死人了,现在好多我名字都没听过的演员,动不动拍一部戏片酬就是几千万,我都不知道他们哪里值这个价。
我就是拉条狗过去,都比这些人演的好。
你说这几千万是干什么用的?
洗米吗?”
“国外很多电影采用特效,技术成熟。
这次天呀制作的几部影视剧效果不比他们差,我觉得这是个好事,说明了我们的特效团队不输国外。”
“演员的身价高、数量少,更有利于产品代言。
你们想想看,如果演员门槛降低,就会冒出来一大堆不知名的新人。
大家如果长期依赖特效的话,就会导致影视业朝着另外一种模式发展。
那时候,大家都记不住演员的长相 了,还谈什么代言产品......”
看着网上这些众说纷纭的评论,陈熙心中冷笑。
不就是他动了别人的饭碗么,还整出来一大堆看似合理的说辞来。
想归想,但蒋云刚刚口中那个具有官方背景的协会他还是很清楚的。
这协会能量可大了,里面的会员包括作品颇丰具有某某以上职称或在国内外重要电影评奖中获奖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摄影师、美术师、录音师、作曲家、评论家、事业家和教育家,以及电影发行放映、科研等方面 的专家。
这些会员都是电影行业的佼佼者。
这些人里面还有和他有过生意往来的那几个导演和演员。
也就是Jackie chan给他介绍认识的张某谋、陈海歌等。
虽然这个协会里的人名气很大,而且还有官方背景。
但陈熙却不怕他们,比钱的话,他比这些导演、演员什么的不知道要多多少。
比人脉的话,自己也不输他们。
至于什么官方背景.......
他的那些项目里,可有不少都是和官方 有关系的。
总之,那些搞电影、搞音乐的名人在他们这些商人面前,根本就没有叫板的资格。
以前也不是没跟这些家伙打过交道,这帮人见到真正的商业大佬,都跟个小弟似的点头哈腰。
也就这帮人身后的那些投资人中,某些能量大的能跟他掰掰手腕了。
毕竟,比陈熙有钱有势的人还是一大把的。
此时,华京的一家会所内,一帮影视协会的大佬们正在讨论此次事件。
“张副会长,你可要为我们打抱不平呀。
这么搞下去的话,我们协会里的那些演员该怎么办。”
一个秃头胖子对着面前的中年男人就哭诉起来。
他是某某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长,算是个民间组织的领导。
被他称呼为张副会长的人是个著名演员兼导演。
只不过,此时的张副会长似乎对他的哭诉行为并不怎么在意,而是敷衍的说着知道了,知道了。
“网上的热议你们也看到了,上一部特效大制作的电视剧好像还是那个叫《风云》的片子。
十年前的电视剧投资两个亿,然而内地演员片酬却少的可怜。
自打那后,一些电视剧和电影也开始搞高级特效,不过拍出来的片却都 属于亏本。”
坐在张副会长左边的眼镜男突然开口道。
眼镜男说不是没有道理的,特效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有限的?
算下,制片方往往需要在剧情、演员、特效等多个方面进行权衡。
有时,为了保障剧情和演员的吸引力,制片方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特效的质量。
再加上国内特效制作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制作软件和硬件设备。
这限制了特效的呈现效果,使得国产电视剧和电影的特效在视觉上显得较为粗糙。
而且特效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紧张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周期中,制片方可能会为了赶工期而降低特效的制作标准。
毕竟,投资人给的钱是有限的。
怎么让电影能卖出高票房,这才是导演们心里所想的。
在当前的影视市场中,演员尤其是知名演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往往更大。
制片方为了吸引观众和保证票房或收视率,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演员的片酬上。
部分观众对演员的关注度高于对特效的关注度。
制片方又为了迎合这部分观众的喜好,也只能这么做。
当然,这都不是关键。
关键还是税的问题,演员的片酬提高可以大大减少成本。
也正是如此,不少演员被爆出偷税漏税的问题。
不过说到底,还是行业习惯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影视行业形成了一种重视演员、轻视特效的惯例。
这使得制片方在分配预算时,就只会考虑演员问题。
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养成了一种作风,缺少大牌演员也就意味着宣传方面等于零,再好的片子也要别人知晓才会看,所以亏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看了那几部片子,特效做的不错,是国外团队做的吗?
不过现在盗版那么多,我看是很难回本的。
等时间久了,他们发现会亏本,这事情也就没了。
有必要在网上炮轰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