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96章 前世项目重启(8/14)

“因为协会工资的上限就放在那,想要更高的薪水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就只能去外面了。

再说了,这是协会,并不是什么大企业,保障还是有限的……”

钱佳佳小声的说道。

“听说协会现在收入不错,那总有个管账的吧。”

陈熙记得当初去开会的时候,上面提出协会的资金会由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来监管。

“这个我搞不清楚,资金上碰到的一些事,我们都是去找秘书长解决的。”

钱佳佳摇了摇头。

陈熙算是搞明白了,琳熙和徐芸是都不想让他看账本呢。

“协会现在越做越大,别有用心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违法犯罪的事情必须坚决杜绝。

我有的时候不在协会里,你要是发现什么,可以跟我私下汇报。”

“遵命。”

钱佳佳闻言,调皮的给他敬了个礼。

婴儿肥的脸蛋,配上这搞怪的动作,倒是显得有些可爱。

晚上,陈熙把蒋云和刑天叫来一起吃饭。

“目前天呀论坛算是活过来了,我和蒋云推出了各种新奇的广告,以不经意的形式穿插在各种图片、小说、视频里,而且广告做的生动有趣,完全融入到了那些故事里,让用户不会产生厌烦感,且觉得有意思……”

刑天心情不错,他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结果收获却是大到出奇。

“现在与我们合作的企业有很多,各大传媒公司、微博之类的,也已经有某些资本盯上我们了……”

蒋云也开口道。

“先拖住他们,不要一口回绝,等到拖不住了,就说背后是华凯资本。”

陈熙思考了几秒说道。

“为什么,有人投资不是好事吗”

两人闻言都是不解。

“拉投资也是有技巧的,这先来的出钱少,分肉多。

后来的出钱多,分肉少。

我们目前的运营完全没有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投资。

至于不一口回绝别人,也是不想这么快得罪人。

某些人讲究的是吃不到就毁掉,我们可要小心一点……”

陈熙夹了块肉放入口中。

“哎,想当初有多少家公司出巨资想收购天呀,我当初意气风发全部给拒绝掉了,我觉得还是见好就收比较好。”

刑天叹了口气,曾经的种种惨痛经历摆在眼前,让他有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

“你别老是抱着赶快卖,再不卖就卖不掉的心态,我们又不是即将退市的夕阳股票。”

陈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我就是说说嘛,差点把自己搞的快挂了,我现在讲究的是不贪心,能赚多少赚多少。”

刑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天呀的教育板块搞的怎么样了”

“已经发布了不少课件,不过都是生活方面的,而且还附上了未来教育和留学通的连接,我们还准备把天呀的账号和两家公司关联,这样用户可以直接点进去付费学习。”

“嗯。”

“自从小说板块变成付费后,天呀的收入倒是增加了不少,有人已经来购买版权准备改编电视剧了,平台也能从中抽成一些。”

听到这,陈熙就想到了季晴川,他毕业后就定居到了华京,先是跟着老师学习,后面自己开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配音公司,与企鹅、盛小都有合作。

一个学心理学的,跑去搞影视导演,这跨度真的是有点大。

晚上,阳朝区,某酒店。

“熙哥,我们干嘛跑来这住,而且还把这里给包下来了你如果想长呆,直接买套房不是更划算么,现在房价正在上涨,不想住了就转手还能赚一笔。”

殷岸伟有些不解。

“在华京这个地方,很多老板都是住酒店的,这样方便谈事情。

住在家里,有些人是不方便登门的。

再说了,我也懒得打扫卫生,酒店都有人做清洁,多方便啊。”

陈熙随口解释着。

其实他把酒店房间包下来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前世的时候他也住在这。

在华京他有两个公司,一个在阳朝区,另外一个在四环,不过那边的写字楼明年才盖好。

“熙哥,现在能讲讲你准备干什么了吧,这段时间东跑西跑,跑的我都看不懂。”

殷岸伟实在是憋不住了。

“我要做的那就是……”

陈熙开始说起自己即将做的项目。

这个项目在前世分好几个板块。

农业板块、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物流、金融等等。

先从农业板块来说,为什么要搞农业呢那是因为上面当初提出的政策,也就是三农政策。

何为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指的是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主要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为了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民利益而制定的。

其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这里面包含了粮食生产与安全、农民增收与扶贫、农村改革与发展、乡村建设与治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等。

接下来就是电商板块,这可不是某宝、某东那样的多样化产品的网购平台,而是主做农产品,帮助农民打通销售渠道的专有平台。

前世,有一个很出名的买菜平台,就是和这个项目有关联。

那么,这种关于民生的项目,官方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反而是抛给外面的企业去做呢这就要说说另外一个组织了,也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供销社。

不少人对这个组织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很久以前,一些早期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供销社的身影。

供销社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商品供应和农产品收购点,属于早期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后期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现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经营方式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合作经济组织。

它的职能和任务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

基层供销社主要负责收购农副产品、销售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为农民社员提供加工、储藏、运输、包装、信息、技术咨询等综合服务。

县级以上各级联合社则在对社有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能外,重点履行对各级成员社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职能。

等级分为区县级、市级、省级,最高的则为全国供销总社,地点嘛,自然是在华京。

供销社的特点差不多和樱花国的农协差不多,唯一的大区别就是一个是由官方直接管理,一个是由官方支持所运营。

不要小看供销社这个组织,它就单单一个省级供销社的收入就有数千亿元。

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供销社就像是一台老爷车,经营方式慢慢的已经被淘汰了,他们想要改革就需要找人合作。

因为他们自己曾经也尝试过做电商平台,然而却失败了。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在想,这尼玛和新能源、物流、金融又有个毛关系。

再来聊一聊新能源汽车,陈熙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新能源汽车的人,也是在北方地区第一个大面积铺设充电桩的。

什么叫大面积,那自然是以华京为中心向外的整个北部(不包括三省)。

这就有人会想了,新能源汽车这东西在早期的时候,尤其是北方并不怎么好使,低温天气连汽车门都可能打不开,还大面积铺设干什么先不管干什么,反正就是铺设了,后期也证明了,全国各地也都陆续铺开了充电桩。

这里面的原因之一自然是有补贴,还有的则是布局问题,再者就是其他原因。

说到新能源汽车,早期的普通人都觉得造车能赚钱,并且有不少投资人花大把钱往里砸。

到了后期,网上的新闻不停的在说造车不赚钱,造车亏本,唯一靠造车盈利的车企几乎没有。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大批的老板跑去造车呢这个原因嘛,在早期的时候,造车是有很大的补贴的,消费者买车也是有补贴的。

这也是官方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发放的新政策,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补贴而造车,顺便还可以从投资人那里捞钱。

这么做的话,车企暴雷是迟早的。

等到后期,虽然新能源汽车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早期的不少造车企业扛不住纷纷倒闭了,接着又陆续出现了一大堆新车企。

这时候补贴已经很少了,不少老板还是往圈子里挤,其实并不是为了造车赚钱,而是和陈熙打的一个主意,就是靠着新能源汽车的生态圈来赚钱。

再换个说法,其实造车有可能是亏本的,之所以造车,是因为车只是一个道具而已,车企老板和资本要拿道具去别的地方赚钱。

能源汽车行业里的水是很深的,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