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51章 作为老板,该不该给员工涨薪(2/2)

因此,即便工资水平较高,如果个体感觉到自己的社交地位、职业成就或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或提升,仍然会感到不满足和失望。

再者,就是期望理论。

人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目标和抱负,形成对未来收入的期望。

当实际收入未能达到或超过这些期望时,即便这些收入在客观上是可观的,也会引发不满和挫败感。

这种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如罢工,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社会认同和文化因素也是关键的因素,在某些文化和社会群体中,对工作和收入的满意度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受到群体规范、价值观和社会期望的影响。

如果一种文化强调持续进步和个人成就,那么即便在经济上已经相当成功,个体也可能因为未能达到自己或群体设定的更高标准而感到不满足。

所以嘛,尽管土澳的平均工资较高,但人们对工资的不满和罢工行为,是多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人性中对于满足感的复杂追求和永不满足的特性……”

“老师,那你对现在的收入满足不满足啊?”

李雨晴这时找到了机会报复。

“当然不满足啦,我平时会去某些机构给人辅导心理赚多份工资,上次老师罢工我也有参与的呢。”

“哈哈哈。”

老师的话逗的在场学生都是捧腹大笑。

土澳的老师就是这么实在,他不会去搞些虚假面孔来维持自己老师的独特形象。

陈熙又开口问道:“老师,假如一个公司已经给员工高工资了,员工如果还要求涨薪,老板不给涨薪他们就闹,就跟土澳的罢工一样,那公司不迟早要破产吗?”

老师看了一眼陈熙,又继续解释道:“这个问题触及了组织行为学和劳动经济学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关于员工激励、劳动关系和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

首先,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公司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高工资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但它并不是惟一的激励手段。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资和福利属于保健因素,即如果不满足,会导致员工不满;但如果满足了,也不一定带来高满意度或高绩效。

真正能够激发员工内在动力和创造力的,是那些与成就、认可、工作本身及职业发展相关的激励因素,也就是激励因素。

因此,即便公司提供了高工资,如果员工在其他激励因素上感到不足,他们仍然可能要求更多的回报,包括薪资增长。

其次,劳动市场的动态性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高度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员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他们可能会比较不同公司的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如果公司不能满足员工的合理薪酬期望,员工可能会选择离职,导致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会迫使公司不得不考虑提高薪酬,以留住关键人才。

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来看,公司需要权衡提高薪酬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潜在收益。

虽然短期内提高薪酬可能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但如果这能够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和绩效,进而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员工流失率和更好的客户体验,那么这种投资可能是值得的。

公司还可以通过优化其他方面的成本(如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来抵消薪酬增长带来的压力。

关于员工通过罢工等方式表达不满的行为,这通常是在其他沟通渠道失效、员工感受到被忽视或剥削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集体行动的形式,旨在通过集体力量来争取更好的待遇或改善工作环境。

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倾听员工的声音,及时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以避免这种极端行为的发生。

公司并不一定会因为员工要求涨薪而破产。

关键在于公司如何平衡员工的薪酬期望与公司的成本效益,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沟通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忠诚度。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优化成本结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公司可以在满足员工合理需求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之前我们这些老师去罢工,那是因为老师这个职业在土澳是属于高薪的,与律师、医生一样享有差不多的待遇。

然而现在其他的职业都涨薪了,土澳这几年留学生越来越多,我们的薪水却不见增长,教师们心里早就有很多不满了…… 所以嘛……公司运营就跟国家差不多,从人性的角度看,你要是不想让员工天天闹着喊加薪,你就要让他们明白公司的大体收益是多少。

就举个例子,公司每年就赚十万块钱,员工一年工资就十万,你看他还喊不喊加薪?

他要是喊加薪了,公司倒闭了,他自己也就没工资拿了。”

陈熙听完乐了,也不掩饰的就看向老师问道:“您是说,当老板的平时就装穷就好了吗?”

“咳,我可没说过哟。

不过我们每次去闹罢工,土澳官方就会装穷,天天说自己财政有问题……”

老师轻咳一声,换了一种方式既回答了陈熙的问题,又抱怨出自己对土澳官方的不满情绪。

土澳的老师要搞罢工,他们多半不会去找学校闹,而是直接停课搞给官方看。

因为老师的工资里有不少都是官方补贴发放的。

闹给学校看也没有用,学校其实就是个公司,你在那些个校董面前闹事,人家多半不会鸟你的。

“哈,上半节课还口口声声说一大堆该怎么缓解因为缺钱而焦虑,原来自己平时就是靠搞罢工去宣泄情绪……”

李雨晴捂着嘴,私底下嘲讽起老师来。

“哈哈哈,这个老师可真有意思!”

“不过他说的很有道理啊,员工看到老板都没的赚,怎么好意思要求涨工资呢?”

“难怪我一直见到国内的老板对内哭穷,对外装阔,原来是这个道理。”

“教授就是教授,没有两把刷子也不能来大学里教书!”

一堂课在众人的讨论声中就这么结束了。

下了课,陈熙就急急忙忙的打电话给沈浪。

“喂,领事大人。

现在国内停止接收了我的那些垃圾……”

“哦?

有这种事吗?”

电话里传出了沈浪有些错愕的声音。

“别装啦,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你别告诉我这事你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呀,你以为我在和你打太极啊。”

“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就说该怎么办吧。

垃圾现在都在船上无法卸货,船只不可能在港口一直停留的,必须要想个解决办法。

你们官方沟通效率我是知道的,国内我们联系不上海关的领导……”

“你等等,我先问一问,然后再通知你。”

“你可别忽悠我啊,我这生意一年收益可都是多少个亿。”

“你小子,我好歹是个领事,你就这么跟我说话的吗……”

沈浪打趣的骂道。

挂掉陈熙的电话,沈浪叹了口气。

他哪里能不知道海关不给卸货是什么原因呢?

无非就是他们想用这种手段迫使土澳这边妥协而已。

想想看,土澳的垃圾运不出去,那卫生问题肯定会激发民怨,短时间内土澳也找不到其他地方来丢垃圾,这也就成了谈判的筹码之一。

多个小筹码积少成多,在谈判桌上就有说话的底气了。

外交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话硬气。

一想到陈熙帮了这么多忙,沈浪犹豫了一会还是默默的拿起了桌上的电话,给国内拨打了过去。

此时,远在国内的杨顶天也没有闲着,回收生意的收益很大,已经成了他手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杨顶天这次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开始打点关系。

然而在两国之间的交锋来说,他的这点钱就像是芝麻粒一样,显得有些无关轻重。

杨顶天一连吃了几个闭门羹,这让他有点怀疑自己的发展方向了。

一直以来他就是七临市的土皇帝,出了江淮省,他的能耐就与其他的著名企业家没法比了。

陈逸枫、徐家、史大奈现在纷纷去和官方合作,上次的会他都没有资格参加,已经让杨顶天的心里产生了动摇。

在他的认知里,想和官方搞好关系,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钱才行。

不知不觉,杨顶天的这个思想让他在以后的歪路上是越走越远……(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