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三哥(6/9)
姚栀栀心疼她总是值夜班,特地给她卧了一枚荷包蛋。
汤凤园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吃完帮两口子洗了衣服,又回派出所去了。
姚栀栀刷了碗筷出来一看,衣服又洗好了,她只要漂一下晾一下就好。
至于内裤,祁长霄洗好了。
啧,她真是苦尽甘来了,这对母子都很愿意为了亲人付出。
还都是主动的,不声不响的。
不知道比姚二担王芳之流好了多少!
她这婚真是结对了!
真好!
* 汤风园到了所里,同事老胡提醒她:“老汤,刑警队那边有人找你。”
“什么事啊?”
汤凤园有点意外,她只是个民警,跟刑警队的交集很少。
老胡叼着烟,摇了摇头:“不知道,好像是因为那个毛贼吧,你去看看。”
“好嘞!”
汤凤园精神抖擞地骑车去了市公安局,停好自行车,上了锁。
汤凤园拦住一个往外走的年轻公安,瞧着二十来岁的样子,笑着寒暄:“你好同志,我找你们杨队长。”
对方看了眼她的制服,知道是民警,便好心指了指二楼:“看到那个爬满爬山虎的窗口没,那是他办公室。”
“谢谢啊同志,怎么称呼?”
汤凤园记性好,下次见面就能认得了。
对方笑笑:“叫我小孙就好了。”
“谢啦小孙!”
汤凤园赶紧上楼,敲了敲门,“你好,杨队长,我是南城派出所的汤凤园,你找我?"
“坐。”
杨树鸣今年三十出头,是个缕立奇功的一线干警,他正跟一个小警察说话,很客气地倒了杯热水,“我想找你了解一下八号晚上的盗窃案,稍等。”
汤凤园不理解,这种小案子,怎么可能惊动刑警队长呢?
不过她还是耐心等着,等小警察出去后,如实汇报了那晚的案件细节。
杨树鸣把门关上,坐在椅子上,问起了完全不相干的话题:“毛贼的事不重要,你自己处理。
你家里有几口人?”
“三口,我,我儿子,我儿媳。”
汤凤园茫然了,这话题跳跃度好大,不懂为什么问这个。
看来毛贼什么的只是他找她的幌子。
杨树鸣低头翻开了工作簿:“小两口的名字?”
“我儿子叫祁长霄,儿媳妇叫姚栀栀。
杨队长,他们都是好孩子,跟毛贼盗窃案没有关系的。”
汤凤园完全迷糊了,只得本能地维护起了家里的孩子们。
杨树鸣点点头,名字对得上,没找错人。
他叮嘱道:“是这样的,我表舅舅关照我,他的老战友有个很在乎的人在你家,让我照顾一二。
我喊你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另外,我表舅还叮嘱了,小心药王庄的人,能敷衍的就敷衍,尽量不要直接翻脸。”
“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汤风园越发一头雾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杨树鸣也不清楚:“我也是一脑子的浆糊。
总之,安全起见,跟他们维持表面的和睦吧。”
“我能问问你表舅的老战友是谁吗?”
直觉告诉汤风,这事可能跟她儿媳妇有关。
杨树鸣摇摇头:“不能说。
总之,你想想办法,委婉地提醒一下他们。
另外,今后你们如果遇到什么麻烦的事,可以来找我,这是我家里的号码,私事尽量私底下联系。”
“谢谢。”
汤风园接过写了号码的纸条,沉思片刻,问道,“请问你表舅是?”
“别问了,回去吧。
你只要知道他们没有恶意就行。”
杨树鸣看看时间,不早了,还有个案情会议,开了门,送客。
汤风园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事儿,不说是吧,没关系,她可以调查。
回到派出所,她便翻了翻户籍档案,跟杨树鸣有关的,在部队任职的,唛,愣是一个没找到。
难道是他姥姥那边的亲戚?
那她真的鞭长莫及了,他姥姥是外地迁入的,娘家不在这边,而且人已经死了。
算了,不找了。
中午回家,汤风园吃着现成的饭菜,惊觉儿媳厨艺进步之神速。
忍不住多添了一碗。
吃完试探了一下:“栀栀,最近农村都在收玉米了,药王庄那边没喊你回去帮忙吧?"
“没有,他们不敢。”
姚栀栀笑着把碗收起来,“我跟我二姐说了,有事让她写信给我,别来,我没空招待。
我也不想回去,我不喜欢那里。”
那就好,没有接触就不会起摩擦。
汤凤园松了口气,又问:“你昨天跟我说,朱奔家那个儿子,其实是你弟弟?”
“对,原名姚根宝,过继的,朱奔是姚二担的亲哥哥。”
姚栀栀不想认这些人了,干脆直呼其名。
汤风园明白了,看来得小心点那个朱志远。
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下午姚栀栀撑着太阳伞,陪祁长霄去医院开药,回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秦三山。
秦三山刚去药王庄传达了姚首长要招上门女婿的事情,一群人恭维他,害他没有办法仔细打听姚二担家的事,时候不早了,只好先回来,下次再去。
没想到刚回来就遇到了姚栀,还挺高兴的,毕竟这可是姚首长的侄女儿。
他笑着喊了声小姚。
姚栀栀直接问他:“秦叔叔,那晚秦亦诚根本没走,他还帮我妈抓了毛贼呢,你为什么骗我?”
秦三山被她这么一问,尬住了。
只得撒谎:“我是怕你们打扰他睡觉。”
“你说是就是吧。”
她笑道,“不过我不会信的。”
“好吧,我承认,我骗了你。
我是想让他帮忙撮合朱奔儿子的婚事,你不是叫朱奔叫伯伯吗,那他儿子不就是你弟弟?”
秦三山干脆把话说开了,“看在你朱奔伯伯的面子上,你不会跟我生气的吧?”
姚栀栀乐了:“什么?
你不知道吗?
他儿子就是过继的我家的啊。
真名叫姚根宝,本来就该叫我姐姐。”
秦三山有点意外:“你说的是真的?”
“不信你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