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62、送房(2/2)

叶筝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要回,就住在这里,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回头我跟姚主编说一声,每个月给她五块钱房租,米面粮油回头我们自己买。”

也好,叶笙最近还是躲着点的好,就算她爸妈被民兵看管起来了,但是周围那些叔叔伯伯,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

她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农村里的那些亲戚,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他们家的事碍着别人家什么了吗?

谁都要搀和一下,不胜其烦。

还是城里好啊,可惜她不如二姐三姐会读书,没有本事上大学,要不然,她也能来城里有个体面的工作,一个人清洁静静的。

不过现在,姚主编给了她争取一把的机会,她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这阵子就去找点零工做做吧,她打听过了,姚主编的哥哥开了个竹篾制品店,这个她也会做。

总不能白吃白住人家的,做点零工,她也能踏实一点。

于是下午叶筝去上班的时候,叶笙便去了八条胡同,问姚卫华愿不愿意让她去店里帮忙。

姚卫华瞧着这个女人像个实心眼子的,便让老爸看好两个孩子,他带叶笙过去。

这两年看店的一直在换人,女同志嘛,一旦怀孕,总是不那么方便的。

所以如今看店的这个,是派出所老桥的女儿,小桥。

小桥今年十六,初中毕业后想考中专,没考上,又怕家里的哥哥嫂子嫌弃她吃白饭,就来这边帮忙看店,顺便做做手工,看看书,准备今年再考一次。

可以这么说,姚卫华的竹篾制品店,成了很多女同志躲避家庭压力的临时驿站。

短暂的停靠过后,又可以重新上路。

比如小桥,一旦考上了,肯定就要离开了。

到时候叶笙的学徒工说不定正好学完了,可以过来帮忙看着点。

于是姚卫华带着叶笙熟悉了一遍店里的情况,又亲自看着叶笙编了一个小篓子。

拿起来看了看,手艺不错,质量过硬,便让叶笙留下,跟小桥做个伴。

回去的时候,路过胡同口,看到李武家空出来的房子,姚卫华动了心思。

以爸妈的名义买下来好了,这样他们的妈妈可以带着二姐的四个孩子住过来,白天的时候,老两口可以分工合作,加上二姐那边还请了军嫂,不至于忙不开。

这样可以女孩子跟姥姥,男孩子跟姥爷,免得孩子大了,不方便。

嗯,就这么办。

于是姚栀栀上着班呢,接到了三哥的电话,问她手里有没有余钱。

姚栀栀跟三哥交了底,何止是有啊,简直是太有了。

姚卫华笑着说道:“那还等什么,赶紧把李武家空出来的房子买了,这次以爸妈的名义买,免得街道办的人又要嘀咕半天。”

“好。”

不过姚栀栀今天忙,没空,便问道,“明天行吗?”

“行的。”

姚卫华笑着挂了电话,赶紧张罗晚饭去了,没想到吃完饭的时候,汤凤园跟宁峥嵘已经把产权书带过来了。

姚卫华一头雾水,接过来一看,名字写的是他。

他有些意外:“汤阿姨,你们的钱?”

汤凤园笑着抱起小月亮,让孩子坐下吃饭:“是啊,这些年你照顾两个孩子辛苦了,我和你宁叔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就把那房子买下来送你了。

我们也知道,你妹妹已经给你买了一套了,不过这是我们的心意,各论各的。

还好,街道办的人知道这房子是我们买来送你的,也没有刁难我 们。

收着吧,不然我跟你宁叔心里过意不去。”

姚卫华不想收,没必要啊,是他自己要来照顾妹妹的,他可没有图谋什么。

汤凤园却坚持:“你就当是我跟你宁叔花钱买个心安吧,收下吧。”

“哥,给你你就收着吧。

你都给我带了四年的孩子了,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姚栀栀挺开心的,起码三哥的付出是被公婆惦记着的。

真好。

她也不会让公婆白花钱的,以后公婆老了,她跟祁长霄都会好好尽孝的。

一家人,互相惦记着才是最动人的,不是吗?

姚卫华拗不过他们,只好收下了。

吃完饭,赶紧给二姐打个电话,让老妈带孩子们过来住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