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10、A型(二更)(1/2)

三姐妹姓张。

她们的爸爸叫张天平,以前在嶷城机关工作。

因为表现突出,领导打算把他调到省里,没想到那领导占了老丈人的光,调到了经济更为发达的东北,便把张天平一起带过去了。

接任张天平的,便是后来搅风雨的胡主任。

现在,胡主任倒了,张天平却跟着领导吃香喝辣,这怎么不是一种幸福的对比呢。

不过张天平并不开心,他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

这对出生农村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日子越滋润,这种遗憾就越是强烈。

这些年他也努力过了,一无所获,大概真的是命里无子吧。

他躺在卧室里,盯着头顶的白炽灯泡出神。

很快,他老婆李曼进来了,手里捧着一本日历,递给了他:“选个日子吧,早点让孩子结婚,了却一桩心事。”

张天平坐了起来,沉默地翻看着日历。

他看不上那个女婿,不过没办法,大女儿不想下乡插队,他只能找了个亲戚家的女儿顶替。

作为交换条件,他女儿原本的订婚对象,让给了亲戚家的另外一个女儿。

如今找的这个,是他女儿自己谈的,除了帅,一无是处,远不如原先看上的那个。

他有点不情愿,只是......

大女儿毕竟到岁数了,再留下去也不太合适。

他也不想招赘,眼不见为净吧。

他把日历往后翻,随便选了个听起来很吉利的日子,阳历九月九号。

李曼没有意见,接过日历,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声:“听说你那个表妹犯事儿了,行贿,五年,因为怀孕,监视居住了。

不会这么巧吧,是不是买通了医生?

你得说说他们,一旦东窗事发,罪加一等。”

张天平枕着双手,没有接这话茬。

李曼习惯了,自打她发现他的龌龊事,他就这个死样子,真让人恶心。

要不是为了三个女儿,她早就离了。

整天摆出这副嘴脸给谁看。

但她涵养功夫好,没有发作,只是沉默的起身,出去了。

三个女儿完全蒙在鼓里,一副不知人间疾苦的天真模样。

真好啊,她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不让女儿们吃苦受罪。

如今大的二十三了,快结婚了。

两个小的一个十五,一个十七,也快了。

过几年全都嫁了人,她就自由了,到时候再跟这个男人算账也不迟。

吃完饭,她带着三个女儿出去置办嫁妆。

国营商场里的东西好一点,她家又不缺钱,当然挑最好的买。

买完东西,正好看到了崔雯,赶紧拉着三个女儿进了玩具店,飞速地躲开了。

三个女儿一直不理解,她们的爸妈总是会特意的回避一些人。

比如今天这个,来东北之后见过好几次了,有次她们实在是好奇,忍不住问了一嘴,得到的答案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

无语至极。

今天又是这样,可是这个女人看起来很和善啊,难道是爸妈工作上得罪的人?

算了,不关她们的事,她们又不愁吃不愁穿,高高兴兴地做米虫就好了呀。

很快,崔雯买完东西,去了趟会计室,找姚卫国喝口水:“看看,这些东西足够咱爸路上吃喝了吧?”

姚卫国端了一杯凉白开给她:“够了,你置办的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你心里会不会埋怨我,全家都去了,就剩咱们这家了。”

崔雯喝了水,还是想问他一句真心话。

姚卫国笑着把茶缸子接过来:“想什么呢,小妹是重要,可是老婆孩子就不重要吗?

何况如今三个孩子呢,你的工作又不好调动,小妹会理解的。”

崔雯也没办法,人生会遇到许许多多两难的抉择,她只能自私一回,她的爸妈都是本地人,又有三个孩子,整个亲友关系网都在这边,怎么可能轻言放弃。

何况她眼看着要升高级设计师了,不能就这么放弃啊。

只能从金钱上补偿一二,于是她问道:“我给小妹寄点钱?”

“不用,她不差钱。”

姚卫国赶紧拒绝了,他的工资本来就不如崔雯的高,怎么好让她给小妹寄钱,再说了,小妹能耐着呢,已经是个小富婆了。

这些卫华都告诉他了,崔雯也知道。

崔雯无奈:“那我给孩子买点玩具让咱爸带过去吧。”

“也行。”

姚卫国没意见,既然他们去不了,那就买点东西给孩子们吧。

忍不住感慨,“什么时候嶷城有机场就方便了。

哪怕花点钱,起码不用请长假,一年可以去个好几回。”

“会有的。”

崔雯起身,把东西留在这里,再去挑点玩具。

那边六个孩子呢。

买了玩具,还是觉得过意不去,索性又给每个孩子挑了一身衣服,孩子的衣服需要的布票少一点,她家双职工,爸妈退休后也有工资,真不差这点儿,大不了她跟姚卫国今年不买新衣服了,穿穿旧的也能过个年。

全部张罗完,她回来提上吃的,准备把东西送到大院那边。

姚卫国叮嘱道:“要是遇上宁政委,问你卫华的事,你就说卫华最近没给家里打电话,不清楚。

“知道了。”

崔雯也有点不理解,这小叔子谁家姑娘都看不上,真打算守着外甥外甥女过日子吗?

老了怎么办?

就算孩子们孝顺,愿意养他,到底不是亲生的。

算了,这事她不好搀和,回头要遭抱怨的,下楼的时候,总感觉有谁在看她,抬头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异常,这才走了。

在她身后,李曼带着三个女儿去了旁边的糖果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品类的喜糖。

看来看去,还是老样子,不免有些失望,嘀咕道:“这些厂子也不搞点新产品,都吃?

了。”

女儿们也嘀咕,结婚可是人生大事,谁不想弄得别致一点,精巧一点。

就这些老式糖果,看着都没胃口。

再等等吧。

李曼见女儿们垂头丧气的,只得安慰道:“回家我问问你们表姑,看看嶷城那里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糖果,寄点过来还来得及。”

“好哎!”

女儿们又变成了快乐的小喜鹊,李曼嘴角噙着笑,老母亲的酸楚,自己默默咽下就好,只要她们开心快乐,什么都值了。

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医院的朋友,李曼笑着打了声招呼。

朋友拉着她小声道:“我们医院上个月有个孕妇,溶血症,没有提前干预,跟孩子一起走了。

你跟你家老张是什么血型啊,孩子不是O型吧?"

“不知道啊,没验过,有这么可怕吗?”

李曼吓了一跳,她不太关注这个的。

没想到小女儿插嘴道:“我知道我知道,爸爸去年带我们一起验过,他是A型,我们三个有A也有O。

妈妈你可能是A也可能是O。”

“是吗?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李曼非常惊讶,无缘无故的,验血做什么,还瞒着她。

女儿们解释道:“就是你去年发烧住院的时候,爸爸说做个化验,看看我们有没有跟你一样病毒感染。”

哦,那就可以理解了,她那次烧得不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