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5、第35章(1/2)

这副样子哪儿像没事?韩七扫了眼面前站着的两个郎君,狐疑道:“二位是?”

钱五郎和殷六郎赶忙介绍自己。

韩旷解释道:“五郎是我在游学路上偶遇的一位郎君,六郎是五郎好友。”

韩旷就是见了这两个人才站在这里发呆的。韩七起了疑心,却也不曾表现出来,只是笑着打招呼。

几人见过礼,又被韩七其他友人约着,一道去园子里投壶,象戏,打马,掷骰子。

众人四散开来,东一堆、西一堆,只管凑在一块儿自行玩闹。

“你箭术好,投壶的准头势必也不错。”韩曜兴致勃勃的拉着韩旷往人堆里凑,“据说彩头是一盆小银台。”

韩旷兴致缺缺,“家里不是有吗?”

“胜出得来的和家里花房养的,那能一样吗?”韩曜不以为然。

又见韩旷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无奈道:“你要是不想投壶就算了,喏,那边有人作诗,听说是要送去给福康公主瞧的。”

“你不是正读书吗?”韩曜又指着右偏厅中聚拢的一堆人,笑问道,“要不要去看看?”

送去给福康公主看,那不就是送去给那帮女客看?

韩旷一望。果然,作诗的都是一帮年轻未婚配的郎君。

他已有了未婚妻子,掺和这个作什么?

韩旷心里本就乱糟糟的,更没兴趣作诗卖弄,摆摆手:“不去。”

一旁的钱五郎倒是跃跃欲试,扯上殷六就要告辞:“十二郎,我和六郎一道去瞧瞧,就此别过。”

他不是心悦林二娘子吗?这会儿写诗给女眷看做甚?

韩旷脚步微顿。猛然想到......莫不是她也在女眷堆里?

想想也是,刘国婿势必给林御史家下了帖子,钱五郎才会跟着林家郎君一起出现在这里。

既然钱五郎来了,那么林家女眷是否也来了?

韩旷沉默片刻。

“稍等。”韩旷顶着韩曜和钱五郎惊诧的目光,面不改色道,“我与你们同去。”

男客们自去作耍,隔湖相对的三间水堂里,女宾们却还在开宴。

两人一案,遍布堂中。

林家官位不大不小,正好居于中间。

钱氏自然和娇姐儿一起,馥娘看顾着?姐儿,殷氏和窈娘一案......单落下个林稹,只能和闰姐儿一起。

待开了宴,众人听过赵大家弹唱的《鹧鸪天》,看过水傀儡戏,又有个女道上来弄幻术,一会儿把瓦砾变黄金,一会儿手中环佩坠地变出一壶美酒来,引得众人赞叹连连。

场中气氛正炒的正热,又有女使手执粉白莲花上来。

一人一朵。

林稹好奇接过,剥开莲花瓣,只见花心处竟是一只小金卮。

其间盛着的酒液清如甘泉,色如琥珀,嗅之似有莲花芳香气。

林稹见了,只觉妙趣横生。

将酒杯置于莲花花心,饮美酒如啜花蜜。

好心思。

果不其然,当即有知机的妇人赞叹道:“殿下巧思。”

坐在上首的福康长公主笑盈盈摆手道:“玩闹罢了,当不得什么.......且与诸位同饮。”

林稹与众人一起,右手执花,左手分蕊,满饮此杯。

众人吃过酒,只将那莲花递还给侍女,却见侍女们并未离去,反倒自怀中取出一把银剪子,剪断花茎。

一小截细长碧绿的花茎被取下。

林稹顺势接过,却见福康公主当先,将这截花茎插在案上酒壶中:“他们男人应酬的时候都管这叫碧筒酒,我们今儿也尝个新鲜。”

林稹轻吮一口,莲花茎本就中空,酒液顺而入喉,颇觉有趣。

此时众人饮了些薄酒,酒性一激,再没了开宴时的拘谨陌生,三三两两谈笑。

场上的气氛已火热起来。

又有仆婢来报,说男宾那边有人作诗,刘国婿命人送来,请福康公主一道品鉴。

报信的女使嗓音清亮、爽脆,立在堂中,大声吟诵??

“秦凤路陇州府士子孙璧作:芙蕖装点恰芳辰,风掠清香已袭人。藏阄戏赌杯中物,投辖坚留座上宾。”

语罢,又遣了另一个女使将诗作一一传看给满堂女客。

“红锦围歌席,黄金饰酒船。兴撩江外客,香忤饮中仙??乃吴推官第三子吴珂所作。”

“魏国公二子萧勘敬献:金杯浪翻江,铜盘光吐日,花深且侍宴,香暖宜论诗。

一首又一首,在座的夫人娘子们不由得议论纷纷,哪首词作的好,哪句诗太呆,哪个字还得炼。

待听到满意的,又有夫人对左右诸人谦虚道,“家中小儿不成器,叫大家见笑了。”

“哪里哪里,令郎这首清平乐作的极好,字也遒劲,有磊落气。”

众夫人嘴上捧着,笑着,议论着。

又纷纷心照不宣。

哪家郎君有才华,诗写得好?哪家郎君尚未娶妻?哪家郎君字太差,读书不甚认真,写首诗还用错典故?心里便都有了数。

“那群立地书厨都奋勇当先了,咱们也须不落人后。”见气氛越发热络,福康公主笑道,“可有哪位扫眉才女,也叫他们见识见识厉害?”

林稹都没料到还有这一出,下意识看向闰姐儿。

果不其然,闰姐儿脸色红润了许多。

要不了一会儿,便有胆大活泼的小娘子索要纸张笔墨,写了长短句,好叫女使大声吟诵。

“画堂深处,宝篆浮香,珠帘卷。看芳兰香菊,成团成簇,共捧金荷齐劝。

这位张小娘子一开头,气氛更为热闹??

“携琴傍松径,置酒俯莲池。”

“莺燕堂深谁到,为殷勤,须放醉客疏狂。

林稹便在一旁,充当气氛组。

好好好,这个小娘子作得好,那个小娘子作得也好。

倒是窈娘、闰姐儿也参与了进去,写了诗,博得了几家夫人的赞赏。

唯娇姐儿,对这些不甚感兴趣,只高高兴兴的吃着香砌莲子。

一旁的钱氏急在心里,又见她手伸出去,还想去拿缠松子,不免恼火地拍她胳膊:“少吃些!”

“娘,你干什么呀!”娇姐儿委屈地缩回手。

钱氏心里急,偏她自己也不是个有诗才的,再一看林在旁边叫好,更为恼火。

珍娘自己定了亲,又是相公家,自然能稳坐钓鱼台,且观风云变幻,可娇姐儿呢?她还没个着落呢!

钱氏也知道自己是迁怒,便拧了拧帕子,不再去看林镇,只教训娇姐儿:“不许再吃了。”

满座那么多夫人娘子,家里没儿子也有侄子,保不齐子侄就在隔壁赴宴,钱氏哪儿能不急呢?

“不吃就不吃!”娇姐儿气愤的丢下缠松子,撇过头去,不理钱氏了。

“你!”钱氏气急。

林稹蹙眉,生怕钱氏声音太大,引起旁人注意。毕竟这会儿已有人循声往钱氏这边张望过来。

“珍娘,珍娘。"

林稹陡然回神,这才发现是身旁的闰姐儿唤她。

“怎么了?”林淡淡道。

“珍娘,你可要作诗?”姐儿这会儿脸红扑扑的,分明是极高兴。

眼睛也亮,头昂得高高的:“你若要作诗,我这里有纸笔。”

似乎忘了往日龃龉。

林稹瞥她一眼,摇头道:“多谢,只是我无甚兴趣。”

闰姐儿微愣,原本那点喜悦又淡下去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