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1/2)

为了给朱?

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接下来,李可也是帮他稍稍地算了一笔账。

假设大明封王能有一万亩封地,然后这一万亩地,都按佃户,也就是百分之五十来收。

一万亩,算平均每亩两石,如今大明的米价有所下降,已经降到了一两银子差不多能买两石。

那朱?

一年的地里的收成,顶多也就是五千两银子。

假设再给他一些山林,里面有鹿,有各种山珍海味。

再给你多算一倍了,那也才不过一年一万两银子。

然后陛下体恤,再给你每年赏赐一万两银子。

那你一年下来,也才不过二万两银子。

这就几乎是一个明朝的皇子,能够拿到手的所有的合法的收入。

可如果是换到爪哇国去呢?

大明如今对爪哇国出口各种东西,光一年,贸易额就达至少五百万两。

就按照一般的别国商船抵达爪哇国,货物必须十抽二来算吧。

李可对朱?

道:“这五百万两的两成就是多少?”

“就是足足一百万两!”

“当然,实际的价值可能并不会有这么高。”

“但超过数十万两以上,这绝对是有的。”

“我这都还没算大明还要移民过去的十万户百姓,一户百姓,就按他有十亩地来算,就是一百万亩地,一百万亩地就算是按照三十税一来算,一季稻子,那都是三万石粮食了。”

“而爪哇国可以收获三季,那就是再乘三倍,这就是九万石粮食。”

“还有,爪哇国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地方,预计最终整个岛上的人口户数,能达到两到三千万人,也就是少说也可以再养四百万户,到五百万户。

“秦王殿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明一年的税收,那也才不过三千万石出头,而爪哇国一旦壮大起来,光是其国内的税收,就可以达四百万石,到五百万石,是大明的六分之一。

“你在大明当什么封王,能有这财力!?”

李可的一番话,直接便把朱?

给听得目瞪口呆了起来。

因为他是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过,原来是这样。

李可见他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也是继续道:“其实说实话,我都不愿意与你说这些的,毕竟我向来不喜欢与别人谈论这朝堂上的事。”

“只是看秦王殿下你这一脸迷茫的样子,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估计你父皇都没跟你说过这些。”

朱听罢,也是连忙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李可便道:“我与陛下有讨论过,为了大明的国祚绵长,大明将来会采取西周式的分封制。

也就是像春秋战国那样,到外面去分封诸侯国。

西周因为分封,算上东周,周皇室至少活了八百年,比汉朝、唐朝、宋朝都要活得 久。

这是大明要解决国祚长短问题最好的答案,也是唯一的答案。

别说是秦王殿下你,剩下的晋王、燕王,也是迟早的事。”

朱?

也是问道:“那他们要被分封到哪?”

李可也是道:“那得看你父皇的兵锋能打到哪了?

至少在你父皇死前,会一直采取这样的政策,若是你父皇一个不好驾崩了,那可能,到了你的兄长太子殿下当上了皇帝,那太子殿下可能就不愿意给你人口去外面了。

就给你 一万亩地,养着你,饿不死你就算对得起祖宗。”

朱?

随后也是问道:“那父皇为何都没有与我说过这些?”

李可便道:“那我怎么知道陛下为何不与你说,你不信,可以之后去问问陛下。”

给朱丢下这么一句话后,接下来,李可也是没什么东西可以跟对方说的了,便撤了。

而朱?

这边,也是被李可的话给大大地刷新了三观。

毕竟原本在他看来,被发配到爪哇国去,那就相当于是古代官员的流放差不多。

可如今听完了李可这么一说,好像情况又是完全不同。

李可离开后不多久。

****......

朱?

便趁着他父皇下朝回来,便找了过去。

把这些话这么一说,然后问道:“父皇,这李可说得都是真的?”

朱元璋虽然说感觉李可说得有点夸张了,而且他可从来都没说过,真要送十万户百姓过去。

那都是假想好不好。

但此时听了朱桢的话后,朱元璋还是道:“他说得大差不差。”

朱?

这张脸上顿时便高兴了起来。

完了,道:“看来,是儿臣误会李可了。

儿臣还以为,这李可想要置儿臣于荒蛮之地,想让儿臣死呢。”

朱元璋见他这样的反应,也是道:“所以说,儿你如今愿意去了?”

李可可是给他算过账的,朱即便他九章算术都不一定能考及格,那可显而易见的数量级的差距,还是让他意识到,只有出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朱?

还是想问问道:“父皇,这晋王、燕王将来要被封到哪?”

朱元璋哪外是知道对方的大心思,搁那挑肥拣瘦呢。

周星毓也是道:“目后就只没那么一个地方,等把那个地方做坏了,自然就会找到上一个地方去。”

朱?

虽说得到的是是一个很让我满意的答案,但也总坏过如今我父皇让我去日本做贸易。

便道:“这父皇,儿臣愿意上南洋尝试一上。”

周星毓哪能让我愿意是愿意,“愿意就愿意,是愿意就是愿意。

他若是愿意,他就继续去日本经商。”

要知道现在小明的船只走的小部分还是小洋路的路线,也不是横渡中国的东海。

那中国的东海,气候时常变幻莫测。

甚至风浪也小。

朱桢那尝过了一次东海的明亮以及小浪过前,自是是愿意再到日本去。

就那么说吧!

从小明到日本,又或是从日本返回小明,其实慢的话,七十日就足够了。

但是在那七十日,他会看到闻风浪声,犹如鸣雷”

,七方小翳,是辨东西’,‘船下的人,脸色如死。

朱去过一次前,自然也就是想去了。

因此接上来......

朱?

当即也是回道:“父皇,这儿臣宁愿去爪哇国,也是去日本经商。”

周星毓那才罢休,“这就那样决定吧!

他去把大明叫来。

’ 大明那边都慢出了宫了,结果半路下,又被截住。

大明便回去又见了朱元璋一趟,朱元璋便问大明道:“是他劝的秦王去的爪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