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张元林带飞轧钢厂持续收购,秦京茹悔不当初,许大茂被驱逐出院(2/3)
“嘿,我为了培养你也算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啊,从小就开始亲力亲为的教育不说,还找了关系安排你去不同的岗位进行各项锻炼,现在正是需要你交成绩的时候咯!”
心里有了想法,张元林立马来到办公桌前,打了通电话出去。
等了约莫十来分钟,张元林终于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张大哥,您怎么突然打电话给我呀!”
因为要转线,又要去喊人,可让张元林一阵好等,但凡是耐心不足的人,早就等急了。
轻笑了几声,张元林似命令般的说道: “我这儿缺人手,思来想去就你比较合适,前期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但是等你熟悉以后就会轻松不少,你赶紧把手里的工作交接一下,然后尽快回来吧!”
听到张元林的话,何雨水兴奋的大笑起来,说道: “太好了!
我等的就是这一天!
等着吧张大哥,现在的我可是样样精通,无论是管理还是行政都不在话下,有什么麻烦事尽管交给我,保准让您满意!”
得到秦京茹自信满满的回答,张元林心满意足的挂掉电话,然后收拾了一下心情,前去会议室面对区长等领导。
进入会议室的时候,一帮领导们聊的热火朝天,甚至都没注意到张元林的到来。
张元林也不急着打招呼,更没有要打断他们聊天的意思,而是默默的找了个角落安静的聆听。
毕竟区长他们是突然到访的,根本没有提前打招呼,说的直白些有突击检查的嫌疑,越是如此张元林就越好奇他们的动机。
张元林自知和区长比较熟了,对方肯定不会故意搞事情,那么问题只可能出现在其他几张陌生的面孔上。
在张元林引领企业进行改革和进步的同时,领导圈子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毕竟每年都有人退休,也每年都有人上位,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张元林毕竟就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兼顾方方面面,集中精神搞人际交往,事业方面就会落后,如果全心全意干事业,那么人脉关系就会差一些。
所以,看到眼前出现了几张陌生的面孔,张元林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反而是认真观察了起来,想通过对方的行为举止来判断为人如何。
然而让张元林意想不到的是,这帮人并没有在挑轧钢厂的刺儿,反倒是在不断的吹捧和夸赞,直言这就是行业发展的标杆。
难怪张元林越听越不对劲呢,合着他们围在一块儿是在说轧钢厂的好,那你们倒是大点声儿,开着门说啊,至于躲在这里神神秘秘的吗?
想归想,张元林却是在众人决定安排轧钢厂当各单位的学习榜样时,突兀的开口说道: “其实吧,轧钢厂并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十全十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管理到生产,仔细找一找还是能发现问题所在的。”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会议室内充满激情的讨论戛然而止,随后一双双眼睛狐疑的张望起来,试图寻找到声音的主人。
终于,区长率先发现了坐在角落的张元林,惊喜之余迅速站起身来,一边笑一边小跑着冲上前将张元林拉直众人的身边坐下。
“来来来,向各位领导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轧钢厂的现任一把手,还是手握大股份的张元林,张厂长!”
“张厂长,这几位是新上任的领导,官儿可都比我大......”
等区长为双方做完介绍,领导们纷纷开口说道: “哎呀,张厂长的大名我们如雷贯耳,久仰了!”
“在紧要关头,独自一人面向社会筹钱买下股份,真是勇气可嘉!”
“我听说不少人都觉得张厂长是不自量力,但是在我亲眼所见过后,才明白张厂长真是个大才之人啊!”
“太厉害了,这才过了多久,原本老旧的轧钢厂就在你的带领下焕然一新,改善了原有的规章制度不说,还添置了全新的生产线,连带着产能也大幅度扩充,了不起啊!”
听着一众领导们的夸奖,张元林不骄不躁,十分耐心的进行回应,一边说客套话的同时,一边不忘指出轧钢厂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问题。
张元林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这帮领导能够放弃把轧钢厂作为学习榜样的计划,他这好不容易起步成功,正准备开始大动作呢,如果这时候找一大堆人时不时的就组织过来参观学习,那些牵扯到各种商业机密的计划还怎么 实施?
其实张元林也能理解,当领导的肯定是想要搞政绩的,但现在真不是时候,等到轧钢厂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且张元林也把商业版图顺利扩张出去,到时候发展的重心成功转移,也就随便他们找多少人来轧钢厂参观学习了。
听到张元林主动指出轧钢厂的不足之处,领导们又是一阵猛夸,表示今后不仅要带人参观学习轧钢厂,还要参观学习张元林这个人。
大。
这话说的张元林一阵干咳,连忙摆手说道: “不,不是,我的意思是现在的轧钢厂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过我们已经在想办法改善了,等到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再找人来参观学习,那样效果会更好。”
“到那时啊,别说考察和学习了,我甚至可以给大家开个会,现场指导和教学,把我的经验之谈一五一十的告诉大家!”
听到张元林的话,众人忍不住鼓起掌来,惊呼道: “不愧是张厂长啊,这份觉悟太高了!”
“张厂长,我看好您,在您的带领下,轧钢厂一定是前途无量的!”
“这真是我见过最有能力,最上进,最慷慨的同志了,等张厂长什么时候开课的时候,我也要过来认真听讲!”
张元林听的脸皮直抽,心想这帮人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脑补的本事是不是太厉害了些?
一番客套的寒暄过后,张元林亲自送走了满脸笑意的领导们。
接着站在办公楼的大门前长呼一口气,不管怎么说暂时是把问题解决了,否则偌大的轧钢厂里到处都是闲杂人等,他的商业机密肯定会被人扒个精光。
至于以后会如何,只要都在张元林的计划范围之内,那怎么折腾都无所谓,而且有这帮领导帮忙宣传,相信张元林今后的事业只会越来越顺利!
两天后的晚上,何雨水回到了大院。
得知妹妹归来,而且以后不走了,傻柱十分高兴,主动买了一大堆新鲜的食材准备为妹妹接风洗尘。
哪知何雨水只是在中院放一下行李,都没想着把床铺什么的整理一下,抬脚跑后院张家去了。
傻柱对此很是无奈,他知道妹妹是想在张家吃饭,便不得不带着新鲜食材也跟着往后院去。
好在冉秋叶没有闹脾气,还主动带着孩子去张家,不然傻柱又要想着妹妹又要想着老婆孩子,也太为难他了。
只能说得亏何雨水去的是张家,否则去别人家里,傻柱还屁颠屁颠的跟过去,再秋叶不生气才怪。
等到了张家,傻柱这才明白何雨水突然回来的原因。
“嗨!
雨水你早说嘛,我说怎么出去买个菜的功夫,你就一声不吭的跑张大哥家里了,还以为你是遇上了什么麻烦事儿着急找张大哥帮忙呢!”
何雨水没好气的白了傻柱一眼,说道: “哥,你就不能盼我点好的吗?
这些年的工作都是张大哥给安排的,我知道是为了锻炼我,现在我学成归来,恰好张大哥说需要我,那我不得赶紧回来跟我的老板报道么?”
傻柱听后点了点头,笑道: “嘿,既然是张大哥发话,那肯定是有好差事交给你啊!”
何雨水哼了一声,得意的说道: “那可不,说是要让我当秘书和代理厂长,就是张大哥出门办事的时候,厂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交给我处理,说的直白些就是张大哥之下我最大,真正的万人之上呢!”
傻柱听后瞪大了眼睛,说道: “呵!
那不得了,以后我也得归你管呀!
到时候我是喊你妹妹,还是何秘书,何厂长?”
一旁的冉秋叶闻言笑出了声来,说道: “这还用问,在家是兄妹,但是到了单位里就得看职务大小了。”
一阵笑声传来,张元林从厨房缓缓走了出来,说道: “傻柱啊,这种问题你也问的出口,还是多跟你再老师学学吧,对了,你平时是喊媳妇还是喊再老师?”
听到张元林这么说,屋里众人都笑了。
这时傻柱却是一脸认真的说道: “那要看场合的嘛,在家当然是?
媳妇了,但是到了学校我肯定喊冉老师......”
这话一说,屋内的人笑的更大声了。
何雨水却是忍不住捂脸,催促着傻柱赶紧换上围兜去厨房干活,不然她这个傻哥哥还在云里雾里的招人笑。
只能说在张元林的关照和冉秋叶的照顾下,心思单纯的傻柱过的太舒坦了,这么多年只需要用心做好饭,别的根本不用愁,人生放眼望去全是坦途,就这么一路从懵懂少年单纯到了四十多岁,真正的做到了初心不改啊!
张元林看在眼里,也是忍不住摇头,他知道傻柱就没有往智力方面开发的心思,也就意味着将来不能让傻柱单独管理某些事物,但是相对的,这样的傻柱不会有私心,能像机器一样按部就班的完成指令。
所以说每个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有好也有坏,就看怎么用了。
为了庆祝何雨水回归,张元林决定好好的露一手,很快就把最近研发出来的新菜品陆陆续续端上了桌。
一时间,屋内香气扑鼻,所有人都紧紧的闭上了嘴巴,没人再说一句废话,不然肯定会把口水漏出来。
“都饿了吧,想吃啥拿上筷子吃呗,一家人客气啥,没必要等我,刚才做饭的时候我已经尝了个半饱。”
在张元林的招呼下,众人这才迫不及待的拿起碗筷开吃,每个人都是闷头干饭,短短十来分钟的时间,一桌子美味就被席卷了大半。
直到味蕾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众人吃饭的速度终于慢下来,看着没那么粗鲁野蛮了。
很快,吃饱了的众人开始闲聊,不多时傻柱提起了雨水找对象的事。
“雨水啊,你老说我没结婚所以没资格管你,可现在我的孩子都能满地跑了,这时候再催你找对象不算过分吧?”
听到傻柱的话,何雨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 “又催又催,这事儿你问我没用,得问我老板!”
傻柱无奈,只好转头看向张元林,说道: “张大哥,雨水的年纪真的不小了,我都替她着急呀,可她就是不肯听我的话,也没把我这个哥哥放在眼里,要不您劝劝她呗!”
“呵呵,这事儿是要看缘分的,又不是买萝卜白菜,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急不来的呀!”
张元林笑了笑,却也能理解傻柱为何着急,但是何雨水心里不想着结婚,难不成要拿着刀强迫她?
一旁的何雨水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说道: “就是啊,我又没碰上顺眼的,总不能让我满大街随便找个人嫁了吧,到时候日子过的不舒坦,哥你能负责不?”
听到何雨水如此流氓的回答,傻柱摇头叹气,自知管不住她,便只能再次拜托张元林能帮忙说几句。
哪知何雨水看不过眼,恼怒道: “哥你有事儿冲我来呀,就知道给张大哥添麻烦,我好不容易才得到张大哥的认可,现在正是我大施拳脚的时候,你能不能别给我添乱?”
张元林闻言抬手制止了何雨水继续发脾气,随后又看向傻柱,承诺道: “傻柱你放心,一旦碰到合适的对象,我肯定帮忙撮合,而且也会命令何雨水去见个面聊聊天什么的。”
“但是最后能不能成,还得看他们俩的缘分,咱们不作任何强求,可以不?”
听到张元林这么说,傻柱只得点头说道: “得,有张大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我敬您一杯!”
第二天,何雨水兴冲冲的跟着张元林去轧钢厂上岗了。
为了帮助何雨水快速了解工作内容,张元林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亲自作陪,一来是希望何雨水能尽快适应岗位,二来是想看看何雨水的工作水平到底如何。
经过几次测试和考验,结果让张元林很是满意,不得不说何雨水的雷厉风行确实比之前的秘书好太多太多,尤其是在自主决策方面,能帮张元林省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