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我不记得了(4/6)
看了一眼,这是一位八流文修。
张孔目领着许源和臧天澜走出知府衙门,迎面遇上一个女子,也穿着官服。
张孔目朝对方颔首致意:“花总捕这是查案回来了?”
花总捕容貌出众,唯一的缺点可能是身材不高。
但一个女子能够成为曲阳府总捕,向来是有些本事的。
她展颜一笑:“东三条巷的那案子,有了点先线索,我出去查证了一下。”
她看向张孔目身边,见张孔目无意介绍,便点头致意一下,双方错身而过,花总捕进了府衙大门。
张孔目带着许源两人,又往前走了些,才微笑道:“好教许大人知道,在下也是锦绣书社学子,有幸曾在北都总社,聆听过三师兄的教诲。”
许源也笑了,张孔目说的巧妙,许源也接收到了他的信号,这是三师兄的人,在曲阳府中是个可以信任的人。
花总捕进了知府衙门,去到了衙门里西侧的缉捕署,路上遇到了几个手下的捕头,打了招呼后,她回了自己的值房,关好门坐下来,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然后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神色间阴晴不定。
昨夜,会里一个六星下忍死在了昌县。
花总捕不是大川阳介的上线。
但大川阳介要执行的任务,是向会里通报过的。
所以会里将命令下达到了花总捕这里。
她便是大川阳介的支援。
只不过大川阳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背后还有“支援”
。
同时随命令送来的,还有大川阳介的“签命牍”
。
这是一块木牌,以诡术制成。
大川阳介若是死亡,他在上面签署的名字便会消失。
花总捕没有想过去把大川阳介的魂魄抢回来。
她没这个能力。
她只是个七流。
但她在会里的地位却要远高于大川阳介。
因为她是三星中忍。
中忍需要具有策划和指挥一场大规模行动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下忍们不管水准有多高,他们都只是一件锋利的兵器,而中忍们则是握着兵器的那只手。
上忍们是大脑。
是要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潜龙会”
整体方针政策的人。
除了上忍,会中真正尊贵的是那些“贵族”
。
他们负责决策。
此外,只有那些贵族们知道,天皇的血脉如今流落何处。
扶桑亡国已经一百多年了,让人很难想象,“潜龙会”
中竟然还保留着当年国中这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
一大早,花总捕就把大川阳介殉国的消息传回了会中——怎么处置自然由那些贵族老爷们去头疼。
“潜龙会”
每个人都心怀古国,忠心耿耿。
但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绝不多做!
方才听说皇城司的大军到了府城外,惊得花总捕魂飞魄散!
她还以为自己也暴露了,所以立刻逃出了知府衙门。
而后暗中观察了一番,隐隐觉得不是冲自己来的,所以才又回来,并且在衙门外看准了时机,和张孔目“巧遇”
。
想要探一探许源和臧天澜的底细。
可惜张孔目嘴很严。
花总捕又考虑了片刻,终于是狠狠一咬牙,决定留下来。
她能有三星中忍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她身上曲阳府总捕的职务。
这个职务,是她不知爬上了多少皇明官员的床换来的。
那些皇明的臭男人让她恶心,她还要曲意逢迎,夸赞对方勇猛。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她不会轻易舍弃。
忽然,挂在值房窗下的那只铁风铃,以一种特定的节奏响了起来。
会里的命令来了。
花总捕立刻起身出去,在衙门不远处的一座小庙中,取回了命令。
看过命令之后,花总捕心里踏实了下来。
会中已经新派出一位七星下忍,准备继续大川阳介的任务。
这位七星下忍将会接受她这位三星中忍的指挥。
正州这边进学之风极盛,尤其是南北两都附近。
所以曲阳府虽然不算富庶,却也有锦绣书社的分社。
分社由本地几个商号支持,出钱修了一座三进的院子。
戴御史便住在其中一个小跨院,保护他的是一位四流文修。
这位四流文修由北都而来,名义上是来曲阳府分社讲学。
许源见到了戴御史,将心中的一些疑问说出,戴御史回答:“这等大事,我自是不敢轻易上奏。
我在昌县仔细查证,找到了雷承远当年老师的魂魄,是他向我证明,懿贵妃和雷承远当年在雷承远赴京赶考之前已经成婚!”
“那魂魄现在何处?”
戴御史拿出一张卷轴:“便在此画中。”
戴御史郑重地将画卷交给许源,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
从他上奏到现在,好几个月了。
原本他以为只要自己的奏折递上去,一定会立刻被陛下召回北都。
没想到拖了这么长时间。
这等重要的证物放在自己身上,他是寝食难安!
一方面东西只要在自己身上,就可能引来杀劫。
另一方面,这东西要是丢了…也是要掉脑袋的!
许源慢慢展开画卷。
一股阴气扑面而来。
这是文修的丹青。
上面画着茅屋、远山、梯田和一条小河。
画得并不算好,但画上的一切都动了起来。
梯田里麦浪起伏,小河潺潺流淌。
茅屋的房门打开,走出一位老年文士。
“戴大人。”
老者拱手,却看见戴御史身边还站着许源,而这幅画拿在许源手中。
“这位是…”
戴御史对他介绍:“蔺先生,这位是许大人,乃是陛下专门派来调查此事的。”
“见过许大人。”
许源道:“先生无需客气。
事关重大,本官需要对先生进行审魂,还请先生忍耐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