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石鱼快要出来了,除煞招魂和人情(2/3)
陈玉书点了点头,自然没什么意见。
于是与他一起,就往村正家走去。
村正家,乃是北焦村里的富户,独门独院,占地也广,还有一个管家。
听说钟伯来了,那管家连忙招呼着迎了进去。
陈玉书自然也随之走了进去,很快,就跨过一个高大的门槛,进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之中。
“钟伯,快来看看,我这孙儿,到底怎么回事?
这都两天了,脑袋还一直烧着,也不见醒。”
村正是一个脑门秃了一半的老头儿,穿着一身绸缎衣服,明显与普通村民有些不同。
但他见到钟伯,脸上也露出恭敬之色。
不管是乡间还是镇内,对于如钟伯这种‘有本事’的人,都有几分尊敬。
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事’,到时候少不了,就会求到他头上。
这时候,明显就是如此。
徐清作为村正,在北焦村内,地位其实极高,加上掌握了村里近半的田产,北焦村大部分村民,其实都是他的田佣,靠他吃饭。
也因此,村内各户,心里都对他不满、腹诽,但表面上却都十分敬畏,以请到他到家中吃饭为荣。
因为这同样也代表着,自己在村子里有面子。
陈玉书的父亲,开口请他,也是如此。
之所以喊陈玉书来请,一是他怕自己没那个面子,毕竟他只是村里的普通采药人,平时也十分老实本分,二也是感觉陈玉书如今身份不同,需要得到村正的认可,对方应该也会给几分面子…但以防万一,还特意说了对方因为孙子的事情,可能不会过来… 对此陈玉书心中无奈,也知道短时间内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并不容易。
好在,他已经在江环镇内,买好了院子。
期间只需要说服对方,将父母搬过去,跳出现有的生活环境,想法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出现变化。
“这是失了魂了。
另外,他身上也沾了点煞。
若是不将它身上的煞祛除,就算把他的魂‘叫’来,也很难醒过来。”
钟伯闻言,上前仔细观察着徐清孙子,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还请钟伯多多费心。”
徐清闻言一惊,微微示意,一旁的管家连忙递了个袋子过去。
袋子鼓鼓的,晃动之际,还有一些细微的银钱摩擦的声响。
“徐老爷说哪里话,都是一个村的,我自然不可能忍心见娃儿昏睡不醒,你这可是,有些折煞我了。”
钟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一点心意。
也是希望钟伯,多多费心。”
徐清连忙开口说道。
“那好吧!”
钟伯点了点头,这才脸色一正,说道:“想要祛煞,就必须要有旧器定煞。
只要煞气定住,慢慢将之中和吸收,自然就能够缓慢消除了。”
说话间,他从自己的包裹里,取了几件东西出来。
一个鞭子,一个茶壶,两个灯盏,分别放在了徐清孙子的边上。
陈玉书站在一旁,眼睛看了过去。
发现徐清的这个孙子徐正,身上确实带着煞气。
只是这煞气,并不是普通的血煞,凶煞,而是青煞。
这青煞,是一种怨煞,怨煞一旦缠身,往往十分麻烦,也并不是普通除煞手段,能够祛除的。
果然。
即便钟伯取了四件旧器出来,分别置身在徐清孙子左右,但也只是稍稍牵引出了少部分煞气出来,大部分的怨煞,还纠缠在徐正身上。
而那几个旧器,此时明显变得昏暗下来,这是吸满了煞气,已经难以发挥出作用的表现。
见状,钟伯的脸色一沉。
一直注意到这一情况的徐清脸上明显露出紧张之色,问道:“钟伯,怎么了?”
“有些麻烦了。
这煞,比我想象中的强多了。
若是普通的煞气,我这四件旧器,不说将他身上的煞气全都除了,至少也能消除一半。
可如今,十成中的一成都没消去…”
钟伯脸色有些难看。
“那怎么办?”
徐清急了。
“我只有这么几件旧器。
每天只能吸收一次,然后就需要回家养着,洗煞聚灵。”
钟伯同样皱眉,道:“也就是说,我需要十天时间,才能将你孙子的煞气,消除干净。
但棘手的是,你孙子失了魂。
这人体魂魄,一旦失了魂超过三天,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一旦超过七天,就几乎没有找回来的可能…”
“啊?
如果找不回来会怎么样?”
徐清脸色一变。
“会变成傻子。”
钟伯接话道。
此言一出,徐清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
这徐正,可是他唯一的孙子,自然不可能任由他变成傻子,连忙说道:“那赶紧把他招魂回来啊。”
“现在的情况是,就算召回来,也回不去。
因为他体内,还有煞气。
外来的魂魄一旦进去,很容易就被煞气给吞了。
那到时候就真的毫无挽回的余地了。”
钟伯说着,额头上也露出了一丝汗,道:“可惜我前几天都在外面,如果早点回来,或许还有点办法。
现在…”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徐清顿时急了。
“其实,也不是毫无办法。”
直到这个时候,陈玉书终于开口了。
他也看出来了,钟伯这时候确实没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想想也是。
以他望气术等级,自然早就看出了,钟伯只不过是一炷香的香火道行,水平其实与当初在药铺中,为那些江湖中人除煞的那些门道里的人差不多。
厉害的,还有一手除煞的手法,一般的,就只能像钟伯这般,借助旧器吸煞,然后再回到家中,以香火供奉,祛煞聚灵,以期第二天,能继续发挥出作用。
但这样的手法,明显十分粗浅。
无法有效化煞。
“什么办法?”
徐清连忙望向了陈玉书,这时候,他似是才看见了他,脸上一愣,道:“你是村里,清河家小子,陈玉书?”
见他点头,连忙追问道:“你当真有办法?”
“自然是有的。”
陈玉书点了点头,坦然道。
“玉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旁的钟伯连忙警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