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观察环境寻契机,自然之力助破局(1/2)
铜铃的嗡鸣在阵法中枢深处激起的那道错位波动,尚未完全平息。
颜洛汐指尖仍残留着细密震感,像是有股无形的电流顺着经脉爬过手腕。
她没有收回手,反而将掌心贴得更紧,任由那股紊乱的能量从护盾边缘渗出,一寸寸扫过她的皮肤。
她忽然松开了力道。
双掌缓缓垂落,呼吸也跟着沉了下来。
目光从北五节点移开,越过轩辕凌肩头,落在远处礁石上翻卷的浪花。
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带着咸腥与湿气,卷起她鬓边一缕碎发,贴在额角还未干透的汗水上。
“它怕的不是攻击。”
她低声说,“是节奏乱了。”
轩辕凌皱眉:“你说什么?”
她没回答,只是转身走向石台边缘。
脚步很轻,每一步都踩在沙地松软的凹陷处,像是在丈量风与地面的角度。
她蹲下身,拾起一块被潮水冲刷过的扁平石片,手指抚过表面粗糙的纹路。
接着,她将石片轻轻抛出。
石片在空中旋转半圈,被风托着滑行一段距离,最终斜插进沙中,微微颤动。
她盯着那块石片,又抬头看了看天色。
云层低垂,但移动的速度比刚才快了些。
海面的波纹也不再是均匀的起伏,而是开始呈现出一种断续的推涌——涨潮要来了。
“风向变了。”
她站起身,声音平稳,“三刻钟前是西北偏西,现在是东南。
潮汐提前了半炷香的时间。
这些,它算到了吗?”
慕容尘靠在一块裂开的岩壁旁,手臂上的伤已经重新包扎过。
他抬眼看向她:“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说它依赖环境。”
她走回阵法边缘,指着东三节点外围那圈搏动的符文链,“它用天地之势运转,所以能预判我们的出手时机。
可如果外界的势变了呢?
它还能不能跟上?”
她弯腰捡起一根断裂的藤条,随手甩了两下,发出轻微的破空声。
然后她将藤条一端埋进沙里,另一端悬空,迎着风轻轻摆动。
“你看这个。”
她说,“风强的时候,它晃得厉害;风弱了,就慢下来。
它的节奏,由风决定。
阵法也一样——它借的是自然之力,就得受制于自然之律。”
轩辕凌眼神微动:“你是说,我们不用自己动手,只要让它‘踩不准拍子’?”
“对。”
她点头,“它防的是灵力、兵器、合击信号,但它不会防一阵突然转向的风,也不会防一浪提前撞上礁石的潮水。
我们不打它,我们让它自己失衡。”
慕容尘冷笑一声:“听起来像赌命。”
“不是赌。”
她从袖中取出玉简,快速调出之前记录的能量波形图,手指划过屏幕,将风速、潮时、节点响应时间并列对比,“我已经看了三轮数据。
每次东南风增强,北五节点的护盾凝聚都会滞后零点三息。
而涨潮前一刻,东三节点的符文重组速度会下降两成。
这不是巧合,是规律。”
她将玉简递给轩辕凌:“它在模仿天地运行的节奏。
只要我们能卡进这个间隙,就能撕开一道口子。”
轩辕凌盯着图示片刻,终于开口:“怎么做?”
“配合。”
她说,“你们不需要全力出击,只需要制造干扰。
轩辕凌,在风势最强的那一瞬,释放一道剑气虚影,目标是北五节点正上方。
不必触碰护盾,只要让它感知到威胁,就会自动反应。”
“我做什么?”
慕容尘问。
“你在潮峰撞上南礁的瞬间,用残影步绕到西二节点后方。
不要攻击,只留下一道气息痕迹。
它会误判有人逼近,从而调动能量去防御不存在的威胁。”
她顿了顿,看向自己手中的铜铃:“而我,会在两者交汇的那一刻,让这声音响起来。
不是靠我催动,是靠风。”
她走到石碑旁,将铜铃用细绳系住,挂在迎风的凸起处。
铃舌悬空,距离碑面仅有一指宽的距离。
只要风足够大,它自然会晃动,撞击石面。
“它防的是人为的共振。”
她说,“可当风带动铃响,声音顺着气流钻进去的时候,它分得清哪一段震动来自我们,哪一段来自天地吗?”
轩辕凌沉默片刻:“万一风不够强?”
“那就等。”
她望着海面,“等到它够强为止。
我们耗得起,它耗不起。
它每维持一次护盾,都要消耗自身能量。
而自然之力,永远不会枯竭。”
三人陷入短暂的静默。
只有风声掠过石缝,带起细微的呼啸。
小灵依旧躺在石台上,脸色苍白,呼吸浅而匀。
系统屏障在他周身形成一层极淡的光膜,随着他的每一次呼吸微微起伏。
颜洛汐走过去,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温度还算稳定。
她低声说:“再撑一会儿,娘就要破了它。”
然后她退回到预定位置,站在铜铃下方,仰头看着那枚摇曳的铃铛。
风渐渐大了起来,细沙开始在地面打着旋儿滚动。
远处的海浪声也越来越密集,像是某种无形的鼓点正在逼近。
轩辕凌握紧剑柄,目光锁定东南方向的天空。
云层翻滚,风势正在积蓄。
慕容尘闭了闭眼,调整呼吸节奏。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息,必须精准到毫厘。
颜洛汐抬起手,轻轻拨了下铃绳,确认它能在风中自由摆动。
她的指尖有些发凉,精神力几乎见底,连站立都有些吃力。
但她不能倒下。
“等风来。”
她说,“等潮到。”
话音刚落,第一股强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