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95章 智谋过河破阻碍,神秘符号引深思(1/2)

刀柄上的布条在风中轻晃,拂过拓片表面。

那缕几乎熄灭的香火忽然颤了颤,重新燃起一星火苗。

颜洛汐没有动。

她盯着河面,呼吸放得极缓。

几息之后,水波开始缓缓流动,不是翻涌,也不是冲击,而是一种沉稳的节奏,像是某种回应。

“它听懂了。”

小灵靠在树根旁,声音微弱,却带着一丝松动的欣喜。

颜洛汐抬手,掌心向下压了压。

队伍立刻安静下来。

“陈叔,雷击木可找到了?”

陈姓侠客从林边快步走来,手中握着一根焦黑断枝:“寻到了,在上游倒木堆里翻出来的,去皮后芯是完整的。”

“好。”

她接过树枝,指尖抚过木质纹理,“刻‘安’字,要深,不能断笔。”

一名女侠取出随身小刀,蹲在一旁认真刻画。

另一人则将三坛净水依次摆开,铜盆擦净后置于拓片两侧。

整个过程没人说话,动作却井然有序。

香火越燃越稳,青烟笔直升起。

当最后一个“安”

字被轻轻放在拓片右侧时,河心的水面终于裂开一道细缝。

没有巨浪,也没有咆哮。

那道光影人形再度浮现,比先前清晰了些。

它的“手”

缓缓抬起,指向岸边的拓片,又慢慢移向河水中央。

紧接着,浑浊的水流从中分开,露出一条由石柱连接而成的古道。

石面湿滑,但结构稳固,一直延伸至对岸。

“走。”

颜洛汐站起身,将匕首从土中拔出,收进袖中。

她转身抱起小灵,脚步率先踏上第一块石台。

“慢行,贴边走,别碰水。”

她低声提醒。

队伍紧随其后。

两名女侠架着担架,小心翼翼地抬着昏迷的老者。

陈姓侠客断后,每过一柱便回头确认无人落队。

河水在两侧翻滚,却始终没有合拢。

那道人形静静立于深水之上,仿佛在目送他们通过。

最后一人登岸时,颜洛汐回望了一眼。

光影缓缓低头,随即沉入水中,再无踪迹。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将小灵交给女侠照料:“找个干燥地方让他歇着,别让他再耗神。”

“是。”

她没再多言,转身走向岸边岩区。

脚下的泥土松软潮湿,每一步都留下浅浅印痕。

就在靠近一块半埋石台的位置,她的脚步顿住了。

石台边缘,有一组刻痕。

不是风蚀,也不是动物抓挠。

那是人为刻画的符号,线条流畅而规整,边缘深浅一致,显然出自利器之手。

形状与昨夜香火留下的湿痕极为相似——同样是倒三角为主体,但多了三道向外延伸的弧线,整体更像一只闭合的眼,又似一枚封印。

她蹲下身,指尖悬空描摹了一遍轮廓,未敢触碰。

一股细微的压迫感自符号中心扩散而出,不强烈,却让人心口发闷。

她皱了皱眉,收回手,从怀中取出一方旧绢布和炭笔。

一笔一划,她将符号完整临摹下来。

画毕,又从记忆中调出曾在古籍残卷上见过的“镇魂契”

图样,在脑中比对。

结构相近,但细节不同。

镇魂契讲究对称压制,而这枚符号的弧线走势偏左,末端微微上扬,透着某种……挣扎之意。

她心头一动。

这不像纯粹的禁制符文,倒像是被困者试图传递的信息。

正想着,身后传来轻微响动。

一名女侠走来禀报:“老者仍昏睡,脉象平稳。

我们已搭好简易遮棚,小灵也在休息。”

“嗯。”

她点头,“守好他们,我再看一会儿。”

女侠退下后,她重新凝视地上刻痕。

阳光斜照,石面泛出淡淡青灰光泽。

她忽然注意到,在符号右下方,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像是后来补刻的,与其他线条不在同一时期。

她伸手拨开石台周围的碎土,发现泥土之下还藏着半截残纹——那是一段逆向流转的回环线,与主符并不相连,却隐隐呼应。

她瞳孔微缩。

这种组合方式,她在哪见过?

不是书上,也不是碑文。

而是一种感觉,像是血脉深处某段沉睡的记忆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她闭了闭眼,试图捕捉那丝模糊的联系。

可刚一集中精神,太阳穴就传来一阵钝痛,像是有细针在缓慢穿刺。

她按住额角,缓缓睁开眼。

不能再想了。

这里不是破解的时候。

她站起身,将炭稿仔细折好,收入贴身暗袋。

随后从腰间解下水囊,在石台周围洒了一圈清水,又取出发间一根银簪,在符号四角各划一道短痕。

这是最简单的遮蔽手法,不能消除痕迹,但能干扰后续追踪者的感知。

做完这些,她才转身走向队伍。

“原地休整半个时辰。”

她下令,“轮流警戒,不得生火,食物只用干粮。”

众人应声行动。

陈姓侠客主动接了第一班岗,站在高处了望密林方向。

两名女侠守在老者与小灵身边,一人揉着手腕,低声说了句什么,另一人笑了笑,气氛稍稍松弛。

颜洛汐却没有坐下。

她走到河岸边缘,俯身捡起一块扁平石片,用力掷向对岸。

石片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入草丛,发出轻微响声。

她盯着那片草丛。

三息过去,无动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