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迷雾危机巧化解,宝物所在渐明晰(1/2)
小灵的手猛地收紧,指甲抠进颜洛汐的袖口。
她立刻停下脚步,后背贴上冰冷岩壁,将孩子整个护在身前。
地面上那道影子还在动,斜斜横过黑白方砖,边缘微微扭曲,像被风吹皱的水面。
可这里没有风,也没有光源。
“别看它。”
颜洛汐低声说,一手捂住小灵的眼睛。
她闭了闭眼,启动“心灵洞察”
。
视野瞬间染上一层淡灰,地面之下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细丝状波动,从三步外的一块凹陷石板下蔓延而出,正随着某种节奏轻轻震颤。
是蛊卵在释放精神波,借雾气折射成像。
她收回能力,额角渗出一层薄汗。
这阵法不单惑目,更扰神。
若贸然踏出,意识一旦被牵引,便可能陷入循环幻境,再难脱身。
“娘……”
小灵声音发抖,“中间那扇门,它在哭。”
她心头一动。
另两扇门前死寂无声,唯有刻着火焰图案的第三道门内,传来极细微的波动,像是有人在极远处低泣。
不是实体声,而是情绪残留。
她抬手,从系统空间取出一囊荧光粉。
指腹捻开封口,粉末飘出,在空中凝成一条微弱的弧线,顺着气流缓缓向前延伸——那是唯一没有被影子覆盖的路径。
“踩我脚印。”
她把小灵往怀里带了带,左脚先落,精准踏在荧光线经过的第一块白砖中央。
地面无声,但每一步落下,她都能感觉到脚下传来的轻微震动变化。
第三步时,右前方一块黑砖突然下沉半寸,随即弹回。
几乎同时,头顶岩缝中簌簌落下几粒碎石。
陷阱已激活。
她咬牙继续前行,步伐不变。
第七步,小灵忽然贴耳于她肩头:“左三……停息;右二,再左一。”
这是他在听地底机关的运转间隙。
她依言调整路线,最后一块砖落地时,整片方阵骤然安静下来。
那些游移的影子如同退潮般缩回石缝,消失不见。
眼前只剩那道火焰纹石门,门缝里透出的蓝光比先前亮了一分。
她喘了口气,伸手抚过门上古篆——“青鸾不归,骨匣永锢”
。
字迹阴刻,边缘有磨损,但笔力未散。
这不是新刻的,至少存世百年以上。
她想起少女的话:“青鸾骨匣不能见光,否则魂会散。”
暗启之门,需以暗器相合。
她解下裹住铜铃的布巾,将铃身轻抵门缝。
铜铃静了几息,忽然微微一震,发出一声极短的嗡鸣。
那声音几乎听不见,却与门内蓝光的闪烁频率完全同步。
石门向内滑开一道窄缝,冷风扑面而来,带着陈年尘土与枯草混合的气息。
洞内岩壁嵌着数颗夜明珠,幽光映出向下延伸的石阶,两侧壁画延续了外层内容:灰袍人围棺作法,中央巨棺已彻底开启,棺中空无一物。
唯独那名眉心有朱砂痣的女子画像,被一道血痕从额头划至下巴,像是被人用利器狠狠抹过。
“她师父……”
小灵喃喃,“已经被取走了。”
颜洛汐点头,目光扫过最深处。
石阶尽头是一处开阔岩窟,中央立着一方石台,四角雕有青鸾衔骨纹。
台上空置着一只长形木匣,表面符文流转,显然曾被封印。
但她没急着进去。
她蹲下身,指尖轻触地面。
石质坚硬,却能感受到极其微弱的脉动,像是地下有东西在缓慢呼吸。
“地脉交汇点。”
她低声判断,“宝物不在匣中,而在台下。”
小灵靠在她肩上,呼吸浅促。
他刚才连续三次传递感知,体力消耗极大,嘴唇泛白,手指冰凉。
“还能听见吗?”
她问。
孩子闭眼片刻,摇头:“太深了……下面的声音……听不清。”
她将他背起,用腰带固定在他胸前,确保他不会滑落。
刚要迈步,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高密度能量场,来源位于石台下方,建议谨慎接近】
。
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抛入洞内。
银针落地时发出清脆一响,随即被某种力量吸住,悬停在距石台三尺的半空,微微震颤。
磁力阵?
还是结界残余?
她没贸然进入,而是绕着石台外围缓步行走,一边观察银针的反应。
当她走到东南角时,银针剧烈晃动了一下,随后恢复平静。
“东南缺位。”
她记下这一点,“阵眼有损,但仍有作用。”
这意味着强行破阵可能引发反噬,但若有正确引子,或许能顺势而入。
她摸出铜铃,再次贴近耳边。
铃身微温,震感比之前强烈,频率也不再稳定,像是在回应某种召唤。
“它想下去。”
小灵贴在她背上轻声说。
她盯着石台底部的缝隙。
那里隐约可见一道暗槽,形状奇特,不似寻常锁孔。
正思索间,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技能传承·古机关术(初级)已解锁,是否立即学习?】
她愣了愣。
这技能此前从未开启,如今突现,必与当前环境有关。
“确认学习。”
脑中瞬间涌入大量信息:榫卯结构、阴阳转轴、五行生克……其中一段关于“地脉引器”
的描述让她瞳孔一缩—— “凡藏重宝之地,必借地气养之。
启门者,当以血为引,音为钥,心为契。”
血、音、心。
她低头看着铜铃,又看向自己的手掌。
片刻后,她咬破指尖,将血滴在铃身符纹上。
鲜血顺着沟壑流淌,竟与铃面原有纹路融为一体,发出淡淡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