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残邪初现引慌乱,学者现身探隐秘(1/2)
那笑容像一缕风,吹散了她心头沉压一夜的血与火。
她将他抱得更紧了些,脚步缓缓从高地边缘退回。
身后,士兵正清理断刃残甲,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默默包扎伤口。
轩辕凌靠坐在石块旁,胸前铠甲碎裂,衣襟上的血已半干。
他抬眼望来,目光落在小灵身上,片刻后才开口:“该下山了。”
她点头,没说话。
回宫的路上,马车颠簸,小灵又睡了过去。
颜洛汐将他安置在软榻上,指尖掠过他眉心——温热尚存,脉息微弱却平稳。
她松了口气,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
可就在意识将沉未沉之际,系统忽然震动了一下。
【检测到异常灵韵波动,坐标:东南三郡交界村落,强度零星但持续扩散。】
她猛地睁眼。
“不是封印彻底闭合了吗?”
她在心底问。
【主封印完成,但撕裂瞬间有能量逸散。
残余邪气如尘埃,随地脉流动,附着于薄弱节点。
目前尚未聚合,但已有活性征兆。】
颜洛汐盯着车厢顶布幔的褶皱,思绪迅速运转。
若只是自然逸散,为何偏偏集中在三郡?
她想起昨夜封印时的地脉震颤,那些裂纹的走向并非无序。
马车停稳,宫门已在眼前。
她抱着小灵下车,轩辕凌随后跟上,脚步略显滞重。
慕容尘站在台阶下,左臂缠着新换的绷带,见她下来,只道:“北境军报,昨夜两村牲畜失踪,村民称井水泛黑,不敢取用。”
颜洛汐脚步一顿。
“几时的事?”
“今晨卯时传来的消息。”
慕容尘抬眼,“另有一事——昨夜有游方学者入青阳书院,以十金求购《古禁录》残卷,被拒后转而向退役兵卒打听神器形制。”
她眸色一沉。
轩辕凌蹙眉:“查他身份了吗?”
“查不到。”
慕容尘摇头,“此人行事低调,但从不出现在官府名录。
唯一线索是,他曾向一名老药师问起‘能燃符文之火’的药引。”
车厢内,小灵忽然动了动,嘴里发出模糊音节:“……火……眼睛里有火……”
颜洛汐立刻转身进车,蹲在他身边:“你说什么?”
孩子眉头轻皱,眼皮颤动,像是被困在梦里:“戴面具的人……在烧书……他说……要看见源头……”
她心头一跳。
“你能看清他的脸吗?”
小灵没回答,呼吸重新变得绵长,显然只是无意识呓语。
但她已足够明白——这孩子在昏迷中看到的画面,极可能与那名学者有关。
她走出马车,对轩辕凌道:“我要去一趟青阳镇。”
“你现在走不动。”
轩辕凌盯着她苍白的脸,“昨夜你几乎耗尽灵力,连站稳都吃力。”
“正因如此,不能等。”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残邪若只是散乱还好,若是被人刻意收集、研究,后果不堪设想。
小灵刚才说‘要看见源头’,这不是普通好奇,是企图复制力量。”
慕容尘低声道:“我也觉得不对劲。
寻常学者不会专挑失传禁术下手,更不会追着参与战役的人打探细节。
他在拼凑什么。”
三人沉默片刻。
轩辕凌终于开口:“我留在宫中守小灵。
你若出行,必须带够护卫。”
“不必。”
颜洛汐摇头,“人多反而惊动对方。
我一个人轻装前行,反而不易察觉。”
“我陪你。”
慕容尘道,“边关暂时无战事,我可以调一队暗卫随行,不露痕迹。”
她看了他一眼,点头。
当日下午,颜洛汐换下宫装,披上素色斗篷,只带两名亲信出宫。
临行前,她将神器碎片贴身藏好,指尖抚过其表面——原本遍布裂痕的金属如今温润如玉,内里灵韵流转,安静稳定。
可就在她收回手的刹那,碎片边缘闪过一丝极淡的红光,快得如同错觉。
她皱眉,再看时已恢复如常。
“宿主注意。”
系统忽然出声,“碎片虽已净化,但仍残留微量残邪气息,可能被同类感知。”
她心头微凛。
这意味着,她带着神器行走江湖,等于在黑暗中提了一盏灯。
但她不能留下它。
那是唯一能压制残邪的钥匙。
城门外,慕容尘已备好马车,外饰普通商队标识,内里设有隐蔽隔层。
她上车后不久,一名灰袍男子牵马从侧巷走出,远远站在队伍后方。
“有人跟着。”
系统提醒。
“我知道。”
她掀开车帘一角,瞥见那人身形瘦削,帽檐压得很低,右手始终按在腰间皮囊上,动作谨慎得不像路人。
车队行至城郊驿站歇脚,颜洛汐借口透气下车。
她在角落水缸边洗手,余光却注意到那灰袍人并未进店,而是蹲在马厩旁,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纸页,快速描画着什么。
她走近几步,借着柴堆遮挡视线,看清纸上轮廓——竟是昨夜封印阵法的局部纹路。
她立即退回车内。
“通知慕容尘,”
她低声,“盯住那个穿灰袍的,别让他离开视线。”
话音刚落,小灵在梦中又是一颤,嘴唇微启:“……他在画门……要打开……”
她握紧拳头。
回程路上,她反复推演线索:三郡异象、学者寻典、小灵梦境、灰袍人绘图……一切指向同一个方向——有人正在复现封印破裂的过程。
而最危险的,不是他们能否成功,而是他们是否已经接触到了残邪实体。
深夜,车队抵达邻县客栈。
颜洛汐刚安顿好,便收到密报:青阳镇昨夜发生命案,一名曾参与封印之战的老兵死于家中,喉部有焦痕,似被高温灼穿。
她盯着密报上“焦痕”
二字,忽然想起系统说过,残邪虽弱,却能腐蚀生机,留下的伤痕带有灼烧特征。
“这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