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正当名义(1/2)
京城的天骤然入雨,似乎在为周四那场小雪做足准备。
夏禹在实验楼门口收拢了墨绿色的伞,抖落伞面上细密的水珠,这才推门而入。
楼道里弥漫着雨后微凉的湿气和实验室特有的、淡淡的化学试剂气息。
“李老师”
。
夏禹微微躬身问好。
李老师正背对着门,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堆扭曲的曲线拧眉沉思,手指在键盘上无意识地敲打着,显然遇到了难题。
“你来得正好”
!
李老师闻声猛地转过身,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眼镜片后的目光急切地投向夏禹。
“电脑会用吧”
?
她指着屏幕,语气带着点科研人特有的、对工具的直接。
夏禹默不作声地拿起挂在墙角的白色实验服,利落地穿上,系好扣子。
目光这才平静地落在李老师那台显得有些“暴躁”
的电脑上,语气是一贯的谦和:“会一点”
。
“会一点”
?
李老师挑高了眉毛,显然对这个模糊的答案不太满意,但看着夏禹沉稳的样子,又抱着一线希望,追问道:“那这些数据…能用excel给我处理了不”
?
她指着屏幕上那堆令人头疼的散点和表格,语气里带着点试探和急需帮助的迫切。
夏禹的目光在李老师电脑屏幕上扫过。
那是几组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得到的原始数据,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尚未处理的曲线纠缠在一起,像一团被猫抓过的毛线。
数据的标签也有些混乱,显然是多次实验后仓促记录的结果。
“我试试。”
夏禹没有打包票,只是拉开李老师旁边的椅子坐下,熟练地握住鼠标。
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将所有数据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新建了一个结构清晰的excel工作簿。
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公式、函数、数据透视表被他信手拈来。
李老师起初还抱着点“死马当活马医”
的心态在旁边看着,但随着夏禹将混乱的数据分门别类地导入不同工作表,建立关联,剔除明显异常值,并开始进行初步的线性拟合和图表生成,李老师的眼神从怀疑变成了专注,最后彻底化为了惊叹。
这小子哪里是“会一点”
?
这操作流畅度、对数据逻辑的理解、以及对excel功能的运用。
那些让李老师头大的散点,在夏禹的操作下迅速被整理成清晰直观的曲线图,不同催化条件下的差异一目了然。
“这里,数据有些问题”
,夏禹指着拟合出的一条斜率异常的曲线,“我估计还有其他的反应在里面,大概和几个反应物的优先级有关..”
夏禹说的也模糊,自己确实不清楚,只是对于这组数据的分析得到的信息。
李老师猛地凑近屏幕,眼镜几乎贴了上去:“对!
对对!
就是这个点!
我早上就觉得这组数据怪,这倒是看的清楚”
!
她用力拍了一下夏禹的肩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快,把这几组关键对比图单独拉出来,标清楚参数!
这绝对是今天最大的发现!
值了值了,让你入组这步棋走得太对了”
!
一下午的时光在键盘敲击和屏幕的变换中飞速流逝。
当夏禹将一份条理清晰、图表专业、附有初步分析结论的报告打印出来,放在李老师面前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暮色,雨也早停了。
李老师捧着那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报告,翻来覆去地看,越看眼睛越亮,嘴角咧得合不拢:“好!
太好了!
夏禹,你这效率和质量,比我带的这么多学生都厉害”
!
她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眶,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和赞赏,“这摊数据我折腾了快一周没理清头绪,你一下午就给我盘活了,还挖到了宝。
这份敏锐和条理性,是天赋”
!
夏禹只是谦和地笑了笑,只不过是因为国内电脑刚刚起步而已,这在未来是再基础不过的要求。
脱下白大褂仔细挂好:“李老师过奖了,能帮上忙就好”
。
“帮大忙了”
!
李老师心情极好,一边小心地收好报告,一边像是闲聊般提起,“对了,寒假有什么安排没?
课题组这边,这个催化体系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还有后续的验证实验,工作量可不小。
光靠远程沟通效率太低,关键步骤和数据分析讨论,还是面对面最好”
。
她看向夏禹,眼神带着期待和不容置疑的规划,“我的想法是,一直到寒假期间,大概每两周,能抽个一两天来京城一趟不?
当然,还是以你淮州的学业为重,在淮州就像是这样帮我处理一下数据分析”
。
夏禹心中微动。
这个频率,意味着寒假期间他能有更多时间见到顾雪,而且是以正当的学术理由。
他面上不动声色,沉吟道:“李老师,这个需要跟学校和家里沟通好”
。
“食宿不用担心,课题组有经费,我给你安排”
?
“学校这边好说”
!
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笑意从门口传来。
两人回头,只见老陈抱着他那标志性的保温杯,倚在实验室门框上,也不知道听了多久。
他腰间钥匙串叮当作响,脸上是那种“逮到宝”
的得意笑容。
“陈老师”
?
李老师有些意外。
“哎呀李老师,打扰了打扰了”
,老陈笑呵呵地走进来,目光在夏禹和李老师之间扫了个来回,最后落在李老师脸上,“我估摸着夏禹该忙完了,顺道过来看看,顺便接我们班长回去吃饭。
这不,正好听到您这宏伟蓝图了”
?
李老师对老陈的调侃倒也不恼,“老陈你少在这跟我装蒜,用你一下你们班“镇班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