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这速度简直动如雷霆(1/2)
“还是要找个合适的时间,尽量把烽火消弭于酒杯之间。”
霍健宁沉吟:“诚哥,置地债台高筑的事情不是秘密,我们这样按兵不动的话,会不会让别人趁虚而入?”
李黄瓜顿时爽朗大笑25:“放心,我了解凯瑟克。”
“他在市场好景的时候收下的港灯,当时收购价高达31亿。”
“虽现在港灯市值有所下跌,但是以凯瑟克的为人,他是绝对不会按照目前的价格来出售的。”
“如果按照从前的价格,有谁舍得?”
李黄瓜停顿下, 跟着又徐徐道:“30多个亿,本港有几家拿的出来?”
这几年市道不景气, 连置地都搞的摇摇欲坠, 其它公司的处境自然也没有多好。
李黄瓜之所以撑得住, 是因为他名下有码头!
七十年代后, 货柜运输横空出世!
这玩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的货运, 顺便还干翻了铁路 … 凭借着手中的货柜码头, 李黄瓜可谓是日进斗金!
也是因为手中有货柜码头, 他才能躲过81年的股灾, 而且还有余力收购其它资产, 并准备奠定财阀的地位!
霍健宁想想也是, 他说道:“现在船王年事已大,他家的几个姑爷稳定基业都来不及,没有心思出来搞这么大的收购。”
“至于其它家族.
… 霍健宁想一圈, 鲨胆彤才被陆文东搞的元气大伤, 并购?
他还不如小心人家去并购他。
至于另外的郭家、李家, 他们的主业是地产, 这几年被市道拖累, 哪有精力去收购港灯?
至于外埠的 … 那就更不可能了!
港灯是公众事业, 港府规定, 只有本地企业才可以收购港灯这种公众事业。
想了一圈, 霍健宁忽然道:“诚哥,陆文东会不会有想法?”
李黄瓜一怔, 然后陷入沉吟:“此子心思深沉…”
之所以说陆文东心思深沉, 是因为长实跟会德丰有好几个合作的地产项目 … 大家可以说是合作伙伴!
结果, 自己还是从包船王口中得知会德丰的新主人是陆文东一事!
既然李黄瓜知道了, 霍健宁自然也清楚:“诚哥,虽然会德丰也债台高筑,不过其在这几年中逐渐减负,债务在可控之中。”
“会德丰名下有不少优质资产,如果其出面跟银行谈,银行肯定愿意筑起一臂之力。”
要是会德丰收购了港灯, 那就不得了咯!
李黄瓜脸一沉, 这陆文东手上还握着海外信托银行呢, 左手倒右手不要太简单。
他顿时有几分头疼, 自己被港人称之为诚哥!
号称超人!
发家之快可谓传奇!
但是跟这个陆文东一比, 搞的自己跟差班生一样。
“这个么….
李黄瓜皱眉, 一时间, 他也难以下判断。
陆文东是本港财经传奇, 不到一年, 其就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手段把自己吃成了大胖子, 其速度之快、下手之狠, 比佳宁的陈松清还要来的夸张!
照道理来说, 陆文东当前应该做的事情是吸收、消化, 不应该跑出来收购才对。
但是李黄瓜想起那马世民已经入职会德丰 … 说不准马世民想收购?
“谈一谈。”
李黄瓜马上定下主意:“先接触接触也好。”
“最起码可以让凯瑟克知道我们有这个想法。”
霍健宁立马点头:“诚哥,我马上联系置地那边。”
“他要是想嫁个好姑爷的话,我看,只有我们。”
“为娘的总想给女儿嫁个好婆家。”
李黄瓜想来想去, 以自己多年在本港积累下来的声名, 如果真要做个选择, 凯瑟克没道理不选自己。
他很有信心!
“正准备出台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长,盈利自会递增。
用电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西门正在侃侃而谈, 他是凯瑟克家族中人, 同时也是新任的置地、怡和大班!
前任大班纽璧坚在位的时候把整个怡和系拖入泥潭, 被凯瑟克家族兴师问罪之后黯然下台, 这大班的位置便重归凯瑟克家族之手!
为了确保家族的利益, 西门必须要有所取舍。
“西蒙,如果不是因为你曾经是怡和的人,我谈都不会跟你谈!”
西门盯着对面的马世民:“你知道的,地球会爆炸,但是港灯不会!”
西蒙是马世民的原名!
“大班。”
马世民说道:“我正是为怡和考虑,所以才会来找大班谈港灯的事情。”
“我出身怡和,对这里所有一切都有感情,所以我希望我可以帮到怡和。”
西门当然不信马世民的规划, 这家伙在怡和做的再好也不过就是个万金油, 是一个打工仔!
哪有打工仔会给资本家考虑的?
但是呢, 西门也能听懂马世民的言外之意, 人家意思很清楚, 他在怡和里有熟人, 知道怡和的具体情况!
谈判最怕的就是这点, 人家比自己还了解公司的情况 … “哈哈哈。”
西门笑道:“虽然公司碰到了点小问题…”
马世民打断, 他耐心道:“举债超160亿,年复合利息超10亿,汇丰又在穷追不舍。”
“大班,我们都是好朋友,能不能坦诚点?”
西门胸口如中一拳, 他泱泱道:“你能出什么条件?”
西门强调:“港灯是一家年盈利超过12亿的公司。”
马世民毫不客气道:“那么西门你们能够从中拿到多少?
够不够抵消你们欠银行的利息?”
当然不够啦!
西门被马世民怼的险些要吐血。
“25亿!”
马世民说道:“今天就可以签合同!
钱马上就能转进来!”
他很有信心!
“多少?
25亿?”
西门气的一拍桌子:“西蒙,你知不知道我们当时花了多少亿?”
“31亿!”
“你现在不是在杀价,是在割我的肉!”
“大班。”
马世民非常直爽:“当年你们收购港灯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直接以市场溢价30%的价格收购港灯。”
“我给的25亿是非常合理的价格。”
“港灯确实是一家好公司。”
马世民说道:“但是大班你也要想想,本港之中,有谁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
最麻烦的就在这里!
收购港灯的必须是本港企业或者港人, 不能是外面的人或者公司!
否则西门哪里需要这么头疼?
西门直摇头:“no,no。”
“港灯是好公司,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25亿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