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怎么能养出诸多大公司(1/2)
就以海外信托银行举例, 明明陆文东已经尽掌大权, 但是他为了更换安保公司, 也得借助恒隆运钞车被劫一事, 这个就是上市公司的桎梏, 也是陆文东为什么要把华人置业重新私有化的原因。
陆文东有心让陈涛涛多露脸, 当下就说道:“陈总有见解,那就正好分享一下。”
陈涛涛当即道:“董事长,各位董事,是这样。”
“主要是两件事, 一个就是董事长刚刚提起的银行应当遵守本业的问题。”
“我认为,接下来的个人住宅按揭大有可为。”
陈涛涛当即拿出份文件分发给大家:“大家请看。”
“本港个人住宅按揭市场,在79年的时候,住宅按揭贷款的总金额也不过就是86.
52亿港元。”
“而本年度截止到当前,住宅按揭贷款的金额已经高达350亿港元。”
众人纷纷点头:“年增长率超过25%,市场规模确实一直在扩大。”
陈涛涛道:“目前各大银行已经下调利率,更将按揭比拟提高到9成。”
“虽然如此,但是市场信心还是有些不足。”
众人问道:“陈总,那你的意思是?”
“还需要做出突破。”
陈涛涛道:“住宅按揭将成为银行的主要支柱业务,但是也要让人敢于贷款,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贷款年限从20年 提高到25年.
0 休看只提高了5年, 但是却可以大大缓解购房者的压力, 因为港岛这个地方并不缺工作, 只要想做事, 总是能找到工作。
另外 一 点, 虽然本港的房价在涨, 但是本港的工资也在涨啊。
比如说80年的时候, 港岛的平均工资也就是 一 千多到两千之间, 而现在本港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三千!
理论上来说, 贷的年限越长, 对于港人来说越划算!
众人动容:“再提高5年?”
他们不由看向陆文东, 虽然只是把20变成25, 但是这玩意牵扯到的可是方方面面。
“好。”
陆文东忽然叫来秘书:“今天是不是有 一份名为天天日报的报纸上市?”
众人不知何故, 却觉得天天日报可能是变数, 便纷纷看向秘书。
秘书忙道:“是的,董事长,我马上拿过来。”
很快, 秘书便捧着 一 叠报纸过来, 他很聪明, 先给陆文东发了 一份, 而后马上给所有在场的董事都发了 一份。
大家接过 一看, 顿时咦的一声:“这 …”
他们互相看看, 都有赏心悦目之感。
原来 , 天天日报竟然全部彩印, 而且标题也相当夺人眼球, 黄世同评价道:“这报纸有意思,感觉跟看娱乐周刊一样。”
陆文东微微 一 笑, 他拿起手中的天天日报, 而后又用桌子上本来就有的东方日报作对比。
一 个全彩, 一 个黑白, 对比之下, 根本没人注意东方日报。
“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人纷纷道:“这天天日报采用全彩,在视觉上更加突出,也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看起来好像还更生活化一点。”
“没错。”
陆文东放下东方日报, 他甩一甩手中的天天日报:“自从有声电影出现后,默片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港开始有彩色电视后,就没人再去看黑白电视,这些电视机呢则运去了大陆。”
陆文东问道:“为什么?”
众人顿时若有所思, 钟朝发喜道:“我知道了,董事长的意思是想要突破,就一定要有改变。”
黄长赞羡慕的看 一 眼钟朝发, 小钟年轻啊, 这脑子就是转的快, 拍马屁都比别人更快一步。
“没错。”
陆文东说道:“就是要改变。”
“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按揭只能贷20年,对不对?”
众人点头。
“从前银行靠炒金、手续费为生,根本没有按揭的概念,为什么又要转去给住房按揭?”
五十年代的时候, 港岛这边给住房提供按揭的是一些专业的财务公司 … 银行是后面才5.
3加入进来。
“一定要跟着时代去走。”
“我认为陈总的想法非常具可行性。”
黄长赞总算逮到了机会, 他捋一下额下长须, 而后感慨道:“董事长讲话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啊。”
“我看确实可以。”
众人纷纷鼓掌, 他们心中暗道, 黄长赞这老王八, 拍起马屁来也不遗余力啊。
“陈总你继续。”
陈涛涛咳嗽一声:“既然这样,到时候我会做一份计划书出来。”
“还有另外一件事。”
“董事长,各位董事,我观察到大陆的改革开放进展的势头非常好,出现了很多高市值的公司。”
陆文东眼眸顿时微微一亮, 自己没有找错人!
想不到陈涛涛已经在开始关注大陆的机会。
没错, 接下来的主要机会自然来自于大陆, 如后世的什么四大家族, 都是因为赶上了大陆的东风, 才能一 口气吃成个大胖子。
作为过来人的陆文东自然清楚这一点, 所以之前他已经让会德丰等调整业务, 并开始准备向大陆进军。
当时, 这陈涛涛也在场, 只不过那时候说的是地产, 而陈涛涛现在说的是企业。
黄世同及时捧哏:“陈总,但是本行跟大陆并无什么业务往来。”
“而且,大陆对于外资银行进驻的事情也非常谨慎 … ”
“财务公司!”
陈涛涛微微一笑:“我认为,接下来大陆的企业极有可能会来本港借道上市。”
众人大哗:“什么?
大陆企业来本港上市?”
截至目前为止,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陆文东鼓掌:“好,好,好!”
.
浅水养不出真龙!
就港岛这弹丸之地, 如果没有依靠, 怎么能养出诸多大公司?
尤其是港岛实行的是外汇来去自由的政策, 西方等热钱赚了就走, 真正愿意在这里待下去的是来自大陆以及东南亚的资金, 毕竟大家才是真正的同气连枝!
中英协议后,。
本港股市、房市开始节节攀升, 甚至连87年的股灾都未能阻挡其脚步。
为何?
来自西方、中东等地的热钱是一块, 而最主要的是大陆的热钱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港岛,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大批大陆的优秀国企开始在港岛上市!
比如说电信、中泰、联想、华润、方正、光大、招商等等, 当时为了便于这些企业在港岛上市, 联交所还特意搞了h 股 !
这些h 股普一上市, 便气冲牛斗, 充分点燃市场!
陆文东对陈涛涛的远见卓识相当欣慰, 他觉得有陈涛涛帮手, 自己真是如虎添翼。
眼见陈涛涛的提案竟然让陆文东如此高兴, 其他人也不由陷入沉思, 黄世同则说道:“真要这么说起来的话,确实是互相成就的好事。”
他说道:“去年康力投资陷入困境,出手的就是某润以及中银,他们通过注资以及配售新股的方式,先后向康力投 资注入4.
73亿元资金。”
凡是在本港上市的公司, 其动静都难逃黄世同法眼。
“看来,表哥们正在逐步行动。”
“没错。”
陈涛涛说道:“黄董说的对。”
“既然要走出去,大陆的企业肯定要跟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