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现在看你衣着光鲜,我也算是欣慰了(1/2)
也有濒临新界的宝安区域人士, 所以, 新界跟大陆的联系非常紧密。
用政治的说法呢, 新界向来都是大陆的传统基本盘!
“乡下人不好比。”
陆太公哈哈一笑:“还得是陆先生。”
“如果不是陆先生,我怎么能够在半岛大酒店的露天阳台喝酒?”
陆文东微微一笑:“太公未免太过谦虚。”
陆太公是新界太平绅士, 乡议局的 一把手, 当然议员。
多重身份加身, 怎么可能会没来过半岛大酒店?
“太公。
”
其实就算陆翰涛不来找陆文东, 他也要去找他。
陆太公说道:“其实我久闻太公大名,早想登门拜访。”
“现在你来,真是正好。”
“其实,我有一事相求。”
陆太公忙道:“千万不要说求不求的,只要我做得到的, 一定义不容辞。”
陆文东手一指南边:“我知太公在新界一言九鼎,所以想拜托太公代我出面帮忙收购离岛的林地。”
买.
离岛位置在荃湾、屯门、港岛中间,。
此地多山, 地广人稀, 左临屯门、右靠港岛, 如果有游艇的话, 来回十分方便。
陆文东看过全港地形, 他认为离岛最适合作为东皇海事学校的新校区, 地形足够复杂, 一般也不会有人过去。
另外, 离岛还靠近濠江, 可以作为陆文东将来进攻濠江的桥头堡。
多重因素之下, 陆文东对离岛是志在必得。
但是呢, 离岛归属新界, 要想在那边买田地山林的话, 找陆太公这种地头蛇最合适。
陆太公笑道:“想不到陆先生竟然有这种闲情雅致。”
“不知道陆先生看中的是哪里?”
离岛是一个大区, 包含了诸多大岛, 陆文东看中的是大屿山!
陆太公一怔:“大屿山?”
大屿山是港岛第一大岛, 比港岛区还大上一倍。
不过这个地方的对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轮和街渡, 土地基本未被开发, 人烟稀少。
除了一些喜欢去那边度假或者野营的人外, 少有人会去离岛。
陆太公问道:“陆先生,不知道你准备买来做什么?”
“我从船王那边收购了原来的环球海事学校。”
陆文东笑一下:“准备将之扩大。”
“感觉大屿山不错,有山有水,也安静,更不会骚扰到广大市民。”
陆太公当然晓得陆文东的本意绝不是如此, 他想一下后, 便说道:“陆先生开口,我自然要鼎力相助。”
“其实,陆先生想不想考虑一下西贡?
那地方也不错。”
西贡也隶属新界, 不过那里的配套可比大屿山强太多啦。
就说一点, 港人很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去西贡那边吃海鲜, 有的则会在那里住下。
因为这, 西贡的度假丁屋历来都很火爆。
陆文东心思一动, 难怪这陆翰涛会来找自己, 难道他想介入丁屋开发?
不对, 只是纯粹的丁屋开发显不得陆翰涛的手段, 他要开发丁屋大厦!
陆文东便不动声色道:“在西贡无非也就是开发点丁屋度假。”
自丁权被搞出来以后, 围绕此产生了诸多利益, 什么飞丁、套丁之类, 本质上都是新界乡人把属于自己的丁权利益出让给别人。
而这所谓的丁屋度假呢, 当然是在230一系列的操作下将原本属于乡人的丁屋卖给外面的人啦。
要知道这丁屋每层面积足有700职, 又可建三层, 总面积高达2100职!
对于许多港人来说, 这是豪宅中的豪宅!
而因为其位于新界的缘故, 价格比港岛、九龙的房屋不知道低上多少, 如此一来, 自然会有一些人跑来购买丁屋。
陆文东笑着帮陆翰涛倒酒:“像我这种人...
“除非是丁屋大厦!”
陆翰涛握着酒杯的手略微颤抖, 他猛然看着陆文东, 心神巨震!
“陆先生。”
陆翰涛有点明白过来了, 这个同宗的成功绝非侥幸, 人家真是聪明绝顶!
竟然只是因为自己无意识的一句话, 便猜到了自己的目的!
陆翰涛不再隐瞒, 他坦然道:“不瞒陆先生,我这次特意来找你,就是想向陆先生求教如何兴建丁屋大厦!”
理论上来说, 似乎建丁屋的利润更高。
毕竟丁屋是独栋, 对于一般港人来说, 丁屋就是别墅, 可以卖上高价!
实际上并非如此 … 别墅总价太高, 销售周期长, 财务成本也高, 再加上在这长久的销售等待期中又很容易出现其它不可测的政治风险 … 综合算下来的话, 搞个十几栋丁屋赚点零花钱是没问题, 但是想指望靠丁屋暴富?
那还是趁早醒醒。
丁屋大厦就不一样了, 按照当前的丁屋政策, 每个男人可以建每层不超700吸而后不超过三层的丁屋。
如果将之分割一下, 等于就是3套700职的房间 … 卖700职的房子跟2100职的房子, 其销售难度不啻于云泥之别。
卖的快, 资金回笼就快, 财务成本就低!
再加上丁屋大厦的房屋数量, 这么算下来的话, 那可比单栋的丁屋大厦赚钱多啦。
陆文东奇道:“原来太公已经说动政府放宽地积比率?”
陆太公眉毛一挑:“厉害。”
“ 不 错 。
”
陆太公坦然承认:“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跟民政署、地政总署洽谈。”
“大家有感于本港可供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而向地政总署申请建设丁屋的申请却越来越多,为了善用土地资源, 所以希望通过兴建丁屋大厦的形势来解决丁屋弊端。”
其实呢, 香江这块并不缺土地。
就说港岛以及九龙这两个地方, 当年他们都能通过开山填海以获得新土地, 怎么现在就不行了?
无非是在成本上、政治上需要诸多考量。
而回到新界的丁屋政策, 外界许多人认为随着原居民不断生育, 而丁权亦可以代代延续, 兴建丁屋的需求便变得无穷无尽。
而土地资源又有限, 丁权只会激化原居民和非原居民的对立和仇视, 最终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
实际上, 陆文东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后世的时候, 大陆的乡人也有宅基地可供盖房, 乡人也是代代延续。
实际上呢, 乡村空心化、土地抛荒 … 其后根本就没有多少乡人在村里盖房。
本港的丁权政策之所以这般激烈, 实际上是因为一直有势力在推动对立, 并让新界乡人认为丁权有利可图 … 而实际上呢, 只要花个几十万就可以让许多新界乡人放弃手中的丁权。
陆文东叹息:“太公就是太公,宅心仁厚, 一直都为乡人考虑。”
实际上, 陆文东看这陆翰涛已经从屠龙的少年变成了恶龙。
其实这事情也很常见, 初心可不是那么好守的。
陆太公正色:“没办法,大家推我负责新界乡事,我就得为乡人负责。”
“这几年,各大地产商屡屡跑来新界买田买地。”
“动不动就推动什么丁权证券化,让拥有兴建丁屋权的原居民,可以将发展权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以增加新界土地 供应。”
陆文东微微一笑, 如果丁权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流动, 对于陆太公这种地头蛇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陆文东马上道:“这等短智行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 没 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