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本港绝大部分的洋行都是如此(2/2)
战争结束后, 老马登又把会德丰公司从十里洋场迁移来港。
五十年代, 对港岛前途信心不足的马登把该公司发展重点放在英、日、澳、美、非洲等地, 其业务也以较为机动的船务航运为主。
六十年代后期, 因为在外面利润不高, 会德丰开始压缩海外业务, 而后加强在港岛的投资。
中英谈判开始后, 会德丰对港岛的前途又开始信心不足, 便变卖产业而后对外投资, 而后亏损… 其实本港绝大部分的洋行都是如此, 比如说怡和、太古等等, 在中英谈判开始, 他们便加强在海外的投资。
不过, 这些洋行忘记自己能够崛起是因为在港岛这边能够拿到最有利的政治以及经济待遇。
而外面的国家可不会惯着外来的这些洋行, 人家本地的豪门、名流也要发财的嘛。
所以, 当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手握重金的洋行对外投资屡屡失败、亏损, 造成其公司运营困难, 然后就出现了如九龙仓、和记黄埔等公司被包船王、李黄瓜等收购的情况。
因果循环, 洋行种下了因所以只能自吞恶果, 而后“四六七”
面临被华人收购的命运。
一如当前迁册的洋行、移民的精英, 虽然他们走的时候带走了资金, 但是呢, 却也留下了大片的空位, 让本港的年轻人有机会升职然后填充这些人留下来的职位、机会。
陆文东看着面前的资料, 种恶因就得恶果, 这些洋行错把政府给与的特殊待遇当成自己的努力、天赋, 是以才会在外面屡战屡败。
就好像这会德丰一样, 如果不是马登家族因为恐惧而出现战略性的投资失误, 导致债台高筑, 并因此跟大股东张玉良不合。
要不是因为这, 陆文东还真没有机会入主会德丰。
他看着面前的会德丰财报, 会德丰主要有五大业务。
第一类自然是其主业航务航运交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