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发现剑典!!(1/2)
角木铁的头颅滚落在地,黑紫色的血液还未完全凝固,溶洞内的气氛便彻底沸腾。
先前被恐惧压制的杀意如同火山般喷发,散修剑客们双目赤红,手中的长剑在火光下泛着嗜血的寒光。
“杀!
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剑客率先嘶吼着冲向血台下方,他的左臂还缠着渗血的布条——那是方才被倭寇弯刀所伤,此刻却浑然不顾伤口撕裂的疼痛,长剑直刺一名看守的胸膛。
那看守本就吓得双腿发软,连弯刀都握不住,被剑气穿透心脏时,甚至没能发出一声完整的惨叫,便直挺挺地倒在血泊中。
另一侧,散修苏媚的细剑“流萤”
再次化作林间飞燕,她盯上了躲在石柱后的两名倭寇。
那两人正抱着脑袋瑟瑟发抖,其中一人还试图用同伴的尸体当作盾牌。
苏媚眼神一冷,脚尖在石柱上轻点,身形凌空翻转,细剑从刁钻的角度刺入盾牌缝隙,精准挑断了倭寇的手腕筋络。
“哐当”
一声,倭寇手中的弯刀落地,还未等他哀嚎,细剑已抵住他的咽喉,只听“噗嗤”
一声, 温热的血液溅在苏媚的衣袖上,她却连眼都未眨,转身又将另一人一剑封喉。
赵虎提着厚背刀,如同移动的山岳般在战场中穿梭。
一名倭寇见势不妙,竟想顺着溶洞的石缝攀爬逃跑,赵虎冷哼一声, 厚背刀猛地掷出,刀身带着呼啸的风声,如同精准的猎隼,直接将倭寇的脚踝斩断。
那倭寇惨叫着从石缝中摔落, 还未落地,便被周围涌来的剑客乱剑刺穿身体。
赵虎走上前,捡起沾满鲜血的厚背刀,用倭寇的衣物随意擦拭了一下刀刃上的血迹,目光扫过战场,但凡还有气息的倭寇,都被他补上一刀,绝不留半分余地。
身下林锐的赤纹剑依旧燃烧着灼热的真气,他追着一名试图钻进暗洞的倭寇,剑身上的火焰将沿途的岩壁都烤得发烫。
那倭寇慌不择路,脚下一滑摔在地上,回头看向林锐时,眼中满是哀求。
林锐却没有半分犹豫,赤纹剑带着真气劈下, “滋啦”
一声,倭寇的身体被剑气劈成两半,伤口处的血肉瞬间被高温烧焦,散发出刺鼻的焦糊味。
他看着暗洞内散落的村民衣物,眼中的火焰愈发炽烈——这些倭寇,每一个都沾染着同胞的鲜血,绝不能姑息。
不过半炷香的时间,溶洞内反抗的倭寇便被彻底杀灭。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具尸体,黑紫色的血液顺着岩石的缝隙流淌,汇聚成小小的血洼,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焦糊味与腐臭味,令人作呕。
剑客们拄着长剑,大口喘着粗气,脸上却满是复仇后的快意,有的甚至忍不住抹了把脸上的血污,放声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灰色短打的散修剑客快步走到莫潇面前,他的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杀意,声音却带着几分凝重: “莫潇大侠,属下刚才搜查溶洞一层监牢时,发现后方有一处隐蔽的洞穴,里面安置着不少倭寇残兵!”
莫潇擦拭秋鸿剑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那名剑客: “多少人?
情况如何?”
“约莫三百人,”
剑客咽了口唾沫,似乎还在回想洞内的景象, “他们都受了极重的伤,有的断了手臂,有的没了双腿,躺在铺着干草的石台上,连动弹都困难,看样子是在这儿吊着一口气养伤。”
莫潇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摩挲着秋鸿剑的剑鞘,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老艄公的身影——老人为了掩护他探查溶洞,故意拖住倭寇巡逻队,最后被倭寇活活虐杀,临死前还在朝着他藏身的方向无声的念叨“快走”
。
那声嘶吼,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心底,每当想起,都让他心如刀绞。
“带我去看看。
莫潇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率先朝着监牢的方向走去。
赵虎、苏媚等人见状,也纷纷跟上,心中都在猜测莫潇会如何处置这些残兵。
穿过监牢内布满血痂的铁栏,后方果然有一处被藤蔓掩盖的暗洞。
掀开藤蔓,一股浓重的草药味与血腥味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
走进洞内,只见宽敞的石室内铺着一层枯黄的干草,三百名倭寇残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上面,有的昏迷不醒, 有的则睁着浑浊的眼睛,看到莫潇等人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却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
石台上还放着几个破旧的陶罐,里面装着暗红色的液体,细看之下,竟能看到漂浮的血肉碎屑。
一名断了右腿的倭寇,正用仅存的左手颤巍巍地端着陶罐,试图喝里面的液体,却因为手抖,洒了大半在干草上。
“莫潇大人,这些倭寇……该如何处置?”
先前禀报的散修剑客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
这些残兵手无缚鸡之力,若是赶尽杀绝,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可若是放了他们,又怕留下后患。
周围的剑客也纷纷看向莫潇,等待他的决定。
苏媚的眼神冰冷,显然是主张灭杀; 赵虎则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他虽恨倭寇,却也对残杀毫无反抗之力的人有些迟疑。
莫潇的目光扫过那些倭寇,又落在石台上的陶罐上,脑海中突然想起之前查到的情报——潮皇宫的邪功诡异无比,其中有一种功法, 可通过生食血肉恢复伤势,哪怕是濒死之人,只要有足够的血肉,便能快速复原。
他闭上眼,老艄公惨死的画面再次浮现,还有那些被倭寇屠戮的村落,妇孺的尸体堆积如山,房屋被烧毁的灰烬飘满天空…… 不过几息的时间,莫潇便睁开眼,眼中已没有半分犹豫,声音冷冽如冰: “全部灭杀,一个不留。”
“什么?”
那名散修剑客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莫潇会如此果断。
周围的剑客也都露出意外的神色,连赵虎都抬起头,看向莫潇。
莫潇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 “你们可知潮皇宫的邪功?
他们可生食血肉恢复伤势,这些残兵今日看似毫无威胁, 但若有人给他们提供血肉,不出半月,他们便能恢复战力,届时再去屠戮中原百姓, 我们今日若是为了一时之仁放了他们,将来便是中原百姓的祸患,吾等难辞其咎!”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沉重: “老艄公为了掩护我而死,那些被俘虏的村民、散修,死状凄惨无比, 这些倭寇手上,都沾着我们同胞的血!
我们今日留他们一命,便是对那些枉死亡魂的亵渎!”
话音落下,莫潇不再多言,转身朝着洞外走去。
他的话如同洪钟,敲醒了在场的所有剑客。
先前的迟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杀意。
苏媚率先拔出细剑,眼神冰冷地走向最近的一名倭寇残兵;赵虎握紧厚背刀,深吸一口气,朝着另一名昏迷的倭寇走去; 其他剑客也纷纷举起长剑,杀气腾腾地冲向那些残兵。
“……”
半个时辰后,暗洞内彻底安静下来。
三百名倭寇残兵尽数倒在血泊中,没有一具尸体是完整的: 有的被剑劈成两半,有的头颅与躯体分离,有的则被剑气灼烧得面目全非。
干草被血液浸透,变成了黑红色,踩上去发出“滋滋”
的黏腻声响,空气中的血腥味浓得化不开,连石台上的陶罐都被打翻, 里面的血肉液体与尸体混在一起,场面惨不忍睹。
几名年轻的剑客扶着洞壁干呕,却没有一人后悔——他们知道,这是对同胞亡魂最好的告慰。
此时的莫潇,已踏着稳健的步法走出溶洞。
洞外的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茂密的树枝,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林间的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稍稍驱散了他身上的血腥气。
他从怀中掏出一只黑色的信鸽,这信鸽通体漆黑, 只有眼周有一圈白色的绒毛,是专门用于传递紧急情报的“墨羽鸽”
,寻常鹰隼都难以捕捉。
莫潇指尖凝聚一丝淡白色的长空皓月真气,轻轻点在信鸽的头顶。
真气涌入的瞬间,信鸽原本暗沉的双眼突然绽放出淡淡的红光,如同两颗燃烧的火星。
它轻轻抖了抖翅膀,发出一声清脆的“咕咕”
声,脑袋在莫潇的指尖蹭了蹭。
莫潇将早已写好的情报卷成细条,系在信鸽的左腿上——情报上用特殊的墨水写着 “溶洞肃清,后手已斩,残寇尽除,速至此集结,以断潮皇宫退路”
, 墨迹遇真气会显形,只有知晓暗号的人才能看懂。
他抬手,将信鸽往空中一抛。
信鸽振翅高飞,翅膀划破空气发出“呼呼”
的声响, 很快便消失在黄昏的天际,朝着东方飞去——那里是魔门据点的方向!
莫潇望着信鸽消失的方向,默然伫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酒葫芦,心中暗道: “老艄公,各位同胞,今日已为你们报了部分血仇,接下来………”
片刻后,莫潇转身回到溶洞,开始仔细搜寻。
他没有先去暗洞,而是直奔角木铁的尸体所在地。
角木铁的头颅还滚落在地,双眼圆睁,似乎还残留着临死前的恐惧。
莫潇蹲下身, 用秋鸿剑的剑鞘拨开角木铁的鳞片,发现其鳞片下的皮肤呈现出诡异的暗紫色, 还隐隐有黑色的纹路在流动——这与他之前见过的“邪修体质”
极为相似,显然是柳生赤潮用某种邪术改造的结果。
他又在角木铁的腰间摸索,找到一块黑色的令牌。
令牌约莫巴掌大小,材质坚硬如铁,上面刻着“凶将”
二字,边缘还刻着复杂的蛇形纹路,纹路中隐约有黑色的雾气流转。
莫潇将令牌凑近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腐臭味,与角木铁身上的气味一致,显然是潮皇宫“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