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过分(4/5)
当然了,掌握更多的作战技能,主动要求增项,上面是不会卡脖子的。
李学武今天提了这件事,主要还是未来船厂技术引进后的应用。
不可能白白的帮意大利人造了船,做代工。
得把技术吃进去,还得琢磨一下内销的问题。
李学武有考虑过内河巡查、应急保障、渔船游船等等,要说量大,还得是部队应用和采购。
这玩意儿其实吃透了技术,生产成本并不高。
如果真的高到离谱,海子公园里怎么可能用它当游乐船。
公园里天天碰撞都不怕,就说明这玩意有一定的适应极限。
让卫三团不仅仅具有陆地作战能力,还要有水上应急的能力,未来还要有空投作战能力,这是全天候卫戍的使命和目标。
你看齐耀武在这挑三拣四的,当他不想要?
首先是李学武拿出了模型,不等于现在就能提供成品。
其次,团里正在磨合期,战斗力恢复还得一段时间。
最后就是卫三团的未来发展计划,他现在心里也打鼓,不敢真的照李学武说的那么想。
这件事在齐耀武心里一直翻滚着,琢磨着,会议开完了,他拉着李学武又说了好一会。
现在卫三团一营是特种侦查,二营是火力支援,三营是摩托化步兵,四营是电子放空,五营是工化。
他准备在负责勤务保障的六营实验一下这个想法。
哪怕是从其他营抽调一部分人员参与这个任务。
李学武没有现场应他,倒是就着会议上谈到的电子工业说了说四营的事。
技术反馈,是企业与防务最直接的联系,齐耀武死乞白赖地留着李学武在卫三团,就是要的这个。
刚才会议上,李学武提到了轧钢厂的技术引进项目,到时候会安排技术总结会,讨论转向的问题。
卫三团具有电子研发和实验的能力嘛?
当然没有,别说团一级,就是再往上,再往上,再往上也没有啊。
这是代工电子技术,属于产业执行末端了,想要搞研究,吃技术,只能倒推。
不倒退行不行?
行,放弃自主研发呗,永远吃生产的红利。
可李学武深知技术自主的重要性,现在代工生产,是为了未来生产自己研发的产品而积蓄力量。
当前最稳定的研发方向就是吃透外面的技术,贴合电子作战武器和系统的研发,安全很高。
李学武要在轧钢厂搞技术研发,借助了华清的力量,还要培养属于轧钢厂的人才。
无论怎么搞,安全是第一位的。
怎么保障研究所的安全呢?
套娃,疯狂的套娃。
只要研究项目涉及到了保密方向,那在轧钢厂,李学武就能执行封闭管理和特殊管理。
谁敢过问?
既保护了科研人员,又保护了当前的技术成果。
实验室在搞的项目就一定真的能成吗?
怎么可能,所有项目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十几年如一日都有可能的。
保密项目成不成功无所谓,不耽误期间「幸运」地研究出了其他成果。
轧钢厂,卫三团,乃至是关联到的其 他单位,都有意抱在一起取暖。
人多力量大,人多了也好办事。
轧钢厂从华清接收了那么多人,一直没出事,靠的还不是这种复杂关系嘛。
李学武是在充分的利用手里的关系,给这件事套上一个合理的外壳。
从卫三团里出来,李学武直奔轧钢厂。
今天的会议依旧多,工作也很多,说不定这会儿办公室里就有人在等着自己了。
果然,人还没进办公室呢,桌上的电话铃声就在响了。
给坐在办公室里等着汇报工作的干部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稍等一下,他先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栗海洋打过来的,李主任在开会,叮嘱他等着李学武,一回来就提醒关于六国饭店改造的事。
李学武答应了下来,挂断电话,这才看向等着自己的几人。
「在羊城,意外结识了几位外商,他们有来京城做商业旅行的打算」
李学武解释道:「李主任已经跟上面申请了,要做接待工作,地点就在六国饭店」。
「可饭店那边在用着呢」
冯行可接了李学武扔过来的香烟提醒了一句,随后借了工程副组长郎镇南的火点着了。
「这我知道」
李学武发了烟,也给自己点着了,沙发那边没位置了,就坐在了办公椅子上。
扔了手里的打火机,吐了一口烟皱眉道:「进步师生那边有信了吗?什么时候走?」
「请神容易送神难」
管委办主任丁自贵微微扬了扬脖子,道:「且走不了呢,说是要等下次接见」。
「我滴妈呀」
李学武苦笑道:「别不是赖在咱们这了,好吃好喝的供着,真当劳动食堂了」
「呵我是没辙了」
丁自贵摊了摊手,道:「今儿找你来就是想说说这件事,李主任那边也很恼火」。
「我能有啥法儿」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道:「我还能一个一个去撵啊,没法」
「我看也是」
丁自贵无奈地说道:「形势没有变化,估计是不会走的」。
他没有负责具体的接待任务,自然不愁这个工作的。
但跟李学武的关系很好,两人现在又在一个组里共事,自然要关心和帮忙。
「六国饭店改造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不管它,先搞定设计再说」
李学武也是挠头,给沙器之吩咐道:「约一下东风建筑的窦经理」。
说完又看了郎镇南一眼,道:「下午吧,同工程处的同志对接一下,拿个方案出来」。
郎镇南刚调过来不久,可在轧钢厂遇到的事倒是挺多。
以前的李学武是啥样他没亲眼看到过,只是有所耳闻。
可来了轧钢厂以后看到的,却都是已经上位了的轧钢厂最年轻厂领导。
你不承认?
以前还有人质疑,可现在谁还敢质疑当初李学武的那个副书记岗位。
机关所有人都默认他是厂领导,没看见大家有事都来这边坐着等嘛。
李主任正在开项目协调会,晚一点要去上面协调相关工作,厂里新立项目接下来都是李学武在管理。
昨天都看见的那块肉,分肉的刀子就在李学武的手里,你说他们现在是个什么心情。
郎镇南服不服李学武不知道,但他办事,从来都不会让人挑出错来。
本可以叫了窦耀祖来,直接把改造事宜定下 来,可郎镇南毕竟是主管工程工作的副组长。
一般项目都无所谓了,这种大项目,还是要注意团结的。
李学武给面子,郎镇南也看得懂,讨论了基建项目的设计思路,他主动提出要协调东风建筑入场施工。
理由很简单,东风建筑在居民区项目工程建设中表现出了很好的作业风格,工程质量也有所保证。
当然了,你要说这里面没有李学武的因素也是不可能的。
郎镇南也问过了,从李学武掌管招待所以后,这位姓窦的就开始介入到了轧钢厂的项目建设当中。
就算死瞎子也能看得出这里面的问题了。
可这是问题嘛?
现在一把手李怀德不觉得是问题,财务那边没人提问题,纪监以前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知道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