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修罗场(2/5)
夏中全毕竟是轧钢厂的总工,对轧钢厂和造船厂的情况了解的很透彻。
站在李学武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就都想得通了。
“你是想一个游艇项目养一整条生产链啊”
。
李学武很坦然地看着他,并无反驳地说道:“穷怕了,眼巴前一条大鱼游过,能吃下多少全看咱们的能耐了”
。
“嗯嗯!”
夏中全按灭了烟头,点着李学武说道:“你要是这么说,那可以研究的方向就多了”
。
“首先就是发动机的生产线和技术会被快速提升一个量级”
“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轧钢厂的技术升级和产能升级上来”
夏中全微微皱眉思考着,顿了一下,这才问道:“昨天你跟领导谈的产业转移项目真的能上马?”
“必须上马”
李学武态度认真地说道:“重工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早就定下了,这一次是机遇性调整,但整体布局不会有大的改变”
。
“你可以想想”
他指了指夏中全说道:“咱们钢铁工人的典型形象是什么?”
“是不是戴鸭舌帽、拿大铁钎、戴防护镜,在炼钢平炉前操作,钢花四溅,感觉非常光荣?”
李学武在说这段话的时候表情上并没有光荣的意思。
他在随后的话语中也给出了解释:“事实上,那是世界公认落后的平炉,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能耗高、效率低、质量差”
。
“我为什么跟李主任提出要出去看一看?”
“就是想看看咱们的技术跟世界冶金行业和轧钢行业第一梯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是啊”
陈教授挠了挠额头,声音有些低沉地说道:“咱们的平炉冶金技术看似优秀,产量也足,实则在世界冶金领域已经面临落后地步了”
。
“不仅仅是平炉”
冶金专家韩一民叹息道:“包括三百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三十吨以下的转炉,都不具备竞争优势了”
。
“就算是还没有达到淘汰的地步,但在冶金竞争中已经不占优势了”
“现在看似领先的转炉冶金技术也仅仅处于竞争中端,未来可能是高炉的天下了”
韩一民看着几人强调道:“尤其是四千立方米,甚至是五千立方米的高炉都有可能实现”
。
“再说特种钢材的冶炼,最能拉开技术上的差距,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现在连电转热炉的冶炼技术都在不断革新,更高效的冶炼技术日新月异,闭门造车要不得了”
他给众人解释了世界上先进的板坯连铸连轧、精炼炉等技术手段。
包括轧钢厂应用到的热连轧机、板坯连铸机、冷轧机等等。
“造游艇是咱们拉开窗口看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创造一个技术引进的新方向、新课题”
李学武点点头,肯定道:“游艇就是在近海玩的,给外国富商交际和玩耍用的,基本不用考虑舰船级的触碰风险”
。
“有了玻璃钢制造技术,咱们厂的很多项目都能进行改造升级了”
。
“这个我了解一些”
材料学专家陈教授点点头,附和李学武道:“玻璃钢管道有耐腐蚀的优点”
“在储罐、耐腐蚀输送泵及其附件、耐腐蚀阀、格栅、通风设施、污水及废水处理设备及其附件等方向有着绝对优势”
。
“在其他领域也有着较为先进的制造属性”
“比如建筑行业,替代传统玻璃和外壳包装,装修建筑材料等等”
“比如电气和通讯工程,输电绝缘部件、发电机部件、天线部件等等”
。
“如果玻璃钢能造船”
夏中全看向李学武问道:“那在汽车制造领域是不是也有应用方向?”
“这个正是我要说的!”
李学武点了点烟头,看着他说道:“回去您得充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把汽车零部件能换的都换成玻璃钢的”
。
“包括部分外壳、内板、地板、仪表板等等,进一步给汽车减重”
。
“减重啊…”
夏中全微微皱眉思考着,道:“越减越省油,越减速度越快,这是好事,可也得考虑到安全和生产工艺的层面”
。
“这个就不归我管了!”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我是总设计师的嘛!”
“哈哈哈”
夏中全听后面露苦笑,抬手点了点跟着笑的几人道:“你们笑,你们能跑得了嘛!”
“先把这个项目搞定,咱们接下来有的忙了!”
他一边张罗着把游艇项目计划书做出来,一边还给李学武抱怨说他不为人子,拿他当傻骆驼使!
李学武却是站起身凑到他身边,故作小声,可用了大家都能听得见的声音鼓励道:“等这个项目完结,我请大家去海边潇洒,再叫上年轻漂亮的女同志…”
“咳咳咳!”
“咳咳!”
文化越高,内心越騒 李学武一句话就把会客室内的老教授们搞的心情激荡了。
先前屋里扔烟雾弹都没咳嗽,这会儿听见年轻漂亮女同志大家都咳嗽了起来!
咋地?
烟不呛嗓子,美女过敏啊!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心里喜欢的永远都是十八岁。
十八岁不是下限,而是我能写的上限!
老教授们就不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同志了?
怎么可能呢,娶了自己学生的还不是比比皆是,李学武就不信他们找不到同龄合适的。
投其所好,对付他们这些有色心,没贼胆的佬涩批,李学武动动手段都能玩的他们找不着北。
你要激励他们干活,说给钱他们绝对喷你一脸狗屎,骂你市侩,庸俗。
说给地位待遇,他们又说自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著作等身,无欲无求。
但你要说找几个年轻漂亮喜欢科学知识的妹子一起出去玩,他们能把你捧成学科带头人,项目总设计师!
不然你以为李学武的“总设计师”
名头怎么来的?
自从华清的师生到来后,李学武把女大学生分配进研究车间,这工作效率立马提升了几个速度。
是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怠慢了吗?
是为建设现代化宏伟目标甘愿奉献的毅力缺失了吗?
是功成名就,胸带红花上台领奖的愿望不香了?
都不是,是工程师和技工们身体里最后一点潜力都被李学武挖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