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7章 小人得志(2/5)

刘光天有些傻眼了,怎么说着说着就成了他要去自首了,他有点发蒙。

可傻柱不给他这个时间,喝道:“你想蹲笆篱子啊,伤害罪可进不了一监所,你弟弟你都团圆不着!”

“哎!

是…是,我知道了”

刘光天想要往出跑,又想起需要回家拿证据,跟没头苍蝇似的又回身进了院里。

“呵多行不义”

傻柱撇了撇嘴角,看向李学武问道:“他得进去?”

“不知道啊”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道:“不是你让他去的嘛,问我啊?”

“我…!”

傻柱有些无语了,自己就特么插了一句怎么就成了自己让他去的了。

“柱哥儿是你”

老四笑嘻嘻地提醒道:“刚才确实是你说让他赶紧去自首的”



“是他啊”

傻柱愣目愣眼地指着李学武说道:“刚才不是他说的让去自首的嘛!”

“武哥说的是问句”

二孩儿悠悠地说道:“你说的是肯定句,所以是你让他去的”



“我特么…”

傻柱看了看李学武,指了指后院,又指了指自己,问道:“所以他…我…得找我?!”

“不然呢”

“你没事瞎掺和啥!”

“哪儿都显着你了”

雨水站在厨房门口的窗台边,隔着窗子说着她哥,满脸的无奈。

李学武微笑着拍了拍傻柱的后背,安慰道:“没事,劝人向善嘛,你是对的”



“希望二大妈也这么想的”

傻柱还没从李学武的安慰中感到庆幸呢,却又是被他妹子浇了一盆冷水。

一想到二大妈的状况,尤其是嘴歪眼斜的骂骂咧咧,他真想给自己一嘴巴。

现在回想刚才的对话,他这才琢磨出来点意思,李学武从始至终都没说让刘光天去自首的意思啊,更没说不交代事实他就会怎么着他。

刘光天是把对李学武的畏惧等同于对未来的恐惧了,完全就是李学武在吓唬他而已。

临门一脚可以是刘光天自己崩溃的,但被他给影响了。

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但现实是,院里人马上就都知道是他撺掇刘光天自首告发张国祁的了。

这锅捡的真利索 李学武看了越来越尖酸刻薄的雨水一眼,笑着继续安慰傻柱道:“现在咱们院里几位大爷都不行了,你正合适站出来主事的”



“嘿嘿嘿李处长谁不行了”

他这边正说着呢,身后却是传来了一阵招呼声,一回头,却是瞧见闫富贵跟垂花门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敢情他一直站在这边瞧着热闹呢,怕别人看见,还躲阴影里了。

这会儿走出来插话道:“三大爷这不是好好的嘛,怎么能说不行了呢”

傻柱正烦着呢,见这块老蘑菇又出来了,不耐烦地说道:“您现在是明白啊,还是糊涂啊,别不是又犯病了吧”

“你!

傻柱!”

闫富贵气急,指了指傻柱叽咕叽咕眼睛道:“你都是要当爹的人了,你就准备让你孩子学你没礼貌啊!”

“一边儿玩儿去”

傻柱瞪了他一眼,还要再说,却是被迪丽雅给叫去了屋里。

别人说话不好使,现在迪丽雅说话他必须得听着。

见傻柱“败退”

,闫富贵笑呵呵地看向李学武,问道:“李处长好长时间没回来了啊”

“呵呵”

李学武看着他的样子,又听了他的这几句话,尤其是李处长三个字,轻笑着说道:“有事吧三大爷?

有事说事”



见李学武不愿意跟他扯闲蛋,闫富贵的笑容尴尬了几分。

可谁叫他脸皮厚呢,扯动脸皮几分,又对着李学武说道:“是,是有事”



说完手指了指家里方向道:“这不眼瞅着那啥了嘛,听说咱们厂要大招工,我不寻思那什么嘛…”

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看着闫富贵给自己表演“什么”

跟“什么”

的废话。

外院或坐或站的人都没有避开的意思,就这么看着听着,让闫富贵分外的觉着别扭。

看着他们不回避,李学武又不接下茬,闫富贵只好说道:“解放你这也知道,从小一起长大的,你看能不能帮解放进轧钢厂,他是初中毕业的呢,符合条件的”



“符合条件就报名呗”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道:“这又不是啥为难的事,咋还要帮忙了呢”



“这…这不是…那个”

闫富贵嘴角扯了扯,尴尬地挠了挠眉毛道:“他现在腿脚儿还不利索嘛”



说完很怕李学武误会似的,摆摆手强调道:“不过没关系的,大夫都说了,只要长好了跟以前一样”



李学武微微皱眉,道:“您的意思是,先上车,后买票,先进厂,后干活”



“这话…这话也不能这么说”

闫富贵听见李学武这么说了,好像也觉得不大好意思似的,但又强调道:“他上半身没问题的,该实习实习,没事的”



“钢厂,实习,腿有伤”

现在轮到李学武有些无语了,抬了抬下巴,示意了前院道:“您是恨他不瘸啊,还是觉得钢厂里的工件都是轻如鹅毛啊”



“不是…”

闫富贵舔了舔嘴唇,干笑着说道:“这不是还有你在厂里呢嘛…就当看三大爷面子了,三大爷一定记你的好儿!”

“呵呵”

李学武这回算是听明白了,不过听明白了,也就不说啥了。

街坊邻居的,人情世故避免不了的,后世已经很少见了,但这个年代不一样,住在一个院里,又是平房区,互相都有个人情在。

今天你帮我了,明天我帮你,互相照顾着,讲的是远亲不如近邻。

但是,这么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还是很少见的,也有可能是老思想在作祟。

比如院里出了个能人,各家各户的都觉得有了依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而老四九城的人都好这个面儿,或是吹牛皮,或是真性情。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