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时代的奋斗者(3/4)
“马忠义同志的感悟应该是很多学员共同有的感悟”
李学武笑了笑,开口说道:“训练场的培训科目设置是经过一线双预案执行人员、指挥人员,以及训练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
。
说完示意了一下魏同道:“他们作训科就是专门搞训练计划的,你们这些参训人员还没来的时候,他们就根据你们厂给出的关于你们的资料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了训练计划的调整”
。
李学武的这句话很是吸引了考察团的关注,能把训练大纲做到这种程度,只能说到底还是专业的。
“可以这么说,今天你要学到的东西,要掌握的东西,他们都是有计划的”
李学武主要还是面对着马忠义说的,但所说的话还是给这些考察团听的。
“包括你们今天有没有没学会的,或者说训练不到位的,你们的教员都会在你们的训练跟踪手册上进行记录”
魏同在李学武介绍到这里的时候,示意早就准备好的作训科人员将一些学员的跟踪手册发给了考察团的人观看。
而考察团的人接到这样一本详实记录着一名参训人员具体训练和学习数据的手册也是很震惊的。
从上午到了这边开始参观,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词,那就是专业。
即便是到了刚才马忠义的发言后,他们的心中还是这么个词。
而听着李学武的介绍,看着手里的训练手册,他们再次刷新了对训练场专业态度的认知。
这就不能简单的说专业了,更应该说是专注,专家。
专注于科学训练的专家团队,专注于科学培养的专家团队,专注于专业人才培训教育的专家团队。
在场的几名优秀学员听见李学武的介绍也是有些紧张,他们不知道自己平日的表现如何,会在跟踪记录上如何体现。
这种带文字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对他们的考核,或者说叫认知标准。
李学武没在乎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终究是要被这些考察团成员送来受训的,今天他们不是主角,这些考察团成员才是。
“李处长”
一名坐在较远位置的考察团成员冲着李学武招呼了一声,随后扬了扬手里的记录本问道:“请问这上面的数据能反应什么,或者说代表什么?”
“很多,这是一种工具”
李学武拿起身边剩余的一本跟踪记录本,翻开了介绍道:“教员会根据记录本上的个人信息对他们的训练和学习接受程度进行考虑,判断如何教会他们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
“而在记录中如果该学员有欠缺,或者学习完成度不够的情况下,相应的技能教员会在周日的时候组织该学员进行补习或者训练”
“说白了就是因材施教”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记录本,看向那边的考察团成员继续解释道:“这种制度会督促学员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珍惜在训练场的学习时光,是对他们本人负责,也是对他们的单位负责”
。
“好,我明白了”
考察团的那名成员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跟小学的作业本有些相似了”
。
“哈哈哈”
众人听到这个比喻也都笑了起来,他们早就觉得像了。
尤其是这上面还有相关的教员签字,就像小学生作业本上家长签字一栏似的。
李学武也跟着众人笑了笑,随后说道:“这确实是作业本,不过不是给学员的,而是给教员的”
。
说完他便示意了一下魏同的方向,道:“所有的跟踪训练记录都是有专人进行检查和登记的”
。
“即便是这名学员结束了训练,都已经回单位执行任务了,那么有一天他出了技术性的问题,我们也是有记录来证明我们确实将该项技能教给他了”
。
当众人听到李学武说完这句话,脸上的笑容全都不见了,换上的是惊讶,是认真,是思考的表情。
就像刚才李学武所说的,训练场要对受训学员负责,更要对委托单位负责。
所有的参训人员从这里离开的时候都是合格的,如果出现不合格情况了,那也是该学员自己出了问题。
而同委托单位交接的时候,也会将这份跟踪记录本上的内容进行交接,明确告知委托单位,该单位送训人员在训练场参训期间的具体表现。
考察团人员默默地将跟踪记录本翻看到了最后一页,果然发现了交接页,上面有要求作训科科长签字,也有要求送训单位负责人签字。
这份记录本将会保存在训练场,用来确保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员不会给训练场抹黑,也不允许受训学员或者单位给训练场抹黑。
这就像是一份警告书,随时悬在学员的头顶,时刻提醒他们培训场在盯着他们。
如果犯了错,不仅仅给自己的单位惹了麻烦,还会因为这份记录把所有的责任都钉在他们自己身上,逃都逃不掉。
考察团的人不会因为训练场太专业,太严格而苦恼或者气愤,他们只会佩服和尊重。
佩服这种专业的态度,尊重这种负责的行为。
李学武看众人反应了一阵,笑着示意了第二名优秀学员代表发言。
“我是京城纺织三厂保卫科保卫股的赵双江,受我厂保卫处委派前来学习保卫技能及管理知识”
在听过消防科的受训人员发言后,再听保卫科的受训人员发言,这些考察团的人都有了准备。
他们更关注这名叫赵双江的学员话里对参训和受训中的感悟和感受的细节,想要看看训练场除了跟踪记录本以外,还有没有更细节的地方。
答案是有。
“我所参训的科目所有具体项目都有合格时间限制,包括指挥技能训练时,如果不达标会在周末进行再训练,再考核”
赵双江汇报道:“教员对时间的掌控和要求是我对参训感悟最深的一点,甚至我们上厕所的时间都被限制了”
。
这一次考察团的成员没有笑,而是都把目光看向了李学武。
不过李学武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等赵双江汇报结束后,大家都鼓了掌,这才笑着问了赵双江一句:“是不是上厕所的时候被叫出来很难受?”
“这…”
赵双江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学武的这个问题了。
他是知道这位是轧钢厂保卫处的负责人,也是这处训练场的主管领导。
他们在这边受训都是这位一直在领导的,甚至据说有些训练科目就是这位设计并且做出标准的。
“没关系,谁都难受”
李学武笑着对赵双江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不好意思。
对赵双江说完,李学武看了魏同一眼,说道:“我记得训练场不仅仅对上厕所的时间做出了限制,还包括吃饭和睡觉,是吧?”
“是的”
魏同很是认真地点头确认道:“还包括洗漱时间、整理内务时间、上交学习笔记时间等等”
。
“嗯”
李学武点了点头,又看向了赵双江和正望着这边等待解释的众人说道:“这个要求还得从我们训练场的立足根本开始讲”
。
说着话,示意了八一六团的驻地方向解释道:“我们跟驻训在这里的八一六团是互帮共建单位,训练场内部的安全和纪律都是由八一六团统一管理的”
。
“包括食堂的炊事班、门岗保卫、训练教员等等,都有八一六团参与,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按照纪律队伍进行建设的,也是按照纪律队伍进行要求的”
李学武表情严肃地说道:“无论是消防人员,还是应急救援人员,也包括像是赵双江这样的保卫人员,他们都是特殊力量”
。
赵双江被李学武点了名,当听到自己的身份被这样解释,他也是点了点头。
跟现场的考察团成员一样,大家都是安全管理人员,自然明白李学武所说的这些岗位的性质。
“特殊力量就代表着岗位的特殊性,人员的特殊性,也代表了岗位对人员的特殊要求”
李学武正色地看了赵双江一眼,问道:“如果你在蹲坑的时候,厂里突然有人袭击了,难道你要等蹲完了坑再出去嘛?”
这个问题直接敲在了赵双江的心上,他明白李学武所讲的话代表了什么,也明白训练场这么要求的意义。
他刚才所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也并没有反对这项纪律和要求的意思,李学武也懂。
所以这里也不是给赵双江解释的,而是给考察团的人说的。
“不是说我们在训练场,周围有几千人在,大家都是在安全的环境中,不用这么紧张,而是一种态度”
李学武用手指轻轻地点了点面前的桌子,看着众人说道:“从他们这些受训人员迈步进入训练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和作为特殊力量需要绷起来的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