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8章 有大瓜吃(3/4)

当然了,所有的会议“意见”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如果对人,没人敢把李学武怎么着。

“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急着召开这个会议,又为什么匆匆把大家聚在一起没有讨论就宣读了这份方案”

杨凤山将手边翻开的方案合上放在了一边,嘴里继续道:“这份方案大家也都听了,昨天下发的会议通知大家也都看了,联合企业是怀德同志提出的,李副处长撰写的,所以有很多内容都是看见过的”。

“我在跟玉农同志等人探讨联合企业筹备方案的时候,是没有将李副处长纳入到筹备体系的,因为业务不相干”

“是玉农同志主动提出,李副处长有才能,朋友多,关系广,适合做沟通协调工作,我这才同意了这个安排”

说着话点了点景玉农对着李学武的方向解释道:“玉农同志就是筹备办公室的主任,我看李副处长任个副主任并不委屈嘛”。

说完看了看李学武,又看了看景玉农,道:“如果真的因为帽子大小争起来,那玉农同志是老同志,发扬风格,就当副主任,让李副处长当正的”。

“呵呵呵”

会场内的众人听见厂长的话都轻笑了起来,就连脸色灰白的景玉农这会儿都缓和了许多。

杨凤山看着李学武没有笑,该笑的都没笑,只能他自己笑,笑的很干,很无奈。

“我倒是不认为你们二人是因为帽子大小才有不同意见的,说白了还是立场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

杨凤山轻轻拍了拍手边的那份方案,道:“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是没有考虑到许多问题的关键,也是没有照顾到所有同志的情绪,这我们都该检讨”。

“但是,时局艰难,举步维艰啊同志们”

杨凤山满脸困顿地说道:“厂里的资金是有限的,而各分厂、部门却又有着各自的项目诉求,如果资金分散,那便是一盘散沙,什么事都成不了,团结起来才能做大事啊!”

“那么,没有用到厂预算资金的项目怎么算?”

也不都是被厂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感动的,鞭子不挨在自己的身上不知道疼。

现在夏中全也豁出去了,看着杨凤山问道:“无论是汽车整备,还是消防器材制造,亦或者是发动机研制,我们几个处室自己拿钱,没有用到厂里的预算,这个怎么算?”

“这个问题我们承认,确实没有注意到”

杨凤山点点头,看向景玉农道:“我看项目审查上可以拨开这一部分项目,保证当前各部门已经建立起来,或者正在建设的项目顺利进行”。

说完又看向杨元松说道:“毕竟这也是符合文件精神的,谁说小工厂就必须以单位为基础了,就不能以部门为基础吗?”

杨元松点了点头,道:“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我赞成厂长的意见”。

其实大家都清楚,如果没有闹这一场,什么特么没注意到,景玉农刚才的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吞并。

看现在景玉农的脸色便知道,她现在也不得不同意这一意见了。

厂长发话了,也在调和了,双方必须各退一步了,不然就会招来所有人的攻击,副厂长也不好使。

杨凤山见书记同意了,其他人没有反对意见,便对着夏中全说道:“会后方案会修改,只要自负盈亏,厂里就同意你们探索属于自己的项目”。

说完还颇为意味深长地看了夏中全一眼道:“我倒是希望你们能把发动机技术攻克了,到时候我向上面申请,给您们单独建厂”。

夏中全点了点头,再次问道:“那我们的盈利怎么算?”

“当然是…!”

景玉农要开口说话,却是被杨凤山摆断了。

杨凤山看着夏中全等人道:“只要是不耽误正常的生产秩序,只要能保证盈利被用于补贴和正确的利用,我们不管”

“但是!”

在回答的最后,杨凤山强调道:“设计处是轧钢厂的设计处,设计处的财务是要接受轧钢厂的财务处服务和管理的”。

“我保证”

夏中全看着杨凤山坚毅地说道:“设计处的财务状况随时欢迎财务处来核算调查”。

“哎!不要带情绪嘛!”

这个调查一词算是呼应了刚才李学武的话,杨凤山努力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消除影响的。

摆了摆手,制止了夏中全这么说,随后又看向了会场里的其他人,问道:“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的,现在说说”。

邝玉生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我们生产管理处也欢迎财务处来调查,看看我到底是不是贪了什么钱,藏了什么款”。

这话是直接对着景玉农说的,看的杨凤山直皱眉。

他是想消除刚才会议的影响的,但很显然,两个部门已经对景玉农产生了对立情绪,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掉的。

邝玉生讽刺了景玉农一句,随后便又说道:“我只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人子弟的安排和临时工的安排”。

说着话看向杨凤山,道:“清退临时工,必然造成工人短缺,如果影响了生产进度,这个责任我不背”。

“其次,临时工也好,招工收紧也罢,或者是无能地放弃人事权什么的,一旦工人不同意,我一定站在工人那边”。

只此两条说完,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了起来,这可不是不相干的问题。

哪个部门没有临时工和子女安排意愿啊,联合企业的创建不就是为了解决一大部分的用工问题嘛。

现在好了,争什么管理权,本末倒置了不说,那管理权有个屁用,多分钱嘛?

要是没有对比还好说,一对比李学武在前几天的相互交换活动中的表现,众人心中都清楚,景玉农的能力有,但比李学武差的远了。

“先说一下清退临时工的问题”

杨凤山双手交叉放在会议桌上,皱着眉头解释道:“说清退并不是所有的临时工都要清退,这是轧钢厂的工人培养基础”。

“方案所说的清退是指正式工人可以从事的岗位,精简人员,将人事结构下沉,并不会影响生产,因为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杨凤山解释了这个,又解释了关于联合企业放弃人事权的事。

“这个问题我们也是很纠结,但是谁都不傻,不可能便宜全都我们占了”

杨凤山皱眉道:“我们共同的意见是先把工厂建起来,所用工人也好,所用到的管理人员也罢,都是可以慢慢调控和商议的”。

“只怕没这么简单”

谷维洁眼皮耷拉着,突然开口道:“我还没听过吃到嘴里的肉会吐出来的,更没见过这么安排工人的”。

说完看向杨凤山,道:“我就想问问,如果合作方按照投资比例,或者人数比例来平均分配管理岗和工人岗可不可以?”

“嗯,这个问题我们也讨论过”

杨凤山的眉头皱的愈加深刻,点头道:“咱们有原材料优势,提供场地,提供机械,但没有生产末端的优势,且因为比较复杂的原因,同周边工厂合作较为困难”。

“我们有原材料,有机械,有工厂用地,有运输优势,我们还有工人”

谷维洁看着杨凤山一条一条地数出来,然后问道:“现在就缺技术,缺销售渠道,我们就得损失最重要的利益?”

杨凤山一时之间有些沉默了下来,这个问题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景玉农给他的答案就是,其他工厂不太注重效益,倒是很注重工人的安排。

当然了,这完全就是屁话,哪个工厂不重视工人的安排。

这个时候工人才是厂里的根,效益其实并不算太重要。

因为这些工厂都是有着自己的生产任务的,联合建厂,求的是扩大内需,丰富当前急需的产品和物资。

而现在轧钢厂所提出的这些合作项目多是传统型、辅助性的工厂,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并不高。

如果不是因为合作可以省下一部分建厂费用,和计划外商品的文件精神,没人愿意搞这种杂交工厂。

公营工厂领导最烦扯皮,这样的杂交工厂必然会产生一大堆的扯皮问题。

就比如工人,这些人到底属于谁的?

再比如效益,如果效益不好,后续怎么处理?

谷维洁的问题也是当前这份筹备方案的矛盾点,谁都想解决,但谁都解决不了。

计划外的销售,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的事,更不是你从工厂拉了一堆东西去大街上卖就行,你得有手续。

卖给个人必须有手续,这就是计划型经济。

现在会场里都在想,这些小工厂制造出来的东西可靠吗?合格嘛?能用吗?

自己先怀疑了,人家一问,谁愿意要你的东西。

谷维洁见杨凤山不说话了,便往李学武那边望去,她相信,李学武一定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然了,李学武是不会参与的,别说一个副主任了,就是真给他正主任他也不会干的。

谷维洁还是比较了解李学武的,这个人就是拉着不走,打着倒退。

李学武这边依旧是沉默着,如果不是景玉农在会场羞辱他,他也不会硬钢。

发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能解决产生问题的人。

“嗯,这是个问题”

杨凤山思忖片刻,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在看向景玉农时,发现她已是没了思考和发言的心思,便开口道:“这个方案就是拿上来给大家看的、讨论的,就是让大家提问题的”。

说完点了点方案,道:“现在证明这份方案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我看可以再议一下,玉农同志啊”

杨凤山对着景玉农说道:“将同志们的意见收拢一下,回头看看怎么完善一下方案,好吧?”

“当然了”

见到景玉农看向他的眼神,杨凤山又说道:“我看有争议的部分暂缓执行,没有争议的部分可以开展工作嘛”。

“我看可以的”

杨元松见杨凤山看向自己,便点了点头,道:“理不争不明,事不辩不清”。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