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听说你处对象了?(2/4)
李慕亲的父亲只是个工人,而王珉的父亲是京里某个企业的干部。
不要问王珉为什么不去他爸的单位,他当然不会说他父亲为了把他安排到红星厂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力气。
昨天记者堵门的事件终究成了阴云密布,整个办公区都很压抑。
今天的报纸上没看见什么有关于昨天那件事的消息,但备不住明天就有了。
今天没有可能是某些环节出现了卡顿,但不代表所有文章都发不出来。
一旦有人先发表,势必会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现在集团宣传部门一定是在发挥作用,阻碍这种消息的传播。
可挡不挡得住就不知道了,真出了事大家都会受到影响。
毕竟事情就发生在钢城冶金厂,一旦上面怪罪下来,谁承担 秘书长是集团在辽东的主管领导,他的责任躲都躲不掉。
李学武一旦受到责罚,甚至调回京城的话,那整个辽东工业都将面临着洗牌的风险。
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昨天那件事,乃至是记者来访绝非偶然。
昨晚发生的事,那些记者竟然比秘书长先到的单位,甚至提前知道了一些内幕,这正常吗 11月24日,京城红星轧钢厂正式关闭,集团已经完成注销公示手续。
而钢城红星轧钢厂所有车间进入正式生产程序,与辽东工业接轨。
接下来钢城轧钢厂将作为辽东工业序列组成接受一机部配属的生产任务。
不过受之前合作条件约束,钢城轧钢厂会将新京一厂作为帮扶对象,共同完成京城工业的轧钢生产指标。
说是帮扶,说是共同完成,其实就是给新京一厂兜底。
京城工业用几千个安置指标拿到了红星钢铁集团的承诺。
一座京一厂能养活多少人,几千个安置指标算什么,挤一挤哪都能放下。
轧钢厂的邝玉生再没有时间悠闲地来李学武办公室喝茶,多重任务压的他团团转。
而集团也传来了好消息,在与京城二汽完成合作签约后,又同首汽完成了合作签约,李学武负责的两个大项目全部实现了预定目标。
只是这种喜讯在4号炉事故的影响下有些黯然失色,甚至没人主动提及。
李学武更不会给自己表功,除了关注4号炉的调查结果,他还得忙冶金厂和辽东工业的事。
无论4号炉的调查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他陪同李怀德随团出访的安排。
所以他要在下个月之前将所有工作妥善安排,争取不再出现问题。
其实4号炉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只是没有在集团公开通报罢了。
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董文学已经不再兼管亮马河工业区,暂时负责对外合作项目,也就是管委会主任李怀德随团出访想要达成的合作项目。
他兼任了对外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组长,明眼人都知道他被架空了。
当然了,下面有人说他被架空了,也有人说上面要调查他,更有人说这是李主任在保护他,说法什么样都有。
董文学的分工出现变动,连带着某种猜测也上升到了他所在的层面。
当初炼钢厂招待所服务员的事也被翻了出来,董文学一时非常的被动。
而作为他的学生,铁杆的盟友,李学武竟然没有给他打一个电话。
很多人都在猜测两人之间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更为复杂的局面。
面对这种猜测,李学武的选择是沉默应对,甚至是没时间考虑。
在听取了韩战对案件的调查汇报后,李学武又叫来了王亚娟。
主管冶金厂宣传工作的是副厂长曾梅一,组织工作处负责人是邹武成,副处长是李曰汤,宣传科长则是王亚娟。
李学武在冶金厂的身份特殊,为了效率,他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会忽视掉一些规则,直接越级安排做事。
这么做当然很讨厌,但谁敢说他给下面的人穿小鞋他们不怕李学武给他们穿小鞋吗 集团领导担任厂领导,这件事本身就很特殊,谁敢跟他提意见。
王亚娟走进办公室,见韩战也在,便点头问了好。
李学武指了指韩战,道:“案子的情况你们对接一下,今天就发出去。”
“是以广播的形式还是通过联合工业报”王亚娟没懂他的意思,主动问道:“是以案情通报的形式还是以新闻播报的形式”
“广播和报纸都要报。”
李学武手指一拉,看向她强调道:“就以严肃的案情通报格式来报道,不要给任何人留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办。”
王亚娟点点头,说道:“今晚先安排广播播出,明天安排工业报通报。”
“你打申请,总台通报。”
李学武再一次强调道:“尽可能地将这份通报公开化。”
“这样”王亚娟微微皱起眉头,担忧地讲道:“会不会引起更多没必要的误会和误解”
“严肃的通报哪来的误解”
李学武靠坐在椅子上,看着两人讲道:“你们越是捂的严,人家越以为这里面有问题。”
“从现在开始,针对那些记者询问的问题总结一下做个通报出来。”
他坐直了身子,点了点办公桌讲道:“就以冶金厂保卫处的名义。”
“在这个案子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之前我不想看到任何猜测报道。
李学武王亚娟安排道:“谁敢乱写你就上报,由集团出面向上级举报。”
“明白。”王亚娟见他讲的如此认真,态度如此坚决,便也就明白了。
李学武做管理工作一向如此,他要你做什么不需要你完全明白,只要按他的安排做就是了。
“还有,你们宣传部门要加强文化领域宣传和普及工作。”
不等王亚娟要转身出去,他又强调道:“妖魔鬼怪的话题就不要有了。”
“我明白了,下来我安排。”
王亚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最近的那些言论她也听见了。
现在晚上车间女工都不敢走4号炉车间那条路,男工人走那边也胆杵。
传言如此,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可心里就是发毛,这种影响太不好了。
李学武要求她在文化领域做出工作,那她便决定以李学武为核心在工业、经济、组织、文化四个领域做宣传工作。
这四个领域不是乱拼凑的,这是李学武上任辽东以后决定要做的四件事。
发展工业,振兴经济,加强组织,弘扬文化,可以说任务非常艰巨。
她也是会做事的,李学武让她加强单方面的文化宣传,反手就给李学武安排了一系列的宣传工作。
没错,是王亚娟给李学武安排宣传工作,并且亲自给他讲了宣传重点。
并不是作秀的那种,而是强调李学武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宣传工作。
比如说11月26日,李学武带队前往钢城工业区地下工程工地参与义务劳动,王亚娟便安排了电台记者随行。
钢汽答应给他们的海狮客车已经改装完成,采访车非常的先进。
义务劳动现场的情况可以直接通过广播传播出去。
不只是李学武要重视宣传工作,从这件事吸取到的教训,集团也越来越重视宣传工作。
11月30日,位于亮马河工业区河畔花园的广播电视大楼正式竣工。
不要问没有电视业务的红星钢铁集团为什么给自己家的大楼冠上了电视两个字,因为这个时候电视两字更高级。
甭管有没有,先叫了再说,按正常思路来讲,叫着叫着就有了。
大楼只有六层,以八角形的奇特造型设计吸引了众多来亮马河工业区游玩的市民。
当知道他们收听到的红星广播电台的节目将从这里诞生的时候,他们对广播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这种兴趣和羡慕在无形之中提升了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
就在广播电视大楼竣工的同一天,集团第一次正式公布了4号炉生产事故的对冶金厂主管工业生产工作的副厂长刘永年进行免职,同时对其展开调查审查的处理决定。
刘永年终究没能逃过这张大网,他在4号炉车间调查了两个月,什么都没查到,集团不处理他还能处理谁 集团组织工作部监察处副处长孟念生带队来钢城宣读该项决定前先拜访了集团秘书长李学武,是征得李学武的同意后才对刘永年宣读了组织决定。
集团已经下了命令,李学武还能说什么,难道说不同意啊 这只会让矛盾更加严重,问题却无法解决。
孟念生只是做事的人,为难他没有任何意义,况且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满和拒绝而终止这次的任务。
他去刘永年办公室宣读命令的时候李学武不在,刘永年被从办公室带出来的时候他也不在,他是在窗前看着刘永年被带着走出办公楼,上了面包车。
刘永年不曾抬起头望一望办公楼,此时他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没想过李学武会来送他,更不敢想李学武会救他。
就像秘书长前几天对他说过的那些话,集团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是没给过他机会,只是他不争气,也不中用,怨不得别人。
“秘书长,您的稿费。”
张恩远走进办公室,看着窗前站着的李学武轻声提醒了一句。
李学武并没有转身,只是应了一声便没了下文。
张恩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汇报道:“是按照您先前的要求,将这笔稿费直接汇给您的爱人还是......
李学武缓缓地转过身,看着他问道:“稿费这么快就下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