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9章 走?还是不走?(2/4)

这么说吧,此时我们面临群敌环伺的局面,连喂不熟的白眼狼都敢跟咱们呲牙。

考虑到钢铁工业对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以及东南沿海和北部边疆地区可能面临的敌人轰炸威胁,国家决定在川省攀枝花建设新的钢铁厂,以分散重要工业基地的风险。

要知道啊,这个地方不是胡乱选的,攀枝花及其周边地区,包括西昌的米易、会理、会东、德昌、盐边、盐源、冕宁、喜德,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

这一自然优势,加之攀枝花独特的地缘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三线建设中的理想选址。

这里靠近山脉,易于分散和隐蔽,完全契合了三线建设的布局原则。

最终,钢铁厂的厂址被选定在金沙江北岸的弄弄坪一带,以确保在潜在战争风险下,能够有效地保障工业基地的安全与稳定。

“那里的钒钛资源太丰富了。”

邝玉生微微摇头感慨道:“说攀枝花是坐落在铁矿石上的城市也不为过,真不敢想象就地取材对钢铁工业是多么幸福的事。”

“钢城在资源上还是不足。”

李学武也是较为认同他的观点,微微点头讲道:“攀枝花可不仅仅有铁矿石,其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单说油气资源就够撑起一个工业系统了,再加上钢铁工业。”

“你应该不知道,六四年立项的时候还从咱们厂调人了呢。”

邝玉生转头看向他笑着讲道:“当时我还报名了,可惜嫌我太老了。”

“呵呵——”

李学武看向他打趣道:“是看你长相太老了?”

“干部有岁数卡着。”

邝玉生微微摇头,道:“通知上没说具体安排,但我听说了,只要去了那边基本上原地升半级,还有很多升一级、两级的。”

“原来你的立场如此不坚定啊。”

李学武好笑地调侃他道:“给你芝麻绿豆点好处你就要跟人家走?”

“现在说是芝麻绿豆。”

邝玉生也是好笑地讲道:“当时咱们轧钢厂算哪个位置上的。”

“京城工业所属一般重工业企业,要没有这几年的折腾,怎么敢说跟人家相比。”

他微微摇头讲道:“就是现在恐怕在规模上也没法跟他们相比呢。”

“有政策扶持,有战略意义,怎么比,现在就够幸运的了。”

李学武回过头,看向前面讲道:“如果不把重工业从京城那个泥潭里挪到钢城,咱们现在都别想摸着集团化的边,有说法也是镜花水月。”

“这一点我就佩服你。”

邝玉生点了点他,道:“能比大多数人先一步看到企业的危机。”

“那时候我没想明白,怎么就选择搬迁了呢,而且是所有重工业。”

他感慨着摇头讲道:“还是京城工业决定重建京一厂我才反应过来,地区对资源的保守态度说不清道不明,可实实在在就有这样的规则。”

“没有政策扶持,要想在一个地区站稳脚跟,我想不出有多难。”

邝玉生看向他讲道:“其实当时你也考虑资源大省来着吧?”

“呵呵呵——”

李学武笑而不语,这些话现在说还有什么意思。

邝玉生却很理解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讲道:“要没有冶金厂早就立足于钢城,咱们往哪搬都不够人家生吃活剥的,外乡人到哪都受欺负啊。”

“其实攀枝花钢铁基地也遇到过管理问题,你可能不知道。”

他介绍道:“当时国家调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冶金、地质、煤炭、铁路、机械、交通和城建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了一支近三万人的庞大建设队伍。”

“你想吧,三万人啊。”

邝玉生比划着手指头强调道:“不是从京城调三万名职工过来,也不是自己培养的干部和工人,是从全国各地工业企业征调过去的。”

“光是想想这个数字,再想想人员来源情况就够负责人头疼的了。”

“三线大会战打的不就是磨合和协同嘛,共患难还是可以的。”

李学武扭头看了他讲道:“红星钢铁集团还真就缺一次这样的团结的战斗,缺一次凝聚人心的会战。”

“人心最善变,哪是那么容易好凝聚的,现在不是有机会嘛。”

邝玉生指了指车窗外正在封路施工现场,竖起来的红旗旁是写着“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的巨大牌子。

天冷了,但土层还没有上冻,为了争取在封冻前抢到施工条件,工程四公司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开工的一声令下便开始了土方挖掘作业。

位于红星工业区的地下防空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超过了500万元。

这部分工程投入会计入年度汇算指标,也就是说,集团垫付工程款,上级在核销企业生产利润的时候会扣除,怎么都是组织的钱,该干就干。

在上面统一下达的指令中还有筹建水泥厂的要求,李学武后来想了想,钢城并不缺少水泥厂,自己搞建设完全是过度投资,所以就没搞。

没搞是没搞,拿不到工业施工计划指标,钢城的水泥厂也没有“余粮”

卖给工业区使用。

就算有库存也不能卖给工业区。

这怎么办?

没有水泥地下工程怎么施工,这不是急死人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

水泥厂是不能直接将水泥卖给工业区,可没说不能用作企业间资源交换啊,这是五个七的指示政策。

水泥厂属市建筑系统管辖,水泥厂不缺钢铁资源,但建筑系统缺啊。

再说了,红星钢铁集团也不止有钢铁资源,其他资源也大大地有啊。

最关键的一点,冬季施工条件恶劣,东北地区少有水泥使用环境。

也就是说,到明年的四月份,这些水泥厂本应该减产歇业的,现在不用怕生产出来的水泥吸潮变质了。

别的地方缺少水泥使用环境,但工业区的地下工程不缺。

只要往下深挖,地下温度一定比地上高,至少不会低于零上五度。

零上五度是混凝土正常凝结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温度就差劲了。

李学武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最近他不仅仅要学直升机驾驶,还在补习工程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他知识都快学杂了,以前在集团工作,还跟上官琪学飞行器制造的知识,后来他调到钢城,上官琪还经常给他写信,交流学习方面的话题。

李学武不是一个勤学苦问的人,但架不住他所负责的业务太多了。

这么说吧,你但凡对某项主管工作不了解,下面的人就敢糊弄你。

你信不信?

当领导的读者都知道,你要在业务上说错一句话,他们能拿你当日本人骗,心里指不定怎么瞧不起你呢。

李学武学这些知识,不求甚解,更不用成为专家,只要能了解核心应用和指标,在讲话中体现专业性,震慑住下面那些专业技术人员就行了。

什么人最喜欢骗人?

就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孤傲的很,真不拿你当人看啊。

李学武凑近邝玉生这边朝窗外看了看,嘴角一撇道:“做大了。”

“什么做大了?”

邝玉生皱眉问道:“工程施工超标了?”

他不相信李学武只随便地看了一眼就知道工程量超标了。

李学武真没那个能耐,他说的是牌子做大了。

“早特么强调过,三级分支机构对外可以省却集团公司字样。”

他不满地嘀咕了一句,随后坐稳了身子,给邝玉生讲道:“在今年年初的组织架构变革会议上,李主任就明确讲过不要过度强调集团公司。”

听他这么说,邝玉生回头看了一眼,那块大牌子上的确实多了。

“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按李学武的意思,应该称:红星联合建筑第四工程分公司。

“可能是底气不足吧。”

邝玉生呵呵地笑着说道:“到了外面大家都喜欢叫全称。”

“治的就是他们这个病。”

李学武皱眉强调道:“连对自己都不自信,还提什么工程自信。”

“要不咱们也学学攀枝花钢铁基地的施工和管理保准?”

邝玉生心心念着刚从报纸上获知的攀枝花钢铁基地加速建设的消息,几句话便要提一句。

“攀钢在建设之初就采用了严格的承报责任制,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任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