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这就是聪明人啊(2/4)
顾宁听了他的话语气坚决地讲道:“我有手术安排。”
“这样妈和爸会不会伤心啊”
李学武还是希望她出去走走的,尤其是有丈人和丈母娘照顾他们。
只是顾宁不想出去,他也不能逼着她,只能劝道:“你跟妈好好谈谈。”
“今年不能去,那就明年去。”
顾宁淡淡地讲道:“总有时间能去的。”
她的思维模式在处理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时候会表现的有点幼稚,可能是感知到了被爱的缘故。
在她成年以前,是被家庭呵护和关爱下长大的,可能没学会感知爱,但她已经感受到了爱和被爱。
如果她真是冷冰冰的性格,就不会有对李姝的真诚和陪伴。
李学武也从不认为顾宁是个冰块,她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对他和这个家足以称得上是称职的母亲和爱人。
所以,有些时候他愿意迁就她,也喜欢看她的娇憨和幼稚表现。
就连丈母娘丁凤霞都有些看不惯,说他太娇惯了顾宁。
没错,顾宁结婚以前在家的生活她娇惯着,可认为结婚后的顾宁需要成长,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到现在还被李学武宠惯着,虽然看着夫妻恩爱,可日子久了 也许恩爱会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消磨殆尽,但在李学武家里不存在。
因为他和顾宁都不负责这些,很少有因为琐事争吵别扭的时候。
李学武从不过度关心她的工作,她也没给李学武添过烦恼,这就叫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你要是不睡觉,谈谈李姝和李宁的教育问题”
顾宁侧过头看了他一眼,道:“明年年初李宁就三岁了。”
“这么早就送去幼儿园”
李学武有些意外地看着她讲道:“他才学会说话,而且有很多话说的不连贯。”
“去了幼儿园就连贯了。”
顾宁比李学武想象中对孩子更硬心肠,她向后靠了靠,尽量靠在他的臂弯里。
“他姐姐上学,他一个人在家也很孤单,经常说去幼儿园玩。
“李姝回家有说幼儿园的事”
李学武侧着身子看了看她的侧脸,问道:“这样才让他想去幼儿园的”
“我觉得是没人陪他玩。”
顾宁想了想,说道:“除非是去他奶奶家,否则只能自己在家玩。”
“听他姐姐在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或许是这么想的吧。”
“上了学就没有自由了。”
李学武真心替儿子着想,可见是亲爹了。
十几年后,当李宁不想上学的时候会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到时候真就由不得他了,不想上学也得上,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13号这天李学武早早地起来,习惯性地出门跑了两圈。
就在大湖边上,没有了那小子的默默叨叨,也未见到老张头孤寂的身影,这两圈跑的极为顺畅和无聊。
刚到院门口便见二丫有些紧张地走了出来,见他便轻声道:“大院来电话了。”
大院指的是四合院,二丫也陪顾宁带着孩子们去过几次,习惯了这种叫法。
“什么事是谁打来的”
李学武看了她一眼,淡定地讲道:“先帮我打一盆热水吧。”
“是国栋哥打来的。”
二丫边往院里走,便解释了一句。
李学武没应她继续往下说,而是就站在院子里,等着她的热水。
或许是受他淡定的情绪影响,端着热水盆出来的二丫已经镇定了许多。
手里除了热水盆还有他常用的毛巾。
伺候着他洗了脸,又帮他用热毛巾擦了擦后背,二丫这才轻声解释道:“国栋哥说院里以前的邻居,二大妈没了。”
“嗯,是我那房子住对门的邻居。”
李学武点点头,解释道:“半身不遂,这半年瘫痪在床,早有征兆。
听着他的随口解释,二丫这才冷静了下来,也想起了沈国栋的叮嘱。
“国栋哥说不用你过去,今天不会出殡,他会帮你代份子钱。”
“我知道了。”
李学武将手里的热毛巾递给她,讲道:“你国栋哥做事很有规矩,如果你有不懂的都可以问他。”
“知道了,他跟我说过一次。”
二丫点点头,说道:“上次他来送劈柴时跟我讲的,有事都可以找他。”
“生活上有困难也可以找他。”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随后示意了楼上讲道:“也可以跟你小宁姐说。
“小宁姐对我很照顾。”
二丫想起顾宁对她的好,这会儿也笑着点头道:“您对我也很好。”
“忙你的去吧,这里我来收拾。”
李学武没在意她的小小恭维,这马屁是有几分真心,可见这丫头长大了。
刚来家里的时候她像一只小鹌鹑,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她都会缩起脖子。
现在让周自强来看他这个妹妹,相信他一定会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城市生活对一个年轻人的影响有多大,看后世那些进城族就知道了。
二大妈是谁,周二丫或许连见都没见过,但她能分辨出事情的轻重缓急。
电话是沈国栋打来的,她认为这个“没了的”
人一定很重要。
至少是在早晨给这边打电话报丧,就说明这个邻居不一般。
她想错了,沈国栋这么早打来电话是提醒李学武不用在这件事上分心。
他知道今年上午李学武有个会议,下午要乘坐专机飞往奉城,工作非常忙。
按这个时代的人情关系,老街坊、老邻居没了,总得过去看看。
他又是厂领导,一旦知道这个消息,或者是刘海中在厂里送信儿,他应还是不应。
现在沈国栋联系了他,就算遇到报信的也能讲一句“知道了,有安排”
的话。
不想李学武在琐事上分心,除了他知道李学武工作繁忙以外,还确定武哥这一次去奉城不会善罢甘休。
老三失踪已经是第三天了,结果依旧是不明不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回收站系统内都知道了这则消息,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已经断定席永忠生的希望渺茫了。
如果挟持他的人有什么要求,早应该安排人来对接了。
如果是席永忠自己走的,那天罗地网之下也应该有水花溅起才是。
赵老四和周常利显然已经慌了,他们没想到自己两人会闯下这么大的篓子。
周常利去奉城独当一面是周亚梅选择和支持的,赵老四到奉城则是李学武的意见。
有周亚梅和李学武的支持,两人应该在奉城大展拳脚,大干一场。
当然了,前提是安全。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业务,甚至是对所有,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同他们一起到奉城工作的还有被戏称为十三太保的老三席永忠。
他们并不意外,也不用乱猜,所有回收站体系内都有十三太保的影子。
除了边疆办事处。
可边疆办事处执行十三太保职责的是赵老四的弟弟赵老五。
从赵老五的表现上来看,十三太保的存在除了有学习和锻炼的安排,还有监督和报信的职责。
他们的所做作为很有可能在十三太保每个月给“老家”
邮寄的信里体现出来。
这是一种几乎明面化的潜规则,回收站的领导没有瞒着他们的意思,可也没有具体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