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9章 老三出事了(3/4)

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好怎么调整,要动西琳就不能只挪动她一个,还会有一连串的反应。

“吴老师的意见是杨召负责津门的工作,她负责统筹协调。”

沈国栋看了一眼吴淑萍和于丽,这才对李学武讲了这些。

看吴淑萍是因为这些意见由他代为讲出,看于丽是因为此前统筹协调的工作是她负责的。

“杨召负责津门的业务没有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李学武看向吴淑萍问道:“是建筑总公司的工作太忙了”

刚刚讨论了回收站、东风船务以及顺风商贸,其实李学武控制的企业还有一家,那就是东风建筑。

东风建筑在去年完成了管理人员的更迭变换,包括股东都进行了变更,窦耀祖自动出局了。

这还是李学武看在往昔的情分上给他几分面子,否则这种阳奉阴违、吃里扒外的行为他早就火了。

最开始他真没想介入到建筑行业,因为他根本不懂行。

是窦耀祖看中了他的影响力,需要红星厂的业务来生存,非要进行股份合作,这才有了李学武的指点和照顾。

但到了后来,窦耀祖执迷不悟,觊觎身份之外的东西,贪心所带来的反噬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李学武没有警告他什么,是他自己看明白了,选择了急流勇退。

现在这摊子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基本变革。

尤其是吴淑萍接手相关业务以后,更是对东风建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和调整。

按照李学武交代的,将此前从建筑学校招来的已经实现两年以上的年轻人放在管理岗位上锻炼。

这是李学武几次叮嘱窦耀祖他都没认真执行的举措。

东风建筑在窦耀祖当家的时期,没少安排家族子弟任职。

更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仗着有几分工程手艺对项目指手画脚。

吴淑萍才不管他们是谁,一把尺卡着,谁行谁留下,不行就滚蛋。

有人不服气,见窦耀祖闭门不出,就去李怀德那里告状。

如果是窦耀祖去找老李,老李或许还会利用他算计李学武一把。

只是这些小虾米他哪里看得上,叫刘斌撵了出去。

李怀德如此态度,这些人心凉透了,联合建筑这边更是不管他们。

所以接手东风建筑,担任联合建筑副总以后,吴淑萍威严的一面展露无疑。

以前她在讲台上都没有这么严肃过,只是坐在办公室当领导,自需要足够多的威严来维持领导形象。

“我想整顿一下东风建筑,看看有没有可能做点什么。”

吴淑萍坦然地讲道:“这几年京城和津门的建筑行业发展还是很快的,尤其是个人住宅业务。”

“建筑是一个养人的行业,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她或许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遭遇,那些年轻人的乖张狠厉。

还是有教师的责任担当,她希望这一代年轻人有所为有作为。

城市的年轻人去农村锻炼学习她也很支持,但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去农村蹉跎时间就有点可惜了。

真能从事建筑行业,不比去农村开荒种地强不要瞧不起建筑行业,这年月城市的建筑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 当然,不否认房屋管理局等住建管理部门拥有自己的建筑队,城市也有自己的建筑公司。

但是农村的建筑队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份子,从建国后就有了。

每到农闲时节,临近城市的农村便会以合作小组的形式组成劳动队,背着行李卷去城里找活干。

这些农民往往成群结队,不会单独干某一个工程。

而城市居民也知道在哪个时节能雇佣到劳动队,毕竟是要比建筑公司和城市建筑队便宜的。

吴淑萍想的是,农村人都能来城里找到工作,那城里的年轻人又何必去农村找活干呢。

想要帮助更多年轻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稀释东风建筑原有的工人来源结构,提升建筑工程队的基础文化水平。

建筑行业大有可为,更需要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大的工程联合建筑能承保,小的工程就可以分包给东风建筑。

有吴淑萍在,有能折腾的联合建筑在,东风建筑绝对不缺工程做。

李学武能理解她的想法,认真思考过后便点头同意了。

“协调的业务还是由于丽负责,吴老师负责东风建筑。”

他看向两人强调道:“目前咱们所面临的分工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没有后备人才做支撑,咱们工作到退休也还是这个规模。”

李学武最后做了总结,道:“不要仅仅局限于那十三个小子,谁手里有可造之才都可以悉心培养,考察合格就可以重用。”

“作为红星钢铁集团的重要经销单位,咱们能保证充分的业务和生存条件,但也需要危机意识。”

他看向众人强调道:“任何市场都有天然的淘汰机制,如果不能做到更好,更有准备,那明天将要面临淘汰的就是咱们了。”

“是出了什么问题”

俱乐部于丽的办公室,李学武看向沈国栋和于丽问了一句。

两人在会议的最后给他示意,还有话要谈,这才来了办公室。

其实到今天,周亚梅也好,吴淑萍也罢,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周亚梅母子都还指着他生活,吴淑萍更是如此。

只是于丽和沈国栋毕竟不同,一个是推心置腹,一个是盟兄弟。

他们说有话要谈,那李学武断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而且问题一定不小,否则也不需要两人找他一起说了。

“还是你来说吧。”

于丽看了沈国栋一眼,讲道:“毕竟是你先收到的消息。”

“这么为难吗”

李学武看了看两人,找了椅子坐下。

“是奉城传来的消息。”

沈国栋汇报道:“席永忠失踪了。

“老三”

李学武微微皱眉道:“失踪是什么意思”

“就在昨天,赵德柱安排他去联系业务,人在路上失踪了。”

沈国栋也是肃着一张脸讲道:“现在周常利和赵德柱也在发动关系找人,要确定他是怎么失踪的。”

“你们的意思是”

李学武看了看两人,刚刚会议上都没有讲,那是怀疑什么了。

“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防范于未然。”

周常利和于丽对视了一眼,谨慎地讲道:“这些小子知道太多咱们的业务了,虽然不涉及到核心,但要出了问题就”

“先找到人再说。”

李学武皱眉讲道:“不要假设怀疑,这是对信任最凶狠的瓦解。”

“这条消息明发,要求奉城的经销关系全力找到席永忠。”

他严肃地讲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就是我的底线。”

“明白,我这就去交代。”

于丽点头讲道:“周常利和赵德柱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用你帮他们解释。”

李学武手指敲了敲桌面,看向沈国栋讲道:“你去跟三说一声,你们俩今天就去奉城。”

“于丽,你给吉城发消息,让葛林带着人去奉城支援。”

他微微眯起眼睛讲道:“谁不告而别我都不相信席永忠会走。”

老大霍永芳,老二孟永祥,老三席永忠,这是李学武第一批启用的十三太保,出来做事的时间最长。

在回收站生活的那段时间就不说了,吃饱穿暖管学习,等到启用他们的时候,就已经给开工资了。

这个年代,不谈席永忠老实本分的性格,就是工作条件和生存环境也不至于让他不告而别啊。

以他们在回收站体系的成长条件,外人需要拿出多少利益才能收买他们,还只是做事的人员。

李学武心里也有两个猜测,一个是席永忠出事了,另一个便是有人挟持了他,想要知道些什么。

席永忠必须找到,无论他出了什么事都是李学武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让沈国栋和闻三儿去奉城,就是要保证席永忠不会说错话,办错事,让葛林带着人去奉城就是保证他出了事,第一时间有人去处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