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1章 鱼肥不肥?(3/4)

“胡说八道!”

景玉农提醒道:“说你的计划,别扯别的。”

就是,说事就说事,扯什么屁股歪歪的。

这大半年她气恼李学武,李学武也躲着她,两人打通这次的电话还真让她有点意犹未尽了。

“工程建筑总公司就国际饭店项目给出的建设工程方案预算是1150万元,招待宾馆的建设项目方案预算是55万元......”

还不等对面的景玉农翻白眼,李学武这边又讲道:“如果招待宾馆设计在河畔花园,那连同河畔花园小区以及整体绿化面积的建设项目费用大概在150万元左右。”

“你啥意思黑吃黑啊”

景玉农受他的影响,现在说话可刁钻了,句句都往肺管子上戳。

李学武倒是不以为意,解释道:“这不叫黑吃黑,这叫预算结构性转移,属于正常经营。”

“那不还是黑吃黑嘛。”

景玉农哼了一声,淡淡地讲道:“我也不问你是怎么搞来这笔钱了,你就告诉我是不是要拿建设国际饭店的钱把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的工程也干了”

“你刚刚跟我说的资金分流就是这个意思吧让我做账”

“我先强调一点啊,建设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的钱不是占用国际饭店的建设费用。”

李学武先讲了这么一句,而后才解释道:“现在建筑工程总公司的预算是做到了1150万元,可谁又能保证这笔预算足够呢”

“李主任的意思啊,预算多做一点,到时候紧一紧手嘛。”

他笑着讲道:“1355万的建设费用同1150万相比差不了多少。”

“三个项目同时干,在材料和工程上还能节省一点。”

李学武嘿嘿笑着讲道:“我觉得都用不了1355万,到时候还能补一补其他的窟窿。”

“你先把钱搞到手再说吧,想钱想疯了吧。”

景玉农没好气地讲道:“谁是大傻子不成,任由你们这么忽悠,前后差了将近两百万呢。”

“这是两百万的事儿吗”

李学武吊了吊声音,强调道:“这是万众瞩目的大项目,这项目又不是白来的,他们说投资就投资,说入股就入股啊”

“不得交一点管理费嘛!”

他抬了抬眉毛,讲道:“我说这些可没别的意思啊,全是体量您的辛苦,为您分忧解难。”

“你想吧,这笔钱要是到手,咱们集团的经济也能宽裕宽裕,你的工作也宽松是吧”

“所以呢”

景玉农淡淡地问道:“我还得感谢你呗”

“都是同志,感谢就不用了,互相关心嘛。”

李学武笑着看了坐在对面的张一眼,讲道:“冶金厂报批的新办公楼和展厅的建设项目预算您看......”

“嗯,在这等着我呢是吧”

景玉农撇着嘴角讲道:“我说你怎么这么大方,还说不用谢,都在这个上面了是吗”

“你看你,又急”

李学武笑着讲道:“两百万我都帮你省下来了,20万的项目在您这还算个事儿”

“两百万哪儿呢”

景玉农轻笑着问道:“你李秘书长办事也是这么大吗”

“明白,懂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没问题。”

李学武敲了敲桌面,道:“钱到账,预算到账,是这样吧”

“等钱到账了再说吧。”

景玉农嘴角微翘,也不等李学武再磨,伸手便挂了电话。

一想到电话那头的李学武还拿着话筒,她就忍不住想笑。

当然没有,这只是先收点利息,报仇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只要李学武在地方工作,就一定需要财政支持。

这大半年她没怎么卡辽东的预算,可也没上赶着大方,与其他单位一视同仁罢了。

她不主动,李学武也眯着,项目申报都是下面的人。

景玉就想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在地方负责业务,或者做一把手,必然需要成绩。

想要工作成绩就得做事,只要是做事,就需要钱。

如果按部就班,闪转腾挪,甚至设立小金库搞项目也能筹集资金。

比如刚刚李学武讲到的新办公楼和展厅的项目,就是李学武到辽东以后搞的经济盈余款。

先建后报,如果她能批复这笔预算,那钱不就又回到辽东管理小组的钱口袋里了嘛。

这是李学武有能耐,要没能耐,就得跑集团财政拨款。

她这总会计师一支笔可厉害,没有她的签字领不到钱啊。

李学武去辽东就是为了增长工作资历,实践工作经验的,必然需要大量的工程来支撑起经济发展建设来,创造优秀成绩。

光靠辽东的小金库可不够用,李学武终究还得来求她。

你看,李学武多会说话,事情办的巧妙,话也说的漂亮。

国际饭店项目要不要做,并不是李学武一句话的事,这里面的牵扯很多,利益太复杂了。

可积极促成国际饭店项目立项,李学武还是能做到的。

把集团招待宾馆同河畔小区捆绑在国际饭店项目上,利用建筑工程总公司虚高预算,再请她这位总会计师高抬贵手,将建设项目用账抹平,才是他的目标。

这么做对谁最有利 就个人来说当然是李学武,圣塔雅集团终究是李学武负责联络,很多项目都是他在推进。

任是谁提起圣塔雅集团的合作项目,都会想到李学武的作为。

红星钢铁集团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工作,是李学武同她一起合作奠基,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凡圣塔雅集团的项目有一分成绩,也得算他们一份。

可事实如此,李学武偏要把话说的漂亮,还为她分忧解难。

确实,将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的建设工程包含在这个项目内,能帮助集团节省200万。

两百万是个什么概念 一斤猪肉7毛6分钱,你想想吧,新京一厂全盘接收轧钢厂的费用也没用了两百万。

李学武集团有功,对她有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李学武要好处,她没有立时回绝,得看他能不能真的把钱搞回来。

话说的再好听,事办不成也白扯。

相互扶持可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床第之间的合作,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李学武在外,需要一个可靠的人作为引援,董文学的目标太明显,很多事不方便做。

她这颗棋子可是陪着李学武演了许久的戏,在老李那边可是做足了场面。

他坏透了,这大半年集团班子成员没一个主动招惹他的,可他还是不放心,非要牵着李怀德再敲打敲打这些人。

李怀德也是,跟他合作不是与虎谋皮嘛,能落着好 必须得承认,李学武当初的算计和手段真是一绝,正因为在离京前把所有人敲打了一遍,才能让董文学顺利回京完成交接。

同时,也给在辽东的他留出了足够多的时间来整合资源。

你看她就知道了,这大半年光是消化人事工作就够她忙的,其他领导不也是一样。

大家都在忙着手里的工作,稳定局面,自然就没有人站出来找事。

真等大家都稳住了手里的基本盘,那时候便要开始厮杀了。

李学武损啊,他不想殃及池鱼,不等大家稳定了自己的基本盘,便要敲山震虎,搞点事情出来。

利用外界的舆论,将部分风雨渗透进管理层中来,如果有人这个时候不安分,便要跳出来说三道四了。

这是李怀德最希望看到的情况,他正没机会杀鸡儆猴呢。

李学武在辽东稳了,也代表李怀德在集团稳了。

有文学的助力,他能腾出手来做很多事,包括人事工作。

既然两人都稳了,又怎么可能放过集团的这些人呢。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以她对李学武的了解,辽东的盘子如果稳了,他回手就要布局京城,带着大势杀回来。

别忘了,明年年初是红星厂正式挂牌集团企业的关键时期,李学武如果谋算得当,还能再进一步,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到了他这个级别,年龄和资历已经不是考验他的核心标准。

能力才是最关键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