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你就偷着乐吧(2/5)
“周围怎么了?”
马宝森奇怪地瞅了瞅四周,道:“这不都是咱办公室的人嘛。”
“隔墙有耳啊,宝森同志。”
王珉抬起头拿了办公桌上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看向马宝森故作老成地讲道:“要常有警惕之心啊。”
“就你话多——”
周令华好笑地瞥了他一眼,转头看向马宝森,示意了办公室门口方向道:“刚刚孙主任过去了。”
“那又怎么了,咱们又没说他。”
马宝森不以为然地讲道:“我是在说廖主任呢,他听了就听了去呗。”
“你傻啊你!”
周令华瞪了他一眼,道:“等你师父回来要尅你了。”
马宝森听他提起自己的师父,有些忌惮地缩了缩脖子,不再顶嘴了。
王珉却笑着后靠了凳子,凑近他的办公桌解释道:“你说廖主任就等于在说孙主任,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马宝森眉毛一挑,想要辩白,却又想起刚刚周令华说的话,及时刹住了车。
王珉见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便转头看向周令华讲道:“他还以为自己有理呢。”
“廖主任主动退二线,要去工会工作,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他也不等周令华回答,又看向马宝森问道:“用你的小脑袋瓜仔细想。”
“还不就是前段时间…”
马宝森憋坏了,见王珉问的强势,他也忍不住回了一嘴。
只是回是回了,他回了一半,有些事就连他都知道不能宣之于口。
是了,大家都知道,可不能随便说出来,说出来就都没脸了。
“对喽——你看你不是很聪明嘛。”
王珉最会说闲话了,看着马宝森提醒道:“怎么老做糊涂事呢。”
马宝森瞅了他一眼,有些不服气地扭过身子,忙自己的去了。
他忙是忙,可心里还有些糊涂,怎么就不能当着孙佳主任的面说廖主任的事了呢,两人都不在一个部门了。
再说了,审计和调查行动都没查出廖主任的问题,秘书长没说什么嘛。
是,他确实听说过一些关于廖主任和孙主任之间的传闻,可那些夸张的话可信吗?
“怎么想的,你自己说说。”
曾梅一微微探着身子,将烟灰缸摆在了自己的面前,抽了一口烟,透过烟雾观察着坐在他对面的廖金会。
廖金会此时倒是表现的很淡然,微微点头解释道:“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很多年了,实在是干够了,想换个岗位。”
“干够了,就想去工会?”
曾梅一耷拉下眼皮,伸手弹了弹烟灰讲道:“这个理由有点说不过去吧。”
“可这是我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了。”
廖金会坦然地看着他讲道:“这么多年在办公室工作,时间都不是自己的,连老婆孩子都说我不顾家,实在是惭愧。”
“嗯,这一点我倒是能理解。”
曾梅一点了点头,抽了一口烟说道:“那也没必要去工会啊,提前养老啊?”
“工会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
廖金会完全一副实话实说的模样,讲道:“这样我也有精力和时间弥补家庭。”
“真是这么想的?”
曾梅一打量着他,说道:“我才刚来冶金厂,你就给我出难题啊。”
他鼻孔里冒着烟,抬手示意了隔壁的方向,道:“这件事秘书长知道吗?”
“我还没来得及跟他说呢。”
廖金会笑了笑,说道:“这不是先跟您来谈了嘛。”
“呵——”
曾梅一看着他说道:“别跟我打马虎眼,你是什么想法我都知道。”
他目光深邃地盯了廖金会一眼,就在对方顶住压力看过来的时候,又低眉垂眼地讲道:“我反正是不同意你这么草率,不过也充分尊重你的意见。”
“不过我可提醒你,冶金厂的干部职工组织人事调整工作刚刚结束,你这个时候冒头容易吸引火力啊。”
曾梅一笑了笑,讲道:“要我说啊,身心疲惫也很正常,不如请几天假期出去转一转,玩一玩,放松心情。”
“呵呵,可能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廖金会低下了头,淡淡地说道:“就因为组织人事工作调整了,我才敢跟组织提意见,否则影响了计划安排,我就更觉得愧疚了。”
“好吧,我还是那句话。”
曾梅一点点头,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认真地看着廖金会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尊重你的意愿,但你必须征得秘书长的同意。”
“虽然我是主管组织工作的副厂长,可你也知道我刚来不久。”
他摊了摊手,坦诚地讲道:“一些工作秘书长早就知道,你主动过去谈,讲一讲心中的想法,说不定还有转机。”
“谢谢领导,听您的,我去跟秘书长谈谈。”
廖金会从曾梅一这里得到了他想要的态度,便也起身主动告辞。
曾梅一难得地站起身送了他出门,轻声安慰道:“干工作嘛,到哪里都发光,我是觉得你这么做有点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都是缘分。”
廖金会笑了笑,在出门前很是正式地讲道:“谢谢您的指点。”
“哎,不要这么说,都是同志。”
曾梅一摆了摆手,道:“去吧,去跟秘书长谈谈,他组织工作做的比我有经验。”
“给您添麻烦了,不好意思啊。”
廖金会能听得出曾梅一话里有话,可他都准备退了,还有啥好寻思的。
急流勇退,无欲则刚。
他没了上进心和功利心,对方再想说什么,挑拨什么,他都装听不懂。
从曾梅一办公室出来,廖金会愈加坚定了退下来的决心。
为什么?
因为新来的这几个副厂长,以及原本留下的那几个,都不是简单货色。
这么说吧,要不是有集团秘书长的身份,李学武还真不一定能镇得住他们。
廖金会经历了冶金厂几任大领导,他早就看清了这里面的现实。
你能说老罗不干事吗?
不能吧,那些年冶金厂是怎么过来的,没有老罗顶住压力厂子早黄了。
再看看董文学,这位也是实实在在翻过车的,犯过错误的,可你能说他一事无成,毫无建树吗?
最后看李学武,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来到钢城,用春雨细无声的高明手段降服了冶金厂的那些“前者”
。
大半年时间没砍掉一个项目,没主动耍阴招排挤掉一位副厂长。
机关里那些人新明镜似的,杨叔兴和尹忠耀要不是在那么关键的时期去集团扯闲蛋,他们俩也不会这么快下去。
秘书长办公室里传出来的消息,其实秘书长早就知道他们两个不对头。
既然他早就知道那两位不对头,为啥迟迟没有动手呢?
原因很简单,任何工作都得给集团主要工作让路,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和前后嘛。
也就是说,组织架构变革和组织人事变革要慢慢来。
只是杨叔兴和尹忠耀忍不了了,更受不了李学武那般稳如磐石的态度。
忍受不了就不用忍受了。
现在两人连见李学武的面的机会都没有了,自然也就不用忍受了。
集团传出来的消息,两人的案子还没有审理完成呢,可见问题之多。
冶金厂的审计工作是结束了,可那两位带起来的风波远远没有结束。
到现在还时不时的有干部被叫到集团接受质询,有的回来了,有的没回来。
秘书长也不像是当初面对杨叔兴和尹忠耀被处理时的不满,习以为常了。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就算再怎么反对集团组织架构变革,就算这些变化对于冶金厂的干部来说有多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