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团结一致(2/4)
集团驻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对接和收集工程进度情况。
王珉,毕业于华清土木工程专业,在基层实习过,现在算是李学武的专业秘书,土木工程专业的。
领导小组办公室层级结构分为专业组和日常组。
专业组是不在这里办公的刘和上官琪等人,日常工作主要是由张领导负责,其他几人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
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邝玉生的问题因为不用解释,邝玉生心里有谱。
你真当他是为了这点小事来这里打晃儿的他说职工关心就真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轧钢厂基本上已经完工了,至少土木工程项目结束了,验收报告都在李学武的办公桌上等着审核签字呢。
车间里的机械设备、安全设备等安装工作,都是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的。
也就是说,按照建设计划,下半年他们要做好设备调试、材料准备、组织架构搭建等等工作程序,确保京城的轧钢厂关闭,钢城的轧钢厂开启。
两个轧钢厂一关一开无缝衔接就是目的了 那这有啥难的,邝玉生至少不会这么难,他瞅的是三方联动。
京城红星轧钢厂在这两年时间里,已经有部分生产设备转移到了新京一厂。
新京一厂也在进行设备调试和对接,针对红星钢铁集团晋级以及重工业转移的情况,京城工业会将原本属于红星轧钢厂的生产任务转交给新京一厂。
那有人问了,没了生产任务,也就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重工业生产需要,那钢城红星轧钢厂指什么活着啊。
你说汽车工业发展可以不走计划生产路线,凭借自身的努力将整车产品卖到国外去。
可这是轧钢工业啊。
你想想,轧钢工业有哪些客户群体,又有哪个客户群体是不走计划生产程序的。
没了生产计划,轧钢厂就有可能黄摊子了。
那么,钢城红星轧钢厂还没完成试生产,就要黄摊子了 当然不是,钢城红星轧钢厂丢了京城工业分配的生产计划,但得到了部直属轧钢工业生产计划,还有辽东工业给予的补充生产计划。
这还是第一年,各方都在等着钢城轧钢厂这么折腾之后的产能如何。
一万三千人缩减到八千人,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等指标通通升级换代。
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产能一出来,就知道是工业笑话还是工业神话了。
红星厂在前年便组织职工按三班倒的生产秩序开展生产工作了,以后怎么执行还要看生产目标。
所以说,大家都在等,红星轧钢厂来了钢城,就要适应这里的生产环境。
打铁还得自身硬,真有本领和产能,来者不拒,到时候就是红星轧钢厂挑他们了。
部属生产计划和辽东工业生产计划无法满足红星厂的产能,那就缩减排班计划,不够了再加班次呗。
三班倒基本上达不到1113的效果,能达到25的工效就算不错了。
工作和生产是有机械部分,可机械不也是人来操作的嘛。
李学武很清楚工人的管理矛盾点在哪,所以不会轻易给出确定的答案。
“领导,有件事汇报。”
张恩远走了进来,轻声汇报道:“工会刚刚开完会,说是要组织活动,主题是组织建设,要搞文艺表演。”
“哪来的文艺表演啊”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问道:“文工团那边最近有来辽东的安排吗”
“应该是没有的”
张恩远迟疑了一下,汇报道:“是不是主任有别的安排啊”
“哦,让他们搞吧。”
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道:“既然他们愿意搞,那就搞一搞好了。”
七月下旬,冶金厂常务副厂长杨宗芳带队,红星钢铁集团几个单位联合组建了调研团队,一起去了沈飞。
李学武没有去,但一直都关注。
沈飞的副厂长王新觉得红星钢铁集团很有诚意,毕竟这个年代单位之间合作项目要经过专家组论证的不是很多。
往往都是双方的领导坐在一起,听主管副厂长介绍情况以后便拍板了。
什么叫拍板啊,就是一拍桌子就能决定项目开始合作。
当初王新主动询问李学武,有谋求合作的意愿,却没得到李学武的答复。
当时王新是有些顾忌和猜测的,可直到现在才确定,他都猜错了。
红星钢铁集团没有轻慢沈飞的意思,李学武没立即答应他也是有程序上的考量。
先论证,再讨论和谈判,最后才是双方领导碰面,签署合同。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根本不管业务的领导根本不用临时做决定,有专业的团队给出指定性的意见。
而领导往往会同分管领导以及班子有关成员进行讨论,这样犯错的概率就大大地降低了。
真到了签合同的时候,他们则成了吉祥物一般,做个样子就结束了。
合作的全程都控制在专业的角度和范围内,这样的合作才有保障。
尤其是听专家组讨论,要出具生产报告和论证报告的时候,王新是有些动容的。
沈飞就走了很多这样的弯路,往往上面定下来的合作水土不服,无疾而终,浪费了时间和经费。
真要是从一开始就用红星钢铁集团这一套办法,也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企业合作都是拍巴掌,行就是行,不行就推脱,很少有这么专业的程序。
王新主动将沈飞的工程师团队和设计师团队成员介绍给了红星钢铁集团的专家组,双方见面,共同讨论研究。
他还收到了一份专家组成员个人信息,上面罗列了专家的保密情况。
太特么专业了 沈飞的项目自然是保密的,因为要开展合作,这才安排工程师见面谈话。
如果出现了泄密的情况,沈飞还真不好直接追究红星钢铁的责任。
但是,心里膈应是应该的。
现在好了,红星钢铁集团专家组的情况就摆在他们眼前,随便调查。
如果真出现了泄密情况,首先排除的就应该是红星钢铁集团的专家组。
红星钢铁集团的工作管理条例和保密制度是李学武主持编写的,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这个可是要命的。
即便现在双方碰面所谈到的问题还是只是初步的论证阶段,并不涉及到保密工作,可这份准备足够说一句专业。
刘新这边也做出了承诺,只要红星钢铁集团有需要,钢飞的专家组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来讨论,他们去钢飞也可以的。
这一次见面,双方谈到的主要合作方向还真如李学武所料。
特种金属材料,精密零部件加工,有色金属实验等等。
“我真是服了你们俩了。”
周亚梅抱着床单被罩走下楼梯,看向坐在客厅里的李学武,以及躲去书房的梗,抱怨道:“你不是说有人来做家务的吗”
“这不是有了嘛”
李学武抖了抖手里的报纸,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笑着说道:“辛苦了。”
“我真是”
周亚梅咬了咬牙,抱着换下来的床单被罩去了卫生间。
“你们还买洗衣机了”
她回头看了李学武一眼,道:“既然有这玩意儿,为啥不换洗呢”
“它只是个机器,难道你还能奢求它自己去楼上换床单被罩”
李学武好像理所当然地讲道:“我真有点后悔买它了,真不实用啊。”
“是,你应该打听好了,买洗衣机送不送保姆”
周亚梅一边用洗衣机洗衣服,一边抱怨道:“这样你们就不用自己辛苦了,坐在沙发上等着就行了。”
“嗯,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李学武则继续看着报纸,嘴里却笑着说道:“等一会儿我去问问,有哪里的商场卖洗衣机送保姆的。”
“我得仔细一点,最好能送个漂亮一点的保姆,这样看着也舒服。”
“你真是无药可救了。”
周亚梅叉着腰,站在卫生间门口瞪着他讲道:“你不会真指望我每两周回来收拾一次吧,那我成保姆了。”
“才两周时间,我们刚刚解决吃饭的问题。”
李学武折好了报纸,看向书房喊道:“棒梗,安排伙食了一 “哎,我来安排。”
棒梗也不装鹌鹑了,笑呵呵地应声跑了出来。
只是他没有像周亚梅预期的那样去厨房,而是奔向了电话。
她刚刚还想呢,两周没见,这学生行啊,都学会做饭了。
可见着棒梗熟练地用电话报菜名,她直接呆住了。
等棒梗撂下电话,她转头看向李学武问道:“这就是你说的,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不然呢”
李学武摊开手反问道:“你就说吃饭的问题解没解决吧”
他也不等周亚梅说话,转头看向了棒梗挑了挑眉毛。
棒梗转过头看向周姨,犹豫着点头说道:“吃饭的问题确实解决了。”
周亚梅大无语地看着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一个小时以后,当看着服务员骑着自行车,用保温箱将饭菜送来的时候,周亚梅真的就说不出话了。
“你们以后就打算这么吃饭了”
周亚梅看着饭盒里的饭菜,转头对李学武问道:“天天吃饭店”